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宇
(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 病案統計室,四川 南充 637000)
醫療信息重要的體現形式就是病案,病案信息涵蓋了醫療過程中所有的內容,主要是記錄醫護人員進行的各項臨床操作過程,是整個醫療服務的詳實記錄,也是疾病診斷的結果和治療的成效,對于醫院總結經驗和制定進一步的醫療計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詳細準確的病案信息可以有效避免醫療糾紛的出現,必要時可以將病案信息作為醫療糾紛解決時的重要證據,對于捍衛醫護人員權利、解決醫患矛盾與有著積極的意義。在科學技術相對落后的階段,護士主要是通過紙質介質對相關的信息進行記錄,然后經歷回收、整理、編號、歸檔和裝訂等環節,整個工作過程是比較繁瑣的,容易造成病案信息的破壞和流失。隨著信息化技術不斷發展進步,病案信息管理具有很大的突破性,不只是通過紙質介質記錄信息,也不只是局限于傳統的工作過程,可以儲存和管理全部醫療信息,然后進行提煉和加工,通過分析總結,以生成最終的統計數據,工作效率、質量和醫療水平都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2]。本文重點研究面向大數據環境的醫院病案信息管理,分別抽取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以及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兩段期間的病案信息作為研究標本,現具體研究內容如下。
1.1 一般資料。抽取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醫院病案室在此期間收集的700條信息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實施常規病案管理,視為常規組。抽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期間700條病案信息作為實驗組。應用大數據環境下新型病案管理模式干預,通過比較兩組的數據統計結果,分析最終的管理效果。病案資料來自風濕免疫科、內分泌科、心胸外科以及小兒外科等其他科室。常規組:病案信息年齡為5-75歲,平均(42.3±5.1)歲。常規組中98條病案信息來自風濕免疫科,221條病案信息來自內分泌科,168條病案信息來自心胸外科,123條病案信息來自小兒外科,90條病案信息來自其他科室。實驗組:病案信息年齡為4-72歲,平均年齡(45.6±4.98)歲。實驗組中101條病案信息來自風濕免疫科,196條病案信息來自內分泌科,172條病案信息來自心胸外科,145條病案信息來自小兒外科,86條病案信息來自其他科室。兩組病案信息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常規組:常規管理模式,應用紙質介質記錄病案信息,然后按照相應的流程把資料進行整理、歸檔、存儲和保管,以方便后期的整理、總結和查看。實驗組:新型病案信息管理模式干預。具體的干預方法為:①引用現代新型化信息管理技術,常規的管理模式是對所有病案信息進行收集和總結,工作質量和效率的提升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因此必須引進現代新信息開發、自動識別技術、光盤技術等新型技術,逐漸取代傳統病案管理的方式,借助計算機網絡系統,實現對病案信息的電子化和數字化管理,既能提高病案信息的利用率、準確性和真實性,同時又能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以實現醫院病案管理信息的最大化分享和利用[3]。一旦實現資源共享,醫生的診療過程、護士的護理過程等,都可以及時全面的了解到各種信息。同時也方便病人查看自己的病情以及打印診斷結果等相關資料。②重點培養大數據專業人才,醫院各個部門的工作都市比較復雜的,在人力資源分配等方面肯定存在著不合理的現象,導致相關數據分析工作的延遲性,因此為了適應大數據發現趨勢,必須重點培養一批專業性的人才,邀請大數據病案信息管理方面的專家定期給相關工作人員講課培訓,通過學習交流、經驗分享以及實際操作等形式,逐漸將病案管理信息內化于心,從而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能和工作素養,不斷提高自身病案管理分析的質量和效率,從而推進整個大數據背景下病案信息管理的進程[4]。③建立完善的電子病案架構:利用科學信息技術,分類處理病案信息,逐漸形成系統化管理模式,方便資料查閱和應用。設置電子病案索引目錄,按照病案類型、病案存儲時間等不同標準對電子病案進行排序,醫護人員可以在最短時間內檢索病案、查找病案,提高病案的使用效率。在電子病案中同時加入信息保護技術,如設置登陸密碼限制訪問權限;增設防火墻防范病毒;增加數據備份和恢復技術,病案信息被錄入之后立即采取備份處理,確保病案信息保存的完整性和安全性。④建立完善的管理模板:隨著就診量的增加,病案信息逐漸增加,信息的日常管理和維護都有了一定的難度,因此要建立完善的模板,避免因人員變換等因素造成工作無法順利進行。在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的同時,可有助于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
1.3 評價指標。兩組病案缺頁缺項概率以及病案首頁質量合格率。
1.4 數據統計分析。SPSS .22軟件分析數據,兩組病案缺頁缺項概率以及病案首頁質量合格率用(n,%)分析,數據結果χ2檢驗分析,如果P<0.05的,則可以證明差異是具有統計學意義的。
與常規組相比,實驗組整體病案管理效果是比較好的。具體表現在:常規組有5.71%(40/700)的病案有缺頁缺項的概率,實驗組未出現此種情況,常規組和實驗組病案首頁合格的概率分別為64.26%(450/700)和99.86%(699/700),兩組統計學數據之間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醫院工作人員在接診的過程中,病人疾病診斷、用藥防范、治療結果、預后情況等都需要通過病案記錄體現,病案室是醫院所有科室中的重要部門,主要是對病案信息進行管理,然后通過收集、審核、裝訂以及儲存等步驟,以方便工作人員查閱和患者保險報銷等事項,是非常重要的數據支持。病案是應用價值比較高的數據資源,但是在實際的管理中,存在管理不當、信息遺漏以及使用率等問題,影響著工作質量和效率的提升。傳統模式下主要是通過紙質媒介記錄病案信息,信息記錄的錯誤率高,且隨著儲存時間變長會造成信息的遺漏和破壞,在具體的使用過程中,會造成很大的麻煩[5-11]。利用發達的科學信息技術,利用大數據環境的優勢,實施對病案信息的高效化管理,可以有效規避傳統模式下病案管理的缺陷,提高管理質量和效率。大數據技術能夠將信息在短時間內錄入到管理系統中,對信息實施相應的處理,同時還可以對病案信息進行智能化分析和總結,了解在診療活動中存在的不足,能夠促進醫院的可持續發展[12]。醫院應當認識到大數據環境下病案信息管理模式變更的重要意義,對信息管理系統進行不斷的完善。在本次研究中,常規組中有40份病案有缺頁缺項的現象發生,發生的概率為5.71%,但是在實驗組未出現此種情況。在病案首頁檢查過程中,常規組中450份病案的首頁合格,總合格率為64.23%,實驗組中699份病案的首頁合格,總合格率為99.86%,(P<0.05)。由此可見,實驗組所接受的管理模式應用效果較好,實驗組病案的合格率顯著高于對照組[5-12]。
綜合以上分析和闡述得知,在大數據背景影響下,對醫院病案信息開展現代化管理,可以提高整體工作質量和效率,為醫院以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可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