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連紅,曾佐靜,孫亞寧,蘇俊華,劉英,熊培政
(1.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四川 成都;2.成都中醫藥大學,四川 成都)
慢性鼻竇炎的特征是至少持續12 周的鼻和鼻竇粘膜炎癥,是一種常見的耳鼻喉科疾病。據統計,在我國影響了大約1.07 億人,導致社會重大的經濟損失[1]。臨床上主要癥狀如鼻塞、膿涕、面部疼痛、嗅覺減退或消失等,屬中醫“鼻淵”范疇。西醫保守治療多采用抗生素、激素、抗過敏類藥物治療[2]。中醫藥能有效提高臨床療效,且克服了西藥的毒副作用,本文就近年來就慢鼻淵的中醫治法研究進展綜述如下。
鼻淵最早見于《素問·氣厥論》[3]:“膽移熱于腦,則辛頞鼻淵”,“鼻淵者,濁涕下不止也”。具有病程長,癥狀時輕時重,反復發作等特點。《辨證錄·卷三》說:“夫腦漏者即鼻淵也,原有寒熱二癥,不止膽熱而成之……蓋涕臭熱者熱也,涕清而不臭者寒也”。認為鼻淵病機常兼寒熱。《外科證治全書·卷二》說:“鼻流濁涕,經年累月不止,當別寒熱……涕清不臭覺腥者,屬虛寒,用八味地黃丸加川芎、升麻、蒼耳子,所用用腎藥者,腦屬腎也”。
自古以來中醫辨證論治治療CRS 手段多樣,經近年廣泛的臨床與基礎研究,其療效逐漸得到認可。付艷華[4]將CRS 分為4 型,肝膽郁熱證治以清肝瀉火解郁,選方丹梔逍遙散;清陽不升證治宜補中益氣升清,選方補中益氣湯;脾虛內濕生痰證治宜健脾除濕化痰,方用參苓白術散合二陳湯;而腎及髓海空虛證,當選右歸飲。丁春教授[5]善用鼻淵方和散結方分期論治CRS,其認為鼻淵多由于素體偏弱,加上生活起居失常,寒暖不調,受涼受濕等引起,發作期多治以疏散外邪,而穩定期常軟件散結、疏肝養血,臨床頗具療效。郭磊[6]認為膽熱上移是CRS 發病的重要原因,選方鼻炎康湯,藥物組成:當歸10g,川芎10g,地黃15g,石菖蒲10g,白芷10g,金銀花15g,菊花15g,蒲公英10g,梔子10g,甘草6g,荊芥10g,防風10g,細辛3g,辛夷10g,蒼耳子10g,2 劑/d,1 劑常規水煎分2 次服用,得出鼻炎康湯內服能改善CRS 膽腑郁熱證患者主、客觀癥狀,療效優于單純西藥治療。難治性CRS 多是由臟腑經絡功能失調,氣機升降不利,從而反應于鼻竅的疾病,姚期等[7]運用健脾化濁通竅湯治療難治性慢性鼻-鼻竇炎80 例,發現中醫藥能減輕患者的痛苦,促進鼻竇腔粘膜肥厚消退。王彥坤[8]運用中成藥內服亦取得較好療效。
中藥鼻腔沖洗已被廣泛應用于鼻腔及鼻竇的各種疾病治療中,具有良好的療效和耐受性。陳新野等[9]通過敗丹黃灌洗液對90 例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術后愈合影響的觀察,發現敗丹黃灌洗液能有效減輕術腔炎癥反應,縮短術腔清潔時間,加快上皮化進程,改善患者生活治療,提高手術療效。李良波等[10]運用中藥清竇靈合劑鼻腔沖洗治療慢性鼻-鼻竇炎鼻內鏡術后,對照組選取生理鹽水,得出中藥清竇靈合劑在控制臨床癥狀,減輕術腔水腫,防治肉芽及囊泡形成有較好療效。劉芳賢等[11]應用自擬方鼻竇炎合劑治療慢性鼻竇炎術后,發現中藥沖洗液與對照組相比,鼻腔粘膜表面纖維細胞數量增加的同時,其細胞排列較整齊,粗細亦均勻,方向較一致,有效地促進術腔清潔時間及鼻粘膜上皮化。