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慶
(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江蘇 南京 210000)
電動汽車是環保的交通工具,行駛時蓄電池給電動機供電,電動汽車的主要部分參數見表1,如圖1甲所示,在測試過程中,司機和一名陪同人員上車。司機駕駛該充滿電的車以節電模式勻速行駛30km,電池剩余容量為58kW·h,陪同人員負責記錄測試數據,已知司機和陪同人員的質量均為70kg,汽車勻速行駛時所受阻力為總重力的6%,g取10N/kg。

圖1

表1
(1) 下列關于電動汽車說法中錯誤的是( )。
A. 司機遇到緊急情況剎車時,人會向前傾
B. 車身呈現紅色是由于反射了太陽光中的紅色光
C. 車載GPS導航系統是用超聲波來傳輸信息的
D. 汽車在高速行駛時對路面的壓力比靜止時小
(2) 為了節能,車靠近目的地前可采用“再生制動”的方法:在車速逐漸減到60km/h的過程中,不采用機械剎車,由于電動汽車繼續行駛,帶動電機逆向發電,將電能存儲在蓄電池內,此時電機的工作原理是。
(3) 汽車剎車原理圖如圖1乙所示,連著剎車踏板的金屬桿可視為一根能繞O點轉動的(選填“省力”“等臂”或“費力”)杠桿,當駕駛員踩下剎車踏板時,剎車盤產生摩擦力使車輛減速,通過方式使剎車盤的溫度升高。
(4)在測試前,人未上車,此時電動汽車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為Pa。在此測試過程中,電動汽車勻速行駛30km,牽引力做的功為J。該電動汽車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效率為%。
(5) 圖1丙是小明設計的車速提醒電路,R為定值電阻,RV的阻值隨車速的變化而改變。當電壓表的示數達到某一數值時提醒駕駛員車速過快,需要減速。圖1丁是RV的阻值與車速關系的圖像。圖1戌是車速從0加速到100km/h過程中,RV消耗的電功率隨電流變化的圖像。則圖1丁中圖線與縱坐標相交點的電阻值是Ω。當車速達到75km/h時,此時電壓表的示數為V。
電動汽車屬于高新科技,是日常生活中的熱門話題。本題選擇這一素材結合生活實際編制試題,將慣性、不透明物體的顏色、電磁波、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電磁感應、杠桿、壓強大小及計算、功的計算、能量與效率、歐姆定律的應用等一系列重要考點囊括其中,多元考查,立意新穎,構思巧妙。
本題最后一問中用定值電阻R和阻值隨車速變化的電阻RV建構了如圖1丙所示的車速提醒電路,由圖1丁可以發現:當車速增加時RV的阻值增大,根據串聯分壓規律,RV分得的電壓也將相應增大,而當電壓增大到某一數值時,系統將提醒駕駛員車速過快,需要減速。
基于文字描述和圖像中的信息,學生了解了車速提醒電路的工作原理,在解題的同時會對汽車速度表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研究其結構和工作原理,激發學習物理的熱情。

本題最后一問第二空要求出當車速達到75km/h時電壓表的示數,需求出車速達到75km/h時RV的阻值,可基于圖像,利用函數關系式求解。由圖1丁可知RV的阻值與車速的關系是一次函數,設函數關系式為RV=kv+b。可求得當車速為0km/h和100km/h時RV的阻值分別為10Ω和50Ω,代入函數關系式,求出k和b的值,將v=75km/h代入,求得RV=40Ω。學生在用數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同時,也體會到數學的魅力和圖像的美。
最后一問在求RV的最大阻值和最小阻值時,反復用到了在電源電壓相同的情況下,RV阻值最大時電路中電流最小,RV阻值最小時電路中電流最大的極值思維。這種極值思維經常被用于與電學范圍相關的計算題中,所以說這道題不僅融合了多個常考知識點,更是融合了多種解題方法。
(1) 關注開放性的真實情境
在教學中教師應多關注真實生活、高新技術發展,帶領學生進行同一素材多元考查的練習,甚至可以給學生提供部分題干,讓學生補充條件,設置問題,實現學中用,用中學。
(2) 注重教給學生解決一類題的方法
中考題千變萬化,教師要注重培育學生解決一類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多次練習中舉一反三,融會貫通,形成能力的遷移。比如電學圖像題是中考經常涉及的題型,重點考查學生從圖像中找尋信息的能力。對于圖像問題,教師要有意識地滲透“三看”方法:一看軸、二看圖像形狀、三看特殊點,在“看”中尋找對解題有用的信息。動態電路是電學中經常考查的內容,重點考查學生分析電路的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學習抓不變量(如電源電壓和定值電阻的阻值等)分析變化量的方法,如果電源電壓和定值電阻的阻值在題目中沒有直接給出,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利用串聯電路電壓特點以及歐姆定律,列方程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