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早年失學對莫言創作心理的影響

2020-12-25 01:34:51翟瑞青
山東社會科學 2020年2期

翟瑞青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 學報編輯部,山東 濟南 250103)

創作心理學認為,人的“人生規劃”和“意義”“都起源于孩童時期,在他們還不能以經驗做推論,以及不能用言語、抽象概念來表達自己想法的時期。不過,他已經開始從非言語表達的推論中,或從不重要的事件中,帶有強烈感情色彩的字句表達中,發展出一般性的行為方式。這些一般性的推論,以及與它們同類型的想法,是在還沒有形成言辭與觀念的時候形成的,并在他們以后的成長過程中繼續發生作用”。(1)[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走出困境的十五堂心理課》,文韶華譯,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頁。由此可見,莫言作為作家的素養應該從孩童時期就已經開始了。莫言在各種場合說過饑餓和孤獨是他創作的財富,然而評論者大多闡釋前者,對后者則鮮有涉及,殊不知,早年失學是造成莫言孤獨心理的最重要事件,對莫言創作心理的形成同樣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一、莫言孤獨自卑心理的形成

如果說饑餓、挨打是那個特定歷史時期周圍小伙伴所共有的特性,而非莫言所特有的話,那么,被逼無奈的失學對莫言而言卻是致命的打擊,致使他痛苦至極,并且為了撫平為此而造成的內心傷痕奮斗了多年。他曾經描寫自己輟學之后難言的痛苦,夢里也渴望能夠像正常的孩子那樣坐在教室里:“新成立的聯合中學只有兩排瓦房,每排四間。前面四間是辦公室和老師的宿舍,后面四間是兩個教室。教室緊靠著大街,離我家只有五十米,我每天牽著牛、背著草筐從田野里回來或者從家里去田野,都要從教室的窗外經過,教室的玻璃很快就讓學生們砸得一塊也不剩,喧鬧之聲毫無遮攔地傳到大街上,傳到田野里。每當我從教室窗外經過時,心里就浮起一種難言的滋味,我感到自卑,感到比那些在教室里瞎胡鬧的孩子矮了半截。我好多次在夢里進入了那四間教室,成了一個農業中學的學生。”盡管姐姐勸說:“這個聯合中學,上不上都一樣,老師也不教,教了學生也不學,天天在那里打鬧,還不如自己在家里自學呢!”(2)莫言:《我的中學時代》,載莫言:《會唱歌的墻》,作家出版社2012年版,第227頁。但這并不能從根本上減輕莫言內心失學的痛苦。對莫言來說,失學使其強烈體驗到最基本的生存權利被剝奪,很顯然,這種被剝奪感意味著使他喪失了現實生活中的很多機會,相當于失去了前進的動力,高遠的理想破滅了。因為莫言“上小學時成績一直很好,作文尤其好。三年級時的一篇作文《抗旱速寫》,曾被公社中學的老師拿去給中學生朗誦,如果不是文化大革命,莫言考上中學沒有問題”(3)莫言:《我的中學時代》,載莫言:《會唱歌的墻》,作家出版社2012年版,第227頁。,最終很有可能像他大哥那樣順利地考上大學,實現自己夢寐以求的大學夢,或者可以像被遣返回鄉的大學生鄰居說的那樣,通過努力,將來成為一天能吃三頓肥肉餡餃子的作家。這對一個生活在農村的孩子來說,是唯一可以擺脫貧窮、跨越城鄉鴻溝、改變身份的通道。實際上,對還處在孩童時期的莫言而言,求學是莫言成長過程中的“人生規劃”和“意義”所在。

