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煒
(深圳市地質局,廣東 深圳 518000)
作為一種先進的勘察方法與理念,綠色勘察在國外收到了廣大群眾的推崇與歡迎。伴隨著礦產資源的開發與社會的發展,資源勘查與環境保護之間的沖突就逐漸的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中。針對于這種沖突,一些對環境影響較小的勘察手段就成為了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因此綠色勘察技術在探礦工程中的應用是必然的,本文主要針對于綠色勘探技術在探礦工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
在當下,由于人們的環保意識逐漸加強,在工程勘查的過程中,當地政府對于勘查對于生態環境的影響也看似關注。因此在未來的地質勘查過程中,需要盡可能的鼓勵原本的傳統勘查技術轉變成為綠色勘查技術,當地的地質勘查局應該實行帶頭作用[1]。
在工作過程中,除了保證綠色勘查技術的工作質量外,還應該保證綠色勘查技術能夠被廣大技術人員所接受。在進行綠色地質勘查的過程中,首先應該將已經進行挖掘的地表做好修復工作,通過示范基地的模式,來對地質勘查進行制度的規范,盡可能的實現綠色地質勘查。因此,綠色地質勘查工程還需要進行一些深層次的步驟,對于一些特殊的礦區需要展開以鉆替槽的技術手法,從而降低對于地質的損傷。而對于一些槽深較深,施工受到一定限制的區域,可以食用巖心鉆探來進行施工。總的來說,就是槽探技術對于地質環境的損害較大,因此需要盡可能的避免槽探技術的使用。淺鉆技術能夠充分的幫助其完成施工要求,但是通過一段時間的施工后發現,這種技術主要適用區域是地表。而且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鉆探的效率并不高,成心與鉆孔都較為困難。
在實際的工作進程中,想要降低槽探的工作量,可以采取以鉆替槽的工作方式[2]。具體來說,這種工作方式就是在模擬的槽內使用淺鉆的方式來進行工作,主要分為以下兩方面:首先是使用巖心鉆探來對槽探技術進行代替,這種施工技術的條件在于當下槽探施工深度已經較深。而另外一種是在生態環境十分脆弱,而槽探技術會對生態環境產生影響的情況下,為了保護生態環境且實現工作量的降低,就可以使用去淺鉆技術來進行操作。
以鉆替槽的主要施工地理類型有很多,分別包括:河床湖泊堆積地層、滑坡堆積地層、河床湖泊強化地層、工程回填堆積地層等等。也就是說,堆積類地形較為適合這種施工方式。但是這種方式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遇到了一定的問題,例如取心、鉆孔都較為困難。為了將實際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解決,我國提出了多種高新科技,例如多功能鉆機、空氣潛孔錘等等,主要目的在于能夠降低操作難度,同時提升施工速度,對于生態環境也不會產生較大的影響。這種技術上的革新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以鉆替槽的施工得到了一定的進展。
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所需要考慮的僅僅是設備所處的地質,還應該考慮礦地所處的地理位置[3]。一些特殊的地理位置就必須使用特殊的鉆孔方式來實現對于環境的保護,例如高原地帶就必須使用定向鉆進負責分支鉆孔的方法。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如果能夠減少設備的移動與搬遷,不僅僅能夠保護道路,同時也能提高工作的效率。針對于這一問題,提出了幾種不同的鉆孔方法,不同的鉆孔方法又對應著不同的地質地貌。而有時地形地貌的特殊,還需要使用多種鉆孔方式與器械進行組合的方式來打孔。
