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玲
(1.新疆自治區人民醫院 兒科,新疆 烏魯木齊;2.新疆醫科大學,新疆 烏魯木齊)
Problem-Based Learing(PBL)教學即基于問題的教學模式,最早是由加拿大McMaster 大學醫學院神經病教授Howard Barrow 于1969 年提出并引入醫學教學中。PBL 是一種具有先進理念、獨一無二的教學方式。它可以調動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個人綜合實力,培養學員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學習的能力,以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受到世界各國醫學教育工作者的喜愛,近年來也逐漸為我國醫學教育者青睞和推崇,并被越來越多的運用到醫學教育的各個節段,成為醫學教學探索及革新的關注點。隨著近年來的發展,此教學方式越來越廣泛的被運用在各大醫學院的教學中。PBL 教學法與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同在于,PBL 教學強調要以學生學習為主,教師通過所面對學生的情況制定一些真實性的任務(提出一些相關問題),將一些相對復雜的,具有課程相關方向的問題交由學生去完成,學生需要通過自主的學習和與他人之間的合作討論,去解決這些問題,通過自主學習到的知識,解決這些問題,掌握要求掌握的學科知識。兒科作為一個獨立的學科,與其他學科有相同處,也有自己的特點,兒童不是縮小的成人,所以兒科也不是成人內科的縮小版,他有自己的特點,不但兒童在疾病種類上與成人不相同,而且兒童在體格檢查的順序,人文關懷均與成人不同,并且涉及許多復雜的醫學知識,也是學生在學習醫學中一門比較難掌握的專業。故兒科學教學也與成人學科的教學不同,屬于半啞言學科,更加要求兒科醫師根據患兒的病情,基于課本,提出問題,還原實戰,使醫師更早地在實戰中掌握兒科診斷治療與成人不同的方式,更好地服務臨床,采用區別于傳統式、陳述式教學,使PBL 教學中的實戰性對兒科教學的意義重大。再有在兒科的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對兒科的學習興趣,自主的學習,從而圓滿地完成學業是作為教師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而PBL 的這種新型教學方式,在兒科教學中,由教師從現實存在的臨床問題出發,指導學員,通過學員自身的思考,運用既往所學的知識去分析問題,對于模糊不清的概念通過資料的查詢,從而更好地解決問題,對知識的主動掌握,不僅大大提高了各位學員對兒科專業的興趣,讓他們充分了解兒科醫師所面臨的挑戰,激發斗志;反復經常進行這種訓練,學員在學習過程中會逐步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并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敢于提出問題,不盲從。PBL教學模式不僅可以傳授知識,對于學員獨立思考和自我學習能力的培養也起到重要的作用,符合醫學工作者工作不斷學習新知識,挑戰舊觀念的模式,使學員成長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創新的科研能力。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作為教學的主體,掌握著本次學習的課堂學習進度,而且傳統教學模式中,每次的課時量大,內容繁多,多是教師做PPT 在講臺上講解知識,學生坐在課堂上被動接受知識,缺乏主觀能動性,這種教學模式常常被稱為“填鴨式”教學,這種教育方式由于教師和學生的互動少,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教師不能清楚掌握,并且缺乏對學生創新思維和批判性思維的培養。
在PBL 教學中,問題的提出是重要的環節,也是能夠體現新型教學模式優越性的關鍵點。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要認真地對待提出的問題,以保證學習的有效性。在醫學教學改革中,教學形式的變化主要是由教師教學思維模式的轉變來支撐的,只有教師思維模式的轉變,使教師充分了解什么是PBL 教學模式,他有哪些優點,如何做才能達到教學形式的轉變,而不是只有形式上改變,新的教學模式對教師備課、學員學過知識的復習、新內容的預習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PBL 教學中教師的職責是越來越少地直接傳授知識,越來越多地激勵學員思考并自主學習知識[1]。