失學不僅讓莫言正常的知識探求之路受到了強制性阻斷,還讓莫言與小伙伴、與群體失去了聯系,喪失了正常的情感需要和歸屬感,這應該是莫言當時所遭受的人生中最大的挫折。十一二歲正值青春期,人際交往欲望非常強烈,是孩子渴望得到社會、團體的認同和接受的重要階段,希望與家庭之外的同齡人建立良好和諧的人際關系和情感聯系。一方面強烈希望結交年齡相仿、志趣相投,能夠分享生活感受和相互溝通交流的知心好友;另一方面,希望與周圍的小伙伴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尤其是對自己所屬的群體有強烈的依賴感和歸屬感。失學之后,無論是獨自一人到荒無人煙的草甸子上放牧牛羊,還是混跡于成人之中,都讓莫言的這一情感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因此,就會產生強烈的孤獨感、異化感、疏離感和自卑感,產生極其痛苦的人生體驗。“孤獨的經驗引起焦慮感,究其實它就是所有焦慮感的根源。孤獨意味著被迫拆散,沒有能力利用我們人的力量。因此,孤獨包括了虛弱無力以及不能積極地把握世界——人和物。它表明世界能侵襲我們,而我們卻無能反抗。于是孤獨是強烈焦慮感的根源。除此之外,它還引起人的羞愧心和罪惡感。”(4)[美]埃·弗洛姆:《愛的藝術》,康革爾譯,華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7頁。這個時期的孩子獨立欲也開始增強,對事物能夠做出自己的判斷,但對自我的認識和評價卻常常受到別人評價的影響,因而無法對自己給予準確的判斷和評估,卻強烈渴求被別人認同和肯定,所以失學相當于被外界或者被成人世界所否定。同時,隨著自我意識進一步增強,要求別人了解、理解和尊重自己的心理訴求也變得日趨強烈,有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的要求,但也會出現自我與社會的沖突,如莫言就曾與老師發生過激烈沖突。作為家里老小的莫言有很強的自尊心,性格倔強,一遇挫折就會轉化為自卑的心態。再加上家庭成分的困擾,包括自己在內的所有家庭成員都被排斥在集體(這又是一個前所未有的以集體為中心的時代)之外,自己歸屬集體和被認同的希望因此變得十分渺茫甚至無望。再者,“這個時期孩子的情感世界里也充滿風暴。常常表現出幼稚的感情沖動和短暫的不安定狀態,孤獨、激動、憂傷、喜悅、憤怒十分復雜微妙地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動搖、強烈、不協調的情感世界。”(5)周志紅、李鳳萍:《兒童癔癥的發病特點與家庭教育因素的分析》,《中外婦兒健康》2011年第1期。故而,渴求感與壓抑感、焦慮感經常糾結在一起。

青春期的孩子,還屬于見花落淚、見月傷心的階段,需要家人和朋友給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因此他們在情感上處于非常敏感脆弱的階段。相貌丑陋、饑餓、失學、家庭成分的困擾都加重了莫言的脆弱與敏感。孩子大都喜歡別人尤其是家人的贊揚,不喜歡批評和指責;同時,特別在乎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愛面子,尤其是男孩子,一旦受挫,自尊心、自信心都會受到極大的傷害。因無法得到家人情感上的支持,內心敏感脆弱的莫言,處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對自己的前途看不到一點希望。家長的失望和同學朋友的遠離,不僅讓他感到自卑,而且變得更加孤僻和脆弱,他多么希望這一切能夠在瞬間改變,所有的煩惱都遠離。故而他在長篇小說《豐乳肥臀》的描寫中,讓經歷了重重磨難的上官家終于在新中國成立后迎來了新生,各種榮譽紛至沓來。不過,最讓上官金童高興的是,因為被錯劃為上中農成分而無法上學的事得到了糾正,他終于可以揚眉吐氣地上學了,從此,上官金童進入了一個“人生中最黃金的歲月,我有一個最革命的家庭,我有一個最聰明的頭腦,我有健康的體魄,令女同學不敢正眼觀看的相貌,我有旺盛的食欲,在學生食堂里,用筷子插著一串窩窩頭,手里握著一顆粗壯的大蔥。”(6)莫言:《豐乳肥臀》,中國工人出版社2003年版,第399頁。這何嘗不是童年時期的莫言天天期盼的美好夢想!

另外,青春期的孩子由于性發育日趨成熟,出現了與異性交往的強烈渴求。比如喜歡接近異性,喜歡在異性面前表現自己,想了解有關性的知識,萌發朦朧的愛情念頭等。但由于在荒無人煙的大草甸子上放牧牛羊,在整個漫長的白天,莫言幾乎處在一個無人的世界,所有的想法和訴求只能寄希望于這個無人但卻充滿生機的世界。在他放牧牛羊時,除了看云卷云舒、草長鶯飛、河水流淌之外,百無聊賴、寂寞難耐之中,無意中自然會不可避免地看到牛和羊毫不顧忌的求偶、爭斗、自然交配的過程,自然會對此表現出極為濃厚的興趣,體會它們的情感。這也是他作品中經常出現一個對異性充滿好感的小男孩,并大膽寫性的原因所在。