毛振宇等[12]通過觀察清熱利濕祛瘀湯局部沖洗對鼻竇炎術后粘膜愈合及纖毛清除功能的影響,術后3,6 個月,中藥沖洗組鼻纖毛傳輸率顯著高于西藥對照組,且粘膜上皮轉化生長因子-β1 陽性細胞數及膠原Ⅲ陽性基底膜厚度>20 μm 的比例均顯著低于對照組。馬玉卓等[13]運用中藥沖洗液與生理鹽水對照,亦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常用中藥有黃芪、白芷、薄荷、川芎等,術后第4-7 天開始鼻腔中藥沖洗,第一周頻率常為2 次/天,然后逐漸降低,療程在2-6個月不等。
汪羽等[14]對CRS 患者術后運用鼻淵通竅顆粒,15g/次,3 次/d,療程1 周,對照組采用常規抗生素及止血藥,發現治療組可有助于減輕患者臨床癥狀,提高其鼻腔粘液纖毛清除能力,從而提高療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彭清華等[15]認為慢鼻淵多由于臟腑虛損,正氣不足,以致邪毒久留鼻竇而成,對于CRS 術后患者采用托里排膿中藥能減輕術后粘膜水腫,促進術后粘膜炎癥恢復,有效預防術后復發。馬東[16]認為CRS 患者多呈現肺脾兩虛,術后采取溫肺健脾,益氣養神的溫肺止流丹取得了較好療效。朱洪海等[17]運用清鼻湯治療CRS 術后患者,1 劑/d,療程8 周,觀察發現中藥組總有效率顯著優于對照組,且鼻塞緩解、嗅覺恢復、粘膜水腫減輕、囊泡消失等所需時間均低于對照組。
中西醫結合療法經過長時間的研究,在針對多種疾病均具有較好療效。雍軍等[18]運用鼻淵通竅顆粒聯合曲安奈德鼻噴霧劑治療慢性鼻竇炎,對照組只采用鼻噴霧劑,結果治療組臨床總有效率高達93.3%,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5.0%,能明顯改善患者生活質量,且安全性好。楊寧[19]則采用中成藥鼻淵舒口服液聯合抗生素羅紅霉素治療CRS,治療組加用鼻淵舒口服液10mL,3 次/天,療程3 個月,得出治療組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小兒鼻腔、鼻竇生理病理往往與成人不同,用藥多采取保護、簡便的方法,并可采用中藥輔助治療[20]。牛玲等[21]治療組選取鼻淵通竅顆粒加小兒諾通噴鼻,對照組單純使用噴鼻劑,治療140 例CRS 患兒,結論得出中西醫結合療法具有起效明顯,時間快,治愈率高,復發率低的特點。劉靜等[22]治療小兒CRS 采取鼻淵舒口服液加頭孢克肟、歐龍馬滴劑及內舒拿,亦收到較好療效。通過分析近年來中西醫結合治療CRS,中醫多采用疏風清熱、宣通鼻竅的中成藥為主,西藥則采用抗生素及激素類藥物,中藥能有效減低西藥的毒副作用。
CRS 的發生多于細菌感染、變態反應因素、鼻腔結構因素、免疫力下降等相關[23]。西醫治療原則采取控制感染、抗炎抗過敏等為主。中醫認為風寒、風熱、臟腑功能障礙易誘發本病,中藥采用清熱解毒、宣通鼻竅的藥物為主。治療機理多是由于清熱類藥物往往具有抗菌作用[24],而復方藥能有效減輕粘膜水腫,提高纖毛清除率。目前中醫藥在治療CRS 取得了較好療效,但尚缺乏統一的診療標準,也缺少多中心臨床研究的有力循證醫學證據。相信隨著中醫藥現代化研究的深入,這些問題將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