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煥,張曉偉,謝曉莉
(河北工程技術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91)
隨著國內醫療水平提升,我國人口平均壽命明顯提高,老年人群占比日益增多,人口逐漸呈現老齡化趨勢。面對上述社會現狀情況,要求在提升自身護理水平基礎上并保障老年人群平安、健康顯得尤為重要[1]。我國社區護理起步較晚,目前已經發展至一定規模,但總體而言大而不強,缺乏一定競爭力以及品牌影響力。使得社區護理工作相對存在一定滯后性,一定程度不能滿足現代社區居民健康需求。因此,加快國內社區護理發展建設,成為我國醫療事業創新性發展重要內容[2]。文章就針對我省社區護理發展現狀以及發展趨勢,對目前社區護理存在問題及發展方向進行闡述。
1.1 總體水平不高,專業人才數量不足。目前國內社區護理水平相對偏低,與社區護理人員數量不足相關。隨著社會進步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工作壓力增大,在上述背景下,居民患病種類、概率呈現增長,因此,醫務工作者數量需求量增大。《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16~2020)》中提出,至2020 年,我國基層醫療機構從事護理工作人員數量達到100 萬人,但目前從事社區護理工作人員數量遠遠滿足不了實際需求[3]。同時,就河南省而言,當前社區醫療機構中,護理人員自身水平及職稱水平偏低,城市社區服務人員能力顯著高于鄉鎮社區。因此,如何加大社區護理人才引進,并構建合理護理人才隊伍成為目前發展重要內容。
1.2 未完全普及。目前而言,對河北省各大醫院護理方式護理中,仍以院內護理為主。患者住院期間,護理人員可從疾病、環境、心理等多個方面為患者制定合理護理計劃。因此,當患者出院期間,自身疾病康復速度顯著較快。當患者出院時,護理人員往往會從用藥方法、自我護理等多個方面,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當患者出院后,自身用藥依從性顯著下降。造成上述問題發生重要原因與護理持續性差相關。進一步得出,我國社區護理工作完善力度仍需進一步普及[4-6]。
2.1 明確社區護理內容。社區護理答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家庭護理、地段護理、公共衛生護理及社區衛生護理階段。由此可見,社區護理它是集公共衛生與護理學于一身的護理工作,既強調疾病的預防,又強調疾病的護理,最終達到促進健康、維護健康的目標[7-9]。社區護士要需明確自身每日的工作與職責,他們面對的是整個社區居民,社區中的家庭等,并非僅僅為個人,加強整個社區居民初級衛生保健,能有效減少疾病發生,并預防疾病、恢復健康,減輕痛苦。故社區護理內容較多,護理領域較為廣泛。在北美國家社區護理的工作重點主要放在一級預防保健上,近年來隨著老齡化的加劇,二級、三級保健護理在社區內也不斷開展[10]。這就要求,我省社區護理的內容也要加強,既要有個人的護理,還要有家庭護理,甚至是整個社區的疾病預防。例如:家庭護理中我們主要的護理內容包括靜脈滴注、血壓的測量、用藥指導、健康教育等等。社區內護理包括傳染病的宣傳與預防,疫苗的注射、常見慢性病的康復、老年人的飲食護理及腫瘤患者的臨終關懷等等[11]。總之,豐富社區護理的內容,為構建和諧祥和的社區衛生醫療服務體系打下良好的基礎。
2.2 強化政府及相關部門扶持力度。百姓醫療問題成為目前關注點較高問題。加強對我國社區護理事業大力扶持發展,需政府大力扶持。一方面政府及相關部門從全局角度出發制定平衡發展政策,依據區域發展需求并投入專項資金建設,對社區發展相對薄弱區域,重點進行扶持并建立長期發展政策,有針對性政策傾斜縮小不同區域社區護理發展差距[12]。同時,對不同水平地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以政府、相關部門作為平臺構建多層面合作溝通,實現資源共享及利用,將社區內部資源、人才優勢發揮出來,提升自身整體水平,完善社區基本服務。
2.3 創新社區護理發展模式。當前社區發展重中之重為構建新型社區護理發展模式,目前國內社區護理發展水平相對提升,與國外比較仍然存在一定差距,要求保持傳統優勢特長適當進行創新發展。我們要吸收歐美發達國家以及東部沿海省份在社區護理方面的先進經驗,改進我省的社區護理管理模式,加強與西方國家社區護理機構的學術交流,學習他們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術,同時增強國內不同省份之間護理機構的學習研討,找到適合自己的社區護理管理模式。為了適應老齡化社會,目前我省探索建設社區嵌入式微型養老機構[13],這為社區護理增加的新的項目,也融入了新的護理管理模式,但要嚴格把控社區護理的管理質量,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確立工作目標,制定社區護士責任制,明確獎懲措施,引入經濟管理模式,提高護理質量,確保社區居民能夠得到貼心周到的社區護理服務。
2.4 提高社區護理工作者業務素質水平。社區護理快速發展重要環節為提升護理工作者自身業務素質水平,因社區護理工作開展,特點為持續性、全面性、協調性以及負責性,自身兼備多個不同專業科室患者護理,因此,社區護理工作開展對工作者自身要求偏高,每名社區工作者自身具備必要條件為護理知識以及相關技術。定期對工作者培訓業務水平,交換學習、專業培訓當時提高業務水平。同時,加大對人才引進,提升員工薪酬水平以及福利待遇等政策,可吸引專業人才加盟,提升整體隊伍快速發展。我們還可以借鑒國外一些成功的培訓方法,建設專門的社區護理人才培訓機構,著重培養現有的社區護理人員專業技術水平。在高校中設立社區護理專業,培養專業社區護理人才,定期輸送社區護士到國外從學,學習其全新的護理理念和先進的護理技術。建立靈活機動及完善的培訓機制,定期組織專業講座和培訓,不斷提高社區護理人員的知識水平和業務能力,提高社區護理服務質量。
社區護理為社會發展及居民需求必然衍生物,同樣作為護理專業發展中新鮮事物。為進一步滿足社會發以及居民基本需求,應汲取國內外社區發展優越之處,針對我國國情發展情況,并制定相關政策,促進中國社區護理發展,對政府而言,需加大對社區護理事業資金投入,學校以及社區管理人員加大對社區護理人員整體素質水平。通過上述合理政策及措施干預,能促進我國社區護理快速發展,為提高整體社區醫療質量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