二、超越自卑,自覺融入和感知多姿多彩的大自然

從心理學上來講,一般情況下,生命個體都有追求優越感的愿望與需求,但這種追求卻是以另一個重要的心理學事實為前提的,就是人的自卑感。這一過程被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稱之為“超越自卑”。因為“只要生物一遇到生存不易的壓力,在它們的生命過程中必定會被迫做出某種應對。‘生命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奮斗的過程——永遠對外在世界的要求做適應的過程,以借此維持它在進化洪流中的方向”。“靈魂,作為生活過程的一部分,一定在基本特性上和母體上的活細胞相似。這一基本特性特別可以在完成下列任務的不停努力中見到:第一,適應外部世界的要求,做出利人及利己的最佳選擇和安排。第二,克服對死亡的恐懼。第三,在克服對‘死亡’恐懼的情況下,努力奮斗,實現自我的最高理想。第四,為了進化,并讓自己適應各種困境及挑戰。”(7)[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走出困境的十五堂心理課》,文韶華譯,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9頁。人為了“達到擺脫孤獨感這一目的的一個辦法在于各種狂歡狀態。……在極度興奮的瞬間狀態,外部世界銷聲匿跡”(8)[美]埃·弗洛姆:《愛的藝術》,康革爾譯,華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9頁。,人也就暫時沒有了寂寞和孤獨的痛苦。在弗洛姆的學說中,進入狂歡化狀態,有多種辦法,其中就包括藝術家和工匠的創作活動。他說:“在任何創作性的工作中,創作者把自己同他所創造的東西結合在一起,它象征著創造者自身以外的世界。不管是木匠做一張桌子還是金匠做一件珠寶裝飾品,不管是農民種玉米還是畫家繪畫,在各種創造活動中,創造者與他所創造的對象成為一體。人類在創造過程中同世界結合在一起。”(9)[美]埃·弗洛姆:《愛的藝術》,康革爾譯,華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4頁。也就是說,自卑感可以激發人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激勵著人通過各種嘗試和努力改善自己的處境以消除內心的自卑感。當然,成為作家后的莫言的創作實際上也是他擺脫童年時期寂寞孤獨痛苦心態的一種方式和渠道,正因為童年時期寂寞和孤獨如毒蛇一般一直纏繞著他幼小的心靈,使他痛苦不堪、焦慮難耐,因此,在進入創作狀態時,只有采用一種狂歡化狀態,才能暫時擺脫這種痛苦的纏繞,釋放壓抑已久的內在焦慮情感,獲得內心的平衡或平靜。

實際上,在莫言一個人獨自放牧牛羊的時候,就已經進入了宣泄性、狂歡化狀態。也就是說,孩童時期的莫言,在還不能依據經驗,或者說還不能用言語來表達自己想法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在自己的行為上表現出了一些日后成為“莫言式”作家的素質。放牧生活對莫言而言并非一無是處,它在給莫言帶來孤獨、寂寞、恐懼、自卑的同時,還給莫言帶來了別人無法企及的快樂與優勢。正如他的老鄉楊守森教授所言:“莫言很小失學,這對他的文學創作來說,也未嘗不是又一幸事。由于較早就遠離了政治意味很濃的虛偽的學校正統教育,這就使莫言更容易直接汲取來自民間的飽含原始生命活力的文化影響。”(10)楊守森:《我的高密同鄉莫言》,《時代文學》2001年第1期。在一望無際的大草甸子上,當他把牛羊趕到了水草肥美的地方后,牛羊沉浸在一飽口福的幸福之中,根本用不著人管,這時的莫言可以做他想做的任何事情。因為青春期還是一個愛幻想的階段,在廣闊無垠的空間和漫長的時間里,莫言可以天馬行空、胡思亂想,用耳朵和眼睛聆聽和觀察外在于自己的這個世界。在草地上,內心被孤獨占據著,百無聊賴中仰望著穹廬一樣的天空,天上漂浮著奇形怪狀的白云,看著地上生長著的莊稼、樹木、花草,吃草的牛羊,奔跑的野兔、狐貍,蹦跳的螞蚱,水中的青蛙、螃蟹,聽著自由翱翔鳥兒的歡唱、河水的流淌、各種各樣的蟲鳴,經歷著日出日落、風雨雷電、春夏秋冬的變化,等等,這一切的一切都漸漸地引起了他強烈的好奇心和極大的興趣。慢慢地,故鄉的動物和植物都有了活潑潑的生命,他深刻領悟著它們的生命脈動,感受著它們各式各樣的聲音、氣味與形狀,故鄉的風景開始在莫言的視野里有了靈氣,變得魅力無窮、活力無限,經過接觸,通過細微探究和細致觀察,莫言感受到周圍所有的東西都是一個個“有氣味、有聲音、有溫度、有形體、有感情的生命活體”,它們都在影響著莫言的味覺、視覺、聽覺和觸覺,鍛煉了他觀察事物的能力,比如,他在牛的眼睛里看到了藍色的大海,不僅懂得牛的表情,還清楚地知道它們心里想的是什么;他贊賞福克納小說中的人物聞到了“耀眼的冷的氣味”,并在《透明的紅蘿卜》中寫一個小男孩能夠聽到頭發落地的聲音。(11)莫言:《說說福克納老頭》,載莫言:《會唱歌的墻》,作家出版社2012年版,第193頁。莫言不僅對顏色、形狀、氣味有了更好的觀察力,還對音樂有了自己獨特的感受,為此還專門寫過一篇散文《我與音樂》,其中有以下描寫:

