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昊,岳長久,劉致中*(通訊作者)
(1.內蒙古醫科大學 第三臨床醫學院,內蒙古 包頭 014000;2.內蒙古包鋼醫院 泌尿外科,內蒙古 包頭 014010)
醫院泌尿外科發展的過程中,一直存在一些難題,尿道損傷是較為常見的難題之一,若采用的處理方法不合理,不僅難以達到治療修復的目的,甚至會加重尿道損傷,使患者產生諸多負面情緒,并造成較大的經濟壓力。這一背景下,醫療行業紛紛以組織工程尿道重建課題進行研究,以徹底解決上述這一難題,為我國泌尿外科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幫助。
很早階段之前,通過組織工程的應用,對損傷尿道進行修復,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史建國[1](2019)等人以狗為研究對象,對細胞基質材料進行了研究,由該研究可知,通過該材料的應用,可以修復損傷的尿道,但若損傷區域在3cm以上,則修復效果較差,并很容易出現尿道狹窄等不良反應。金衍豐[2](2017)等人以尿道狹窄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兩種材料的修復效果進行了研究,一種為口腔黏膜,另一種為脫細胞膀胱基質抑制物,研究中發現,后者修復效果更佳,在術后一段時間康復之后,生成了完整的尿道黏膜。
2.1 人工聚合材料。尿道重建時,通常會使用一些人工聚合材料,如PLA、PGA 等,對于這類材料來說,結構不穩定,可通過相應的加工方式,制成多種形狀。丁維[3](2019)等人研究中發現,在我國領料領域當中,PGA 與PLA 是最為常見的材料。其中,其前者具有降解效率高的特點,只需要1 個月左右,而后者則與此相反,需要2 年左右。通過兩者的融合,還能形成新的材料,即PLGA,可通過對各成分比例的調整,確定降解速率。同時,融合后的物質還具有很多優勢,如毒性小,相容性高,能夠根據實際的需求調整外形。此外,其還指出,該材料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即該材料為人工合成,不具備生物信號,導致細胞粘附性較低,影響其實際作用。
2.2 天然生物材料。除人工材料外,還可利用一些天然材料修復尿道,如多肽、膠原蛋白等,通過這些材料的應用,代替尿道中的細胞外基質。謝雪鋒[4](2019)等人對去細胞生物材料(ACMG)進行了研究,研究中指出,利用這類材料之前,會通過相應方式進行處理,去掉其中攜帶的抗原物質,從而在尿道修復中起到較為良好的作用。王川[5](2017)以人、兔、鼠為研究對象,對BAGM 進行研究,通過研究可以發現,哺乳動物身體當中,BAGM 成分基本相同,性能基本相似,將其移植到損傷尿道上,可以使尿道愈合,且未出現排斥反應,對尿道修復具有重要意義。為此,研究中還表明,該材料也存在一些缺陷,對材料處理后,無法去掉所有蛋白質,對其修復功能造成一定干擾。
3.1 細胞來源。組織工程尿道構建時,需要采用相應的種子細胞,而對于這些種子細胞來說,通常可以從三個途徑獲取,一是自體組織,是最為常見的一種,能夠有效預防排斥反應,并通過一定流程的處理后,獲得性能良好的修復材料,二是異種組織,即其他生物上的細胞,三是異體組織,即同類物種其他身體上的細胞。董嬌[6](2017)以人類的膀胱細胞進行了研究,通過研究發現,該細胞培育較為難度,易老化,不利于傳代,無法應用到尿道修復當中。殷嘯龍[7](2018)等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研發出一種全新的細胞培育方式,通過這一方式的應用,改善了膀胱細胞培育當中存在的問題,從而表明,該細胞可用來修復尿道。通過這些研究可以發現,在醫療領域內,依然以自體組織來源為主,有利于排斥反應的防范,但傳代數量較少,無法符合組織工程的實際要求。所以,因該尋找出性能更加良好的修復材料,如干細胞等。
3.2 細胞種植。對尿道構建時,種植細胞是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從操作流程的角度出發,可以將其分為兩種類型,一是單步種植,采集到的細胞后,第一時間完成種植工序沒另一個是雙步種植,即采集到細胞后,通過一定的培養后,開展種植工序。王立鵬[8](2018)等人以膀胱細胞為研究對象,對不同的種植方法進行了研究,通過研究可以發現,采用不同種植方法時,細胞修復效果存在一定差異。
作為組織工程當中較為重要的環節,組織構建直接關系到尿道修復的效果。莫非[6](2018)等人以狗為研究對象,利用PGA 對尿道重建展開了研究,通過研究發現,在尿道構建后2 個星期左右,狗可以自行排尿;兩個月之后,對狗進行生物檢查時,并未發現炎癥,且損傷處完全修復;在三個月之后,PGA 自動分解,未出現尿道狹窄等不良癥狀,修復效果較高。關勇[10](2017)等人以SIS 為主要材料,對尿道損傷患者進行研究,研究中發現,95 以上的患者未出現不良反應,且無顯著的瘢痕;1 年半后再次調查時發現,尿道損傷沒有復發。從而表明,SIS 對尿道損傷的修復效果較為良好,可應用到臨床當中。
綜上所述,在我國醫療領域當中,存在很對組織工程尿道重建的方法與材料,這些方法與材料具有不同的特點,需要患者的具體情況,結合醫療水平,采取最佳的材料與方法,以尿道修復具有良好的效果,有利于患者的康復。但需要注意的是,每種方法與材料均具有一定的缺陷,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尿道重建的效果[11-18]。所以,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還應加強對工程組織尿道重建進行研究,逐漸研發出更加先進的材料與方法,為更好地對尿道損傷進行修復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