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分為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疾病是一種常見的外科急腹癥,因胰腺分泌的胰酶在胰腺內被異常激活,導致胰腺自身及周圍臟器產生消化作用從而引起炎癥性的疾病。絕大多數急性胰腺炎屬于急性水腫型,不需手術處理;只有較少的出血性壞死性急性胰腺炎經非手術治療后病情繼續惡化,而且合并壞死組織感染,死亡率高,需手術處理。急性胰腺炎致病因素有多種,但最主要的是膽道疾病和酗酒。在我們國家急性胰腺炎的發病因素主要是膽道疾病。俗話說“三分治、七分護”,通過有效的護理能夠保障胰腺炎手術治療后的預后能力,保障患者生活質量。
手術后需要實時監控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并且所有異常都應當進行記錄,如若突然表現得極為明顯,應當告知主治醫師進行緊急處理,應當隨時配備較為常見的急救藥物,治療期間應當嚴禁患者熬夜、酗酒以及吸煙等不良習慣。
手術后根據病人病情需要對患者腹腔進行有效的灌洗,以此保障壞死組織的有效清除,讓腹腔之中的液體能夠得到有效的吸收,每次灌洗應當注意沖洗的速度和流量,并且要實時保持引流管的通暢,但是吸引力應當控制在一定范圍內,避免傷及其他組織。
胰腺炎患者通過手術治療后需要長期臥床休息并且進行胃管插管、呼吸機輔助治療等,但是呼吸機的長期使用容易增加腹腔感染的可能,因此護理人員應當定時查看患者呼吸情況,定期對肺部功能進行檢測,減少肺炎的出現;如若患者能夠有效呼吸,盡可能減少機械通氣的時長;并且呼吸機管道需要定時進行更換,避免細菌增加,在以上所有工作進行的過程之中需要保證無菌進行。
由于胰腺炎原本就是真菌等感染誘發的,因此手術后必須進行抗感染處理,護理人員需要及時收取較為有特點的病理標本進行送檢,觀察患者是否出現不同程度的感染。并且應當定時對科室中常規物品、醫療器械、護理人員手部以及空氣等位置進行細菌檢測,并且每日都需要進行清潔、滅菌。
由于胰腺炎疾病多數是經有關膽道疾病引起的,通常患病后會出現血糖異常的表現,并且長期處在高血糖表現之中患者感染的幾率直線上升,因此,護理人員應當每3 小時為患者進行血糖檢測,嚴重時應當使用藥物將患者血糖控制在正常階段。胰腺炎即是患者胰腺出現炎癥,由此可以增加脂肪酸的大量釋放,如若同鈣進行有效結合之后,容易出現皂鈣,致使血鈣降低影響身體正常pH 值,因此同樣需用同血糖一般進行有效的檢測。
由于患者需要長期禁食,初始時僅僅使用胃管進行營養支持,此時段需要根據患者身體正氮平衡情況進行相應的營養供給;等待患者能夠自我進食之后應當緩慢逐步進行飲食,盡可能保障少食多餐、定時定量的習慣,并且應當以高營養、易吸收、高維生素的食物為主,日常飲食也盡可能地保證患者排便的通暢。
由于胰腺炎疾病自身特點發病較為突然,并且患者對于疾病的認知也少,突發疾病后容易直接出現恐慌、驚懼以及不安等負面情緒,護理人員應當告知患者的相關疾病知識,對于患者的疑問應當進行有效的解答,并且全程應當語言溫和、行為溫柔,以此恢復患者直面疾病的積極性,保障治療最終效果。
胰腺炎疾病最為重要的便是及時就診,雖然是一個極為嚴重的疾病但是通過及時、有效的治療能夠保障患者的治療效果,手術后較為容易出現感染,因此為患者進行有效護理是必要的,能夠直接減少患者出現感染的可能,提高恢復質量,以此達到保障治療效果的目的,讓患者能夠早日恢復康健身體,回歸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