我小時候在田野里放牛,騎在牛背上,一陣寂寞襲來,突然聽到頭頂上的鳥兒哨得很好聽,哨得很凄涼。不由地抬頭看天,天像海一樣藍,藍得很悲慘。我那顆小孩子的心便變得很細膩、很委婉,有一點像針尖,還有一點像蠶絲,我感到一種說不清楚的情緒在心中涌動,時而如一群魚搖搖擺擺地游過來了,時而又什么都沒有,空空蕩蕩。所以好聽的聲音并不一定能給人帶來歡樂。所以音樂實際上是要喚起人心中的情,柔情、癡情,或是激情,音樂就是能讓人心之湖波瀾蕩漾的聲音。

除了鳥的叫聲,還有黃牛的叫聲,老牛哞哞喚小牛,小牛哞哞找老牛,牛叫聲讓我心中又寬又厚地發酸。還有風的聲音,春雨的聲音,三月蛙鳴夜半的聲音,都如刀子刻木般留在我的記憶里。(12)莫言:《我與音樂》,載莫言:《我的高密》,中國青年出版社2011年版,第9頁。

從此段文字中可以發現,一個年少而孤獨的靈魂在對大自然的不斷發現中的啟悟歷程:逐漸形成沉潛而敏感的性格,正在慢慢接納著這個世界;生機勃勃的大自然逐漸沉浸到意識深處,構成心靈的內在背景。所以說,在用眼睛和耳朵閱讀這個世界的過程中,莫言的目光和聽力往往穿透耳目所及的事物而抵達自己孤獨的內心世界,正所謂“專注于自己內心的人卻發現了外部的風景”(13)吳曉東:《孤獨的人才能真正發現風景》,《名作欣賞》2010年第13期。

因此,早年失學生活給予莫言的盡管有著深刻的孤獨體驗和哀傷的情感,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也在逐漸主宰著這個僅僅屬于他的世界。這時的莫言一方面調動自己所有的感官盡情地感知這個神奇的世界,感受著它們的變化,感受著一些動物的情感和語言;另一方面,他和它們的關系慢慢發生著變化,由開始的漫不經心漸漸成為息息相關,進而水溶交融、融為一體,最終成為他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盡管心底有悲觀的情緒,但大自然的豐富多彩和勃勃生機卻給他提供了情感慰藉和精神寄托,讓他把與人情感交流的強烈意愿轉移到了自然界的萬事萬物上,與動植物產生了內在精神和情感上的聯系,并產生了強烈的與之對話的欲望與需求。他可以毫不顧忌地與牛說話,對樹傾訴,對天上的白云、鳥兒發出自己內心的感慨。內心的語言開始如決堤之水自然流淌,無人阻攔。有一次莫言正在對一棵樹滔滔不絕地自言自語,竟然讓母親無意中撞見,還以為他的精神出了問題。可以說,這時的莫言在荒無人煙的草甸子上敢說、敢想,與人之間正常交流的阻隔在此變得暢通無阻,不僅緩解了他失學之后的痛苦,而且還為其日后創作中傾瀉而出、酣暢淋漓的語言風格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莫言因相貌丑陋、飯量大、挨打、失學、失語所導致的心理恐懼和強烈自卑感,在他自由自在的放牧過程中,逐漸被千姿百態、千變萬化的自然景物,思想的漫游與幻想所帶來的從未體驗過的快樂所代替;而且,他為了克服這種自卑所做出的種種努力,也讓他形成了主動把握和創造自己生活的心靈結構,以及與此緊密相連的情感底蘊,并從中獲取了繼續追求和奮斗的勇氣。