在選取輕型鉆探設備的過程中,需要針對于當地的實際地層情況以及鉆探的實際要求來選取設備。在我國當下礦業快速發展的時代,輕型的鉆探設備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從便攜式到背包式再到多功能式樣,都能滿足人們的各種需求。而鉆桿柱作為輕型鉆探機器中較為沉重的部分,可以使用鋁合金這種具有著強度同時還輕便的材料。在交通不便的區域,這種輕型的鉆探設備備受歡迎,能夠有效的減少人工搬遷帶來的負擔[4]。
在實際的鉆探過程中為了降低對于環境的影響,應該盡可能的降低修路占據地面的面積。因此在設備搬運的過程中,應該設定相應的設備以及材料搬運的規定。在實際的搬運過程中,盡可能的使用雪橇、拖拉機、卷揚機或者直升機的方式來進行搬運,能夠有效的降低對于環境的影響與危害。
在以往的施工過程中,由于科技的發展和人們的意識沒有達到一定層次,因此在生產泥漿的過程中,主要的考慮方向傾向于時候符合施工規定,而沒有將環境的保護放在首位[5]。實際上泥漿原料如果使用不當,就會導致出現嚴重的環境問題,為周圍的環境帶來嚴重的毒性危害。在地質勘查的過程中,造成主要污染的就是在施工過程中進行廢棄的泥漿。在泥漿的生產過程中,主要的原料是造漿材料以及相應的處理劑。因此在生產泥漿的過程中對于處理劑的選擇需要進行慎重,一旦選擇失誤,就會導致在地質勘查的過程中,毒性物質大量聚集。而如果選擇了綠色的處理劑,對于地質環境就能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生物聚合環保泥漿不僅僅具有著防止坍塌、潤滑、封堵等等優秀的工程性能,同時還能進行自然的自我分解,從而保證不會影響到生態環境。對于酸堿平衡來說,生物聚合環保泥漿也能實現維持酸堿平衡的目標,有效的降低對于環境的污染。
對于廢棄的泥漿來說,主要的來源就是對于地面設備的沖洗以及工具的廢水、打水泥塞的廢水。廢棄泥漿主要的特征是,涉及面積廣、涉及施工點多、污染物種類多、排放不連貫、無法控制等等。同時由于地質勘查過程中,有著很多復雜的成分,其中污染成分很多,對于生態環境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廢棄泥漿中的主要污染成分是:重金屬、油脂、懸浮物、硫化物等等。而對于一些無需完全廢棄,有著回收價值的泥漿來說,可以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進行回收利用。對于生態環境較為脆弱的地區,在進行泥漿回收的過程中應該使用泥漿罐負責管匯鏈接的方式來防止泥漿向下滲透或者造成交叉污染。對于沒有回收意義的廢棄泥漿,處理的方式主要是使用三級凈化無公害處理,這種處理方式主要是使用脫色吸附劑、凝聚凈化劑、破膠沉淀劑三種處理方式[6]。經過處理后,廢棄泥漿將產生分層,上層的清水可以進行直接排除,下層形成的沉淀需要進行工業掩埋,同時還需要進行處理后才能進行排放。
對于鉆探施工場地中生產的生活垃圾需要進行及時的分類處理,處理的方式是將垃圾進行分類,分類成為可循環垃圾、可降解垃圾、不可降解垃圾。三種垃圾的處理方式不同,其中可降解垃圾的處理方式是進行掩埋處理,掩埋深度應該在1.5m左右。對于掩埋垃圾的地點也應該進行著重選擇,不可以在水源頭進行垃圾處理。而對于不可降解的垃圾來說,應該按照科學的方式進行處理,一般來說都是在地質勘查任務結束后,統一進行處理[7]。
在當下的地質勘查過程中,綠色勘查技術僅僅處于一個基礎階段,因此綠色勘查技術能夠解決的范圍是有限的。需要更多的新工藝、新方法、新技術來實現對于綠色勘查技術發展的推動。在地質勘查中,除了綠色勘查技術的推出,更需要人們對于綠色勘查理念的提升,盡可能的提高綠色勘查理念。而綠色勘查技術在發展進程中需要統一的勘查標準與勘查規范,在未來的發展中,需要資金與政府多方面的支持。總的來說,綠色地質勘查技術主要應用方向局限于地況較為復雜且崎嶇的位置,而在這些位置中,往往需要進行大范圍的挖掘。為了盡可能的保護生態環境,因此將生態綠色地質勘查技術進行實際的應用,對于我國未來的地質保護有著重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