□ 魏長凱(北大荒農墾集團前哨農場有限公司)
前哨農場以北大荒集團“1 2 1 3”工程、“181”戰略和建三江分公司“五企四農”發展戰略為統領,以“種得好、養得好、帶得好、銷得好”四個好工程為產業發展目標,充分發揮企業自身資源、品牌和技術優勢,重點在稻米產業、稻養產業發展和營銷經營上下功夫,實現企業經營增收增效新突破。
原糧食收儲中心設備老化,消防設施不完善,閑置多年,共有11名工作人員,存在養人不經營現象,是名副其實的“僵尸”企業,每年農場需補貼設備折舊和員工工資費用200多萬,給農場經濟發展造成負拉動。2018年,農場創新經營體制,將原糧食收儲中心改制成立稻馨商貿有限公司,加大投入力度,對糧倉、消防設施進行維護修繕,達到中儲糧代儲標準。農場通過不斷強化管理,完善內控制度建設,制定“488”經營管控模式,經過三年的努力,有效盤活了國有閑置資產,重新煥發了企業經營活力,到2020年徹底實現扭虧增盈。
截止2020年上半年,實現中儲糧代儲指標4萬噸,完成國儲糧定性出庫任務1.26萬噸,三年累計實現收入650萬元。通過強化企業內控管理、流程管理、精細化管理,節本增收增效顯著,目前,貨幣利潤達281萬元,實現了持續增收增效的良好開局。
農場以分公司“五企建設”為統領,強力推進生態農業、品牌農業、效益農業、智慧農業發展,重點在三個打造上持續發力。
一是在“種得好”上下功夫。全面落實“三用五早”生產服務理念,努力抓實農時、科技、標準、服務、環境五項重點工作,推進早插秧、密插秧、促早熟三項舉措,調優種植結構向優質化、高效化轉變。2020年全場實現優質水稻全覆蓋,推廣節水灌溉40萬畝,優特水稻種植24萬畝,側深施肥16.7萬畝,水稻平均單產向600公斤的目標努力,打造遠近聞名的優質原糧生產基地,提升區域內水稻價格話語權。
二是在“訂得好”上下功夫。在備耕階段就指導種植戶明確“種什么、怎么種、賣給誰、怎么賣”四個問題,大力營造以種植優質特色水稻為榮,以高于市場價格銷售為榮,以少賣糧多賣米增收為榮的“三榮”理念,開創全民營銷的市場氛圍和增收路徑。2020年,全場特色優質水稻訂單種植面積突破12萬畝,與省外客商和企業簽訂大米訂單5.2萬噸,計劃三年內優質水稻訂單面積突破30萬畝。
三是在“儲得好”上下功夫。農場現有水稻倉儲能力4萬噸,計劃2021年在稻馨公司廠區南側新建糧倉7200平方米,增加倉容3萬噸,總倉容達7萬噸。三年內通過租賃或購買個人閑置倉儲,實現水稻存儲能力突破15萬噸。
四是在“加得好”上下功夫。農場現有規模以上稻米加工企業2家,中小型稻米加工企業5家,糧食年加工能力10萬噸,大米遠銷哈爾濱、安徽、上海、北京、江蘇、四川、廣州等地。農場按照統一品種種植、統一標準生產、統一加工包裝、統一品牌打造、統一區域銷售代理“五個一”的產業營銷發展模式,不斷在產業鏈延伸發展和價值鏈增收上做文章,計劃利用三年時間推動實現企業化發展目標。
主要在“養得好”上下功夫,重點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在發展規劃上下功夫。農場科學制定三年發展規劃,到2022年實現螯蟹稻養5萬畝的發展目標,打造佳木斯以東地區最大的寒地蟹蝦養殖基地、蟹苗繁育基地、蟹蝦銷售基地和教育培訓基地。2020年,農場落實螯蟹稻養示范戶86戶,面積近5000多畝,年產成蟹70噸,生產有機蟹田米1000噸以上,預計畝增收800元以上。農場還通過舉辦富有前哨特色的螯蟹垂釣大賽、蟹蝦主題美食大賽、蟹蝦營銷大賽等活動,全力延伸稻養產業鏈條。
二是在攻克技術難關上下功夫。農場創新提出“343”稻養產業發展模式,努力破解稻養產業發展瓶頸,在攻克技術難關上實現了新突破。通過實施與農業整體規劃、與特色種養、與龍頭帶動合作共贏三個結合,解決發展思路問題;通過實施技術、服務、質量、銷售四個保障,解決發展模式問題;通過實施品牌、流程、基地三個打造,解決持續發展問題。農場還大力扶持金儲農民種養合作社稻養龍頭企業,通過實施“三成”帶動和“三助”服務舉措進行拉動,完全實現了“一水兩用、一地雙收、一季雙贏”的發展目標。
三是在規范養殖上下功夫。按照“穩養、精養、控制泛養”三個發展原則,打造了螯蟹稻養流程和小龍蝦工廠化養殖流程。全面推行兩池兩渠一道“221”螯蟹田間工程標準化建設,即:暫養池和育肥池、田間環渠和單元渠、養蟹單元分隔道。全力推行定時、定點、定質、定量“四定”喂養模式和防逃防敵、防病防疫“四防”技術模式,確保達到無農藥、無化肥、無激素、無寄生蟲“四無”生態農業標準,在規范養殖上實現新突破。
一是實施“專業營銷隊伍”建設。農場組建成立營銷部,下設電商運營中心,按照“農場+企業+管理區+種植戶”的發展模式,提拔重用有經營能力、創新能力的干部,夯實營銷人才基礎,組建了100余人的營銷隊伍。目前,運營中心已入住電商企業30多家,全面整合了各企業69種產品100多個自有品牌,積極對接集團、分公司和產業化公司產業項目,主動參與北大荒智慧廚房建設,提升干部市場營銷能力,打造企業經營營銷工作新格局。
二是實施“千人電商農場”工程。經過三年的科學引導,助力扶持,農場現從事工商運建服等個體工商戶962家,電商從業人員達300余人,產業勢頭發展強勁。2020年初,農場制定實施“千人電商農場”工程,重點在米、蟹、蝦、林下養殖、水面養殖、特色養殖上下功夫,建設電商營銷體系,全面落實分公司“四個農業”要求,計劃兩年內完成電商千人計劃,打造千人電商營銷團隊,有效對接北大荒綠色智慧廚房平臺,抱團經營,形成小產業聚集、大產業發展,實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全民營銷的新局面。
三是實施“品牌營銷”戰略。按照集團“181”戰略和分公司“品牌農業”的發展要求,充分發揮“北大荒”、“建三江”品牌優勢,持續叫響“建三江濕地”品牌影響力,即:東極前哨香米、東極前哨彩米、東極前哨寒地蟹、東極前哨富硒米、東極前哨小龍蝦,不斷在品牌營銷、網上營銷、實體營銷、展會營銷上下功夫,讓更多優質優品的農產品加入北大荒綠色智慧廚房榜單。
下一步,農場將創新工作方式,不斷在擴大經營范圍、螯蟹稻養面積和小龍蝦工廠化養殖規模上下功夫,重點圍繞稻米產業和稻養產業,強龍頭、建基地、打品牌、拓市場、增效益,做實供應鏈、產業鏈、營銷鏈,提升價值鏈,努力由“種得好、養得好”向“賣得好、賣得高”轉變,提高企業競爭力,開創營銷新局面,奮力譜寫企業經營發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