個體心理學站在進化論的立場上,把所有人的奮斗都看作追求完美的奮斗,對生命意義與價值的追求,無論是物質層面,還是精神層面的,都是與這樣一種奮斗意志連接在一起的,并強調:“人們之所以產生自卑感,是因為要克服困境、向上奮斗,以及履行社會興趣的責任,這是個體心理學的三個研究基礎。”(14)[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走出困境的十五堂心理課》,文韶華譯,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頁。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關注的就是人的自卑感和獲取成功之間密不可分的關系。他不但從那些有身體缺陷的成功人士身上發現,身體缺陷而導致的自卑感是他們獲取成功的動力,通過研究還進一步認識到:“兄弟姐妹之間的競爭,貧窮,被貶低,被忽視,被拒斥,被虐待,父母過于強勢,過于保護,溺愛,與成人相比的身體弱小,能力脆弱,無助和依賴性,等等,都會使兒童產生一種自卑感。”(15)彭正梅:《自卑而超越——阿德勒的教育思想》,載[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兒童的人格教育》,彭正梅、彭莉莉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8頁。甚至人與環境之間、民族之間、國家之間,也都存在自卑感。他認為自卑感是所有人的共同屬性,也是人類奮斗和創造的根源,所有富有創造性的藝術家,都是在克服和補償了童年時期生理上的缺陷,或者是意外不幸的基礎上,才發展出不平凡的才干,創造出非凡的業績。由此他提出了“自卑感動力學說”和“補償心理理論”,在他看來,各種行為的動機就是驅使人由不利于自己到有利于自己,由自卑到完美,尋求在控制和掌握中來達到完美和克服自卑是人類的本能。早年失學生活給予莫言的收獲或者感悟,與沈從文有很多相似之處,只不過沈從文是主動融入大自然,而莫言是被動融入大自然,但他們二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在書本上和課堂里無法得到的大自然的饋贈和啟示,讓他們在今后的創作道路上超越別人,越走越遠。

三、天馬行空想象力的提升和文學王國的構建

除了形成毫無節制的內在化的語言,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之外,這段生活還賦予了莫言作為優秀作家不可或缺的素質——豐富的想象力。

失學后的放牧生活單調寂寞,莫言在放牧牛羊時被迫用一種他可以使用的游戲方法——幻想,更確切地說是一種想象(弗洛伊德所謂的白日夢),來證明自己的存在,發展自己的興趣,以克服自卑和孤獨。放牧伊始,對莫言而言,具有被逼無奈性質,可以說是受苦的差事,因此,面對廣闊無垠的外部世界,他的身心很容易受到震撼,也非常敏感,從他的自述中可以強烈地感受到這一點。但是,天長日久,他卻在這個只能獨自一個人玩的游戲里,最大可能地發揮和培養了他的創造精神,顯露出他日后成為作家的潛力,也印證了阿德勒所言:“無論如何,這個由自己發出的心理活動(幻想——筆者注),總是會轉化成為思想,感覺,以及對人生的準備狀態。”“藝術家自己在童年一開始就和嚴重的自卑感斗爭,要從它的控制中解脫出來。許多人都有各種障礙:貧窮、視力有問題、聽力不正常。因此,在童年早期,就已經感受到猛烈的刺激,不停地催促他向前求進,也可以算是受到某種特殊形式的溺愛。他極有野心,雖然面對著一個有著太多限制的現實,于是拼命奮斗,想為自己以及其他人拓展出一條寬廣的道路。”(16)[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走出困境的十五堂心理課》,文韶華譯,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1-182頁。可以說,這時的莫言生活在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中,一個是極端痛苦、無法言說的現實世界,一個是充滿歡樂、自由言說的幻想世界。

