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獻江/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農業農村局
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動以來,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堅持目標導向,聚焦重點,協同配合,合力攻堅,全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村人居環境“顏值”和“質效”顯著提升,農戶滿意度顯著增強,高水平小康社會的根基全面筑牢。2020年8月,六合區確認為省首批20 個完成三年行動重點任務縣(市、區)之一。
堅持高位推動。成立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成員由區相關部門和街鎮主要負責人組成的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領導小組,下設“一辦五組”,切實抓好工作推進。街鎮相應成立組織機構,具體抓好工作落實。
借鑒他山之石。專程赴浙江省安吉余村、臨安月亮橋村、橫溪塢村,學習考察“千萬工程”等經驗做法,結合實際吸收借鑒,加以應用。攝制《他山之石闊眼界 篤定前行美家園》宣教片,拷貝3000 份,發放到9 個街鎮、93 個涉農村(社區)、2549 個自然村以及區相關部門,組織觀看,發動黨員群眾、鄉賢、能人積極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壓實工作責任。健全“區負總責、街(鎮)抓推進、村(社區)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層層傳導壓力,強化跟蹤問效,壓緊壓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責任。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既掛帥又出征,分管領導奮戰一線抓落實,各街鎮主要領導深入一線當好“總指揮”,村(社區)黨組織負責人既是前線“指揮員”又是“戰斗員”。區人居辦、5 個專項工作小組做好統籌協調、分類指導等工作,幫助基層排憂解難,推進落實。
創新統籌推進。在頂層設計上,印發《六合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動方案》《關于加快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方案》《2020年六合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重點》《關于建立健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推進工作機制的通知》等文件,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納入街鎮年度高質量考核,作為區管干部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在實施路徑上,按照以點帶面、項目疊加、資源盤整的思路,統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重點任務建設,努力實現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和綠色產業發展融合共進。在投入渠道上,采取“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化運作”的方式,創新機制撬動社會資本參與,探索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PPP 模式,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總投入約60 億元。在工作推進上,設立區級專項激勵資金,完善“街月查、區季考”考核評價體系,聚焦重點目標任務和時間節點,嚴格督促檢查,強化結果運用,推動重點工作落細落實落地。
落實常態長效。總結推廣疫情防控、基層治理“1+1+3”經驗做法,強化黨建引領,全力推動人居環境整治常態長效。深化區級機關與村級黨組織結對共建,進一步推動黨員干部“進網入格”、下沉一線、服務基層。緊緊依靠農民群眾,廣泛動員全社區力量,大力營造濃厚氛圍,引導農民養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嚴格按照“五有”要求,落實長效管護機制,堅持制度管護、定期維護、專人看護,切實鞏固和提升工作成效,保持農村人居環境長久干凈整潔有序。
垃圾治理取得實效。健全生活垃圾分類和垃圾處理閉環體系,開通33 條“公交化”收運專線,設置1265 個生活垃圾轉運點、9 個有機垃圾資源化處理站、9 個垃圾分類收集分揀站、1 座區大件分揀中心和98 個低附加值兌換點,全面實行“農戶初分+保潔員上門收集”模式,全區涉農村(社區)、自然村生活垃圾直收直運實現全覆蓋。農村公共服務運行維護覆蓋率、生活垃圾密閉收運率、無害化處理率均達100%。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已開工建設。
污水治理加速推進。緊扣農村污水處理設施自然村實現全覆蓋目標,突出因地制宜、梯次推進。在2019年規劃布點村生活污水治理實現全覆蓋的基礎上,2020年全面實施非規劃布點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截至目前,一期143 個EPC 項目全部完成;二期PPP 項目682 個已開工建設,2020年底覆蓋率達70%,2021年實現全覆蓋。同時加強戶廁改造與污水收集無縫銜接,全力補齊農村污水處理設施短板。