在兒科教學過程中,傳統教學模式和PBL 教學模式各有優點和缺點,完全用PBL 教學模式代替傳統的教學模式也是不可取的。大多數教師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過深,需要經過培訓才能掌握PBL 教學模式。而為了培養和掌握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兒科教研室采用參加選派年輕教師相關培訓,邀請PBL 教學單位優秀教師講課,以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
PBL 教學的教學優點,對兒科醫師尤其本科學習后住院醫師規范化的培養教育十分適合,而培養教師掌握PBL 教學方式是教學中存在的首要問題。首先,部分教師在教學模式發生轉變過程中,要及時調整自己在以往傳統教學過程中的主體身份,改變在教學過程中習慣于不斷地講解,很少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計劃的習慣,否則,盡管采用了PBL,如果教學模式的本質掌握不恰當,在課堂上,可能又會發展為以自身為主導,自問自答,不能耐心引導學員去解決問題,過度干涉學生的學習進度,導致PBL 教學沒有真正發揮它的優點。其次,教師在PBL 教學中,不能簡單地按照標準要求的模式套用,問題的提出,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不僅需要結合本專業的特殊情況,還要針對培訓學員對專業知識的掌握水平和能力來具體制定,過于簡單或者過于困難都會導致指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問題,例如對知識的掌握不夠,達不到大綱的要求,問題過于困難,師生之間可能會出現溝通交流不暢,學生感覺無從下手或者不能理解,導致教學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在兒科教學中,我們為什么要用PBL 教學模式逐漸來代替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是由于PBL 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醫學知識,而且這種教學模式同時促進學員去思考問題,進而去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基于PBL 教學模式的優點,為了更好地推廣PBL 教學,我們進行教學的教師首先要了解PBL 教學的靈魂所在,以利于更好地去實施。如果我們的教師不能了解PBL 教學的特點以及通過這種模式教學要達到的目標,還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來實施,那么即使是有部分進行參與,也會影響PBL 教學應有的效果。
進行PBL 課程學習,將學員每8~10 個人分成一個小組,負責學習小組的教師提出學習階段的問題,安排學習過程中需要的實驗研究中場地,協調小組成員的工作安排。按照其他教師總結PBL 教學的經驗,PBL 小組討論中,為發揮每一位學員的積極性,使每個人都能積極參加到問題的討論和分析中,小組人員不超過10 人。教師作為學員發展的促進者,必須要旁觀,及時指導,以免討論過程中出現跑題、偏題,適時將跑偏的學員拉回正軌,及時了解學員在討論過程中的所思所想,隨時掌握動向,把握大方向,并且考慮逐步指導學員向深層次學習;教師在討論過程中,還要為學員營造輕松的討論環境,鼓勵學員暢所欲言,引導學員進行相關專業更深、更廣思考,開拓思路,提高學習興趣。教師的表揚與肯定可以提高學習者的積極性,增強學習效果。在討論中要注意培養學員口頭表達觀點的能力、協作能力等[2]。而對于討論過程中發現有遺漏的病人,可以讓學生再次接觸病人,多次進行整理和掌握,以便鞏固和充實所提出的問題。除了課堂上解決的問題,教師還要提出一部分問題,讓學生通過課后小組討論和查閱資料,對問題進行分析和討論,并且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問題的策略,在下次上課前給予答復。學員自主學習能力與PBL 教學之間存在雙向影響[3]。教師可以參與到學生小組的討論中,并且做出有效的學習指導,但盡量要學生自己去學習和思考,親自動手去翻閱資料、課本來解決最開始提出的關于專業方面的問題。經過一段時間的小組學習,學生不僅可以解決問題,而且還能建立一套屬于自己的學習和思考的方式,并且培養了他們相互幫助的團隊協作精神。帶教老師和學員均須了解PBL 教學模式,通過實踐,不斷適應這種教學模式并熟悉流程,不斷提高教學信心和參與的積極性,最后將PBL 教學理念拓展到各種教學活動中[4]。
綜上所述,PBL 教學法的引入不僅可以傳授知識,而且可以讓學員學會獨立思考,具備自我更新知識的能力,從而獲得自主創新的科研能力[5-6]。在兒科的PBL 教學實踐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方式主動地進行知識的學習和問題的探討,所學到的內容不僅僅只是課本的醫學知識,還有更深層次的學習方法、學習態度,這對于當下醫學專業的學生來說是十分難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