莫言作品最顯著的特點之一就是瑰麗神奇、馳騁放縱的想象力。“真正的小說家還是應該用豐富的想象力去創作一個世界”(17)遲子建、周景雷:《文學的第三地》,《當代作家評論》2006年第4期。。當然莫言想象力的形成主要得益于三個方面:第一,放牛羊時無邊無際、無拘無束的遐想,即孤獨滋生了豐富的想象力,并使他的想象力異常發達;第二,文學作品的滋養,如《封神演義》、魯迅的《鑄劍》等;第三,神話故事。這里重點闡釋第一方面。因為,從心理學上來講,孩子具有豐富的想象力,他們的想象空間是大人所無法企及的,常常會有天馬行空的想法和創意。這個時候,如果沒有人限制和束縛孩子的想象力,那么他的想象力就會無限提升,放牧牛羊給莫言提供了無限充足的空間和時間,他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我躺在草地上,心中充滿了悲傷的感情。在這樣的環境下,我首先學會了想入非非。這是一種半夢半醒的狀態,許多美妙的念頭紛至沓來。我躺在草地上理解了什么叫愛情,也理解了什么叫善良。然后我學會了自言自語。那時候我真是才華橫溢,出口成章,滔滔不絕,而且合轍押韻。”(18)莫言:《孤獨和寂寞是我創作的財富——在史坦福大學的演講》,載莫言:《我的高密》,中國青年出版社2011年版,第203頁。另外,大膽豐富的想象力讓莫言具有了更多的創造性,這是他大腦發展所必不可少的。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是知識進化的源泉。”(19)[美]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文集》,商務印書館1976年版,第284頁。亞里士多德說:“一切可以想象的東西本質上都是記憶里的東西。”(20)[古希臘]亞里士多德:《記憶論》,載《外國理論家作家論形象思維》,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79年版,第8頁。魯樞元認為,情緒記憶是馳騁想象的基地,“情緒記憶與藝術的聯想、藝術的想象就其本質而言,并沒有絕對的界限。如果必須加以區別,則可以說:情緒記憶(其中包括對于形象的記憶)是想象的低級階段,而想象則是情緒記憶的高級階段”(21)魯樞元:《創作心理研究》,黃河文藝出版社1987年版,第60頁。。他把情緒記憶的含義分為兩方面,“對于記憶對象的性質而言,是一種憑借身心感受和心靈體驗的記憶;對于記憶主體的心理活動特征而言,是一種憑借身心感受和心靈體驗的記憶,體現為主體的一種積極能動的心理活動過程”(22)魯樞元:《創作心理研究》,黃河文藝出版社1987年版,第222頁。。

當這種想象力碰到福克納,莫言就不再按照小說教程上的要求進行刻板的苦行僧似的文學創作,開始發揮它無比的威力。這時童年時期記憶的閘門完全被打開、被激活了,他不僅把當年躺在草地上對牛羊、白云,還有樹、鳥兒所說的話,一股腦地寫進了小說,還非常大膽地虛構了個人的經歷和家鄉。“敢于把發生在世界各地的事情,改頭換面地拿到我的高密東北鄉,好像那些事情真的在那里發生過。我的真實的高密東北鄉根本沒有山,但我硬給它搬來一座山,那里也沒有沙漠,我硬給它創造了一片沙漠,那里也沒有沼澤,我給它弄來一片沼澤,還有森林、湖泊、獅子、老虎……都是我給它編造出來的。……我的高密東北鄉是我開創的一個文學共和國,我就是這個王國的國王。每當我拿起筆寫我的高密東北鄉故事時,就飽嘗了大權在握的幸福。在這片國土上,我可以移山填海,呼風喚雨,我讓誰死誰就死,讓誰活誰就活。”作者自己也承認,“高密東北鄉是在我童年經驗的基礎上想象出來的一個文學的幻景”(23)莫言:《福克納大叔,你好嗎?》,載莫言:《我的高密》,中國青年出版社2011年版,第213頁。。莫言瑰麗神奇、天馬行空的想象成就了他的文學王國,也吸引了很多文學愛好者來到他的高密東北鄉,童年時期的想象在此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所以說,“藝術家與天才無疑是人類的領袖,他們為‘大膽’而付出了代價,在自己童年點起的火焰中燃燒自己,‘我受苦,因此我成為詩人’。”(24)[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走出困境的十五堂心理課》,文韶華譯,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1頁。