南京六合金牛湖街道茉莉花村
戶廁改造得到加強。2019年農村戶廁無害化改造全面完成,戶廁無害化普及率達99.9%;累計完成新改建農村公廁176 座,8 座正在抓緊收尾。切實加強農村廁所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努力實現全覆蓋,農村戶廁無害化改造已實現一戶一檔信息化管理,無害化衛生戶廁改造順利通過省愛衛辦驗收銷號現場核查。
村容村貌顯著改善。對照“四清一治一改”要求,持續推進村莊清潔行動,村容村貌進一步提升。截至目前,累計發動35.9 萬人次,清理河塘溝渠1200萬方,清理各類垃圾9.61 萬噸,拆違、治亂、整破2.4 萬處;自然村與農戶簽訂“門前三包”承諾書實現全覆蓋;建成省市級美麗鄉村237 個,正在建設市級美麗鄉村107 個;整村推進示范村創建正在有序推進;創建省級特色田園鄉村2 個;在建市級田園綜合體1 個;創成美麗庭院6301 戶;完成農村道路提檔升級350 多公里,建成鄉村林蔭道485 公里,獲江蘇省“四好農村路”示范區稱號;完成耕地質量提升面積22 萬畝;建成國家森林鄉村3 個,新增成片造林4萬多畝,16.1 公里長江岸線專項整治任務全部完成。
清潔生產得到提升。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強化農業清潔生產,印發《六合區推進農業生產全域綠色化實施方案》,開展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利用,全區畜禽規模養殖場污染治理率100%;大力實施秸稈能源化、肥料化等多種形式利用,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95%以上;開展地膜減量茬口優化模式示范推廣,健全廢舊農膜回收站10 個,廢舊農膜回收率91.5%;持續開展農藥、化肥“兩減”行動,農藥、化肥使用量較2015年均下降15%以上。
長效管護全面落實。按照“五有”要求,進一步健全完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長效管護機制,全區93 個涉農村(社區)都實行長效管護,42 個村(社區)開展第三方市場化服務,51 個村(社區)開展自行管護,日保潔2 ~4 次,落實管護經費9882.34萬元。
六合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措施有力,成效顯著,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需進一步提升。如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任務重,村容村貌提升壓力大。截至目前,建成省市區級美麗鄉村示范村(宜居村)237個,建成村占規劃布點村比例僅有28.6%,與市定目標差距較大。農村長效管護運維難度高。村民傳統習慣較為保守,長效管護運維工作難以到位等。今后將從三方面著手建立農村人居環境長效管護運維機制。
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短板抓攻堅。對標找差,補齊短板。對照區級考評反饋的問題清單,對標找差,督促街鎮采取有針對性的整改措施,限期逐項整改,確保問題清單全銷號。全面排查,鞏固提升。結合考評反饋,督促街鎮開展工作“再回頭”,舉一反三全面排查,發現問題,找準癥結所在,迅速整改,確保類似問題全整改、不反彈。重點突破,整體推進。牢牢抓住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抓緊抓實抓細,在收官階段集中力量打好殲滅戰,務求取得實效。
堅持目標導向,聚焦重點抓落實。“全閉環”抓好垃圾分類。大力整治農戶垃圾分類亂投放、柴草亂堆亂放、農業廢棄物以及家前屋后環境,著力完善自然村保潔機制和規范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引導村民做好垃圾精準分類、投放。“全速度”抓好污水治理。加快推進一期143 個EPC 項目驗收運營。全速推進二期682 個PPP 項目建設,力爭早建成、早運營、早受益,確保年底完成自然村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達70%任務。“全覆蓋”抓好廁所革命。結合戶廁無害化改造“再回頭”,加大糞污資源化利用,加強戶廁改造與生活污水處理的有效銜接,協調推進農村公廁和旅游公廁建設,“全覆蓋”抓好廁所革命,真正把這項事關農民生活品質的民生工程辦好辦實。“全方位”抓好村莊清潔。持續加大“四清一治一改”工作力度,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宜居村、整村推進示范村、美麗庭院創建,鞏固農村環境凈化、綠化、美化成果。
堅持系統導向,聚焦長效抓管護。壓緊壓實整治工作責任。按照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要求,對照區級部門分工、街鎮工作職責,堅持“區負總責、部門抓協調、街鎮抓推進、村(社區)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強化問責問效,進一步壓緊壓實“一辦五組”、9 個街鎮、93 個村(社區)工作責任,確保責任落實、監管到位、質效提升。用好用活考評“指揮棒”,通過考評推動工作常態常效。抓實抓細長效管護。借鑒推行現代鄉村治理模式,進一步落實好長效管護模式,拓展市場化第三方服務覆蓋面。發揮好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開展村民自治,引導廣大黨員群眾、鄉賢、能人積極主動參與,實行街鎮、村(社區)、第三方、農戶、鄉賢、能人六方聯動,形成“人人參與、家家行動、戶戶受益”的濃厚氛圍,推動長效管護規范化、制度化、全域化、長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