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涵
(通化市二道江區人民醫院,吉林 通化)
急性闌尾炎是外科一種比較常見的急腹癥,具有較高的發病率。該疾病發病突然,進展迅速,會使患者遭受較大的痛苦,主要癥狀表現有轉移性右下腹痛、闌尾點壓痛、反跳痛等,同時可伴有惡心、嘔吐、發熱等癥狀[1,2]。又可分為急性單純性闌尾炎、急性化膿性闌尾炎、急性壞疽性闌尾炎,疾病輕重程度不一,嚴重的情況下可發生闌尾穿孔甚至導致患者死亡的嚴重后果[3,4]。因此,在發病之后需要及時給予患者有效的臨床治療,以手術治療為主。本院從2016 年3 月至2018 年3 月對158 例急性闌尾炎患者行改良闌尾切除術,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158 例患者,包括62 例男性,占39%;96 例女性,占61%。年齡最小的為8 歲,最大的為65 歲。從發病至醫院就診時間約為8-144h。
1.2 術后病理回報
術后病理回報結果顯示,急性單純性闌尾炎、急性化膿性闌尾炎、急性壞疽性闌尾炎分別為47 例、83 例、28 例,分別占30%、52%、18%。
1.3 術后切口愈合情況
術后切口甲級愈合的患者有155 例,占總人數的98%;切口乙級愈合的患者有3 例,占比為2%,這3 例患者為皮膚對合不良所致;無丙級愈合切口。
2.1 切口的選擇
麥氏切口為傳統闌尾手術選擇的切口類型,我們選擇的切口在臍與右髂前上棘連線上,距右髂前上棘2 橫指處。
2.2 手術全層不使用電刀
尤其是脂肪層,不使用電刀可以有效預防脂肪液化情況的出現。
2.3 保護好切口
將腹膜切開后,把腹膜邊緣用腹膜鉗提起并外翻在皮膚保護巾上固定好,并用干凈紗布隔離開闌尾和周圍組織,防止切口受到腹腔中滲出液的污染,尤其針對化膿性、壞疽性闌尾炎,首先將腹腔中的滲出液或膿液都要蘸干凈,之后再尋找闌尾,術中避免其對切口造成污染[5,6]。
2.4 闌尾的處理
沿側腹壁將盲腸找出,沿結腸帶將闌尾找出,并游離闌尾系膜至根部,在根部將闌尾結扎,在離盲腸0.5cm 遠的地方將闌尾切除。殘端用碘伏、酒精及生理鹽水棉簽擦拭干凈,再行荷包包埋[7,8]。如果盲腸炎癥明顯,組織較脆,不要進行包埋,用系膜在結扎后將其覆蓋。
2.5 術后處置
將闌尾切除后沿著結腸旁溝及盆腔用干凈鹽水紗布將腹腔內滲出物蘸凈,查無活動性出血,盡可能不進行腹腔沖洗[9,10]?;颊呷绻眢w素質較差,有大量稀薄濃汁存在于腹腔內,很難完全擦拭干凈,應該進行廣泛沖洗,并另戳口放置引流。手術結束逐層縫合切口時,一定要對刀口進行擦拭,避免異物或滲液在上面存留,并無活動性出血。脂肪層用稀釋的碘伏溶液及慶大霉素溶液沖洗,單純性闌尾炎患者用可吸收線將脂肪層縫合并美容縫合切口[11]。其余患者不縫合皮下,直接用角針全層縫合皮膚及皮下,切記不要留有死腔。
改良闌尾切除術具有較多的優點,如提升切口愈合效果,降低并發癥發生率等,使治療效果大大提升[12,13]。現對該術式的諸多操作要點及作用分析如下:
3.1 本組患者在選擇切口時有如下特點:(1)向外下方靠近,特別是針對愛美的女性,不容易暴露切口;(2)切口的選擇是回盲部的體表投影。盲腸在切口下方,沿側腹壁可將盲腸找出、沿結腸帶能夠將闌尾找出。麥氏切口為闌尾根部的體表投影,與盲腸內側靠近,回腸很容易將其覆蓋,對于初學者來說,想要將盲腸找出來并不容易,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將闌尾找出的難度[14,15]。
3.2 手術全層不使用電刀:特別是脂肪層,不使用電刀能夠避免發生脂肪液化。以往的很多研究證實,在造成脂肪液化的因素中,電刀是很重要的一種[16]。闌尾切口較小,不需要使用電刀。這不僅使患者身心承受的壓力減輕,而且出現切口感染的概率也大大減少[17,18]。
3.3 將腹膜切開后用腹膜鉗提起其邊緣并外翻在皮膚保護巾上固定,對切口進行保護,并用干凈紗布隔離闌尾和周圍組織,避免炎性的闌尾污染切口[19,20]。
3.4 分離系膜至根部,結扎闌尾。在與盲腸0.5cm 遠的地方將闌尾切除,闌尾殘端不要留置太長。闌尾殘端三箋處理時,一定要用碘伏將闌尾內黏膜仔細消毒并擦拭干凈,之后再行荷包包埋闌尾殘端。這是對闌尾殘株炎、殘端瘺進行預防的必要措施。
3.5 滲液不多、膿汁局限的闌尾炎患者,盡可能不對腹腔進行沖洗,避免炎癥更加嚴重[21]。如果有大量稀薄膿汁存在于患者腹腔內,應對腹腔進行徹底的沖洗并另戳口放置引流,這種類型的患者大多數病情嚴重,多呈泛發性腹膜炎,進行手術之前就應該對其病情進行評估,應采取剖腹探查切口。手術之前評估患者病情,對其嚴重程度加以確定,有利于合理治療方案的制定以及對疾病轉歸進行判斷。要知道麥氏切口不是所有類型的闌尾炎都應該選擇的切口。
術畢逐層縫合時,需對切口進行擦拭,避免滲液或異物在上面殘留,并無活動性出血[22,23]。用稀釋的碘伏溶液及慶大霉素對脂肪層進行沖洗。單純性闌尾炎患者用可吸收線將脂肪層縫合,并對縫合處進行美容[24]。其他患者不縫合脂肪層及直接全層縫合皮膚皮下,不要留有死腔,這也是對切口感染進行防范的一種主要措施。通過上述措施:術后切口甲級愈合155 例,占98%;乙級愈合3 例,占2%,此3 例患者為皮膚對合不良所致;無丙級愈合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