早年失學去獨自放牧牛羊帶來的孤獨感不僅賦予莫言大膽豐富的想象力,而且還培養了他細致的觀察力、敏銳的聽力和深刻的感悟能力,以及超乎常人的記憶力。黑格爾在著名的《美學》第三章“藝術家”一節中寫道:“屬于這種創造活動的首先是掌管現實及其形象的資稟和敏感,這種資稟和敏感通過常在注意的聽覺和視覺,把現實世界的豐富多彩的圖形印入心靈里。此外,這種創造活動還要靠牢固的記憶力,能把這種多樣圖形的花花世界記住……藝術家必須置身于這種材料里,跟它建立親切的關系;他應該看得多、聽得多,而且記得多。一般地說,卓越的人物總是有超乎尋常的廣博的記憶。”(25)[德]黑格爾:《美學》(第一卷),商務印書館1979年版,第357-358頁。所以莫言說:“我雖然沒有文化,但通過聆聽,這種用耳朵的閱讀,為日后的寫作做好了準備。我想,我在用耳朵閱讀的20多年里,培養起了我與大自然的親密聯系,培養起了我的歷史觀念、道德觀念,更主要的是培養起了我的想象能力和保持不懈的童心。我之所以能成為一個這樣的作家,用這樣的方式進行寫作,寫出這樣的作品,是與我的20年用耳朵的閱讀密切相關的;我之所以能持續不斷地寫作,并且始終充滿自信,也是依賴著用耳朵閱讀得來的豐富資源。”(26)莫言:《用耳朵閱讀》,載莫言:《小說的氣味》,春風文藝出版社2003年版,第108頁。

一個作家的成功,除了眾所周知的一些因素之外,還在于其作品突出地展現了創作主體的個性特征,莫言作品的主體特征就鮮明反映了莫言的創作心理、思維方式以及其所要追求的目標。莫言在史坦福大學演講時說:“每個作家都有他成為作家的理由,我自然也不例外。但我為什么成了一個這樣的作家,而沒有成為像海明威、福克納那樣的作家,我想這與我獨特的童年經歷有關。我認為這是我的幸運,也是我在今后的歲月里還可以繼續從事寫作這個職業的理由。”(27)莫言:《孤獨和寂寞是我創作的財富——在史坦福大學的演講》,載莫言:《我的高密》,中國青年出版社2011年版, 第197頁。由這段話可以看出,莫言的文學創作與其不幸的童年經歷有多么重要的關系。事實證明,不幸的童年不僅是莫言進行文學創作的巨大精神動力,而且是他文學作品的精神命脈與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靈感源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十八禁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最新无码专区在线| 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线综合精品| 播五月综合| 日韩亚洲综合在线| 妇女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播放| 在线国产欧美| 亚洲综合在线最大成人|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久网下载| 亚洲天堂视频网|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 国产美女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国产成人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hd在线播放| 22sihu国产精品视频影视资讯| 99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91在线中文| 2020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视频| 国产精品密蕾丝视频| 秋霞午夜国产精品成人片| 国产又色又刺激高潮免费看| 国产91全国探花系列在线播放 | 真实国产乱子伦视频| 97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国产区 | 夜夜爽免费视频| 91丨九色丨首页在线播放| 女人天堂av免费|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99尹人香蕉国产免费天天拍| 欧美在线视频不卡第一页| 国产福利拍拍拍|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黄色高清| 狼友视频国产精品首页| 欧美区一区二区三| 色婷婷亚洲十月十月色天|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播放| 在线欧美国产| 国产精品.com| 麻豆精品在线视频| 欧美不卡二区| 一级全免费视频播放|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视频| 国产精品美女免费视频大全| 日韩A∨精品日韩精品无码| 午夜国产大片免费观看| 91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欧美| 国产一级毛片网站| 丰满人妻中出白浆| 一级黄色欧美| 亚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热re99久久精品国99热| 噜噜噜综合亚洲| 亚洲精品高清视频| 国产精品尹人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 国产高清在线丝袜精品一区|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2022精品国偷自产免费观看| 免费国产高清视频| 久久网欧美|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自拍另类| 国产成人免费| 国产无码在线调教| 国产99精品久久| 欧美在线一级片| 91美女在线|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裸奔| 亚洲综合日韩精品| 啊嗯不日本网站| 国产免费自拍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1区2区| 最新国产你懂的在线网址| 国产日本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97色在线| 亚洲天堂啪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