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宏恩
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做好企業各項工作的堅實基礎,是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根本要求和核心所在。作為國有煤炭企業,時刻銘記“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重大使命,是把“堡壘作用”落實到經營管理各項工作中的根本動力,是推動礦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十一礦始終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斷提升政治擔當,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領導干部的所有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作為國有煤炭企業,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必須提高黨員干部的政治站位,觀大勢、謀大事。十一礦黨委堅決提高政治站位,持續開展主題教育、形勢教育,提升黨員干部思想認識,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一是開展主題教育,更加堅定理想信念。2019年以來,十一礦黨委以“提升政治站位,服務發展大局”為主題,豐富教育載體,創新教育內容,努力打造一支“四講四有”的優秀干部隊伍。邀請理論專家以“提升政治站位,實現人生價值”為主題,對全礦300多名副科級以上干部進行理論培訓;在全礦黨員干部中開展以講大局、講團結、講奉獻、講協調、講感恩為主題的“五講”教育實踐活動,增強了黨員干部的大局意識、團結意識、溝通意識,培育了擔當精神。
二是開展形勢教育,明確高質量發展戰略方向。中國平煤神馬集團第二次黨代會謀劃了以黨的建設高質量推動轉型發展高質量、加快建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能源化工集團的戰略布局,為十一礦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在年初工作會上,十一礦黨委確立了“1231”的工作思路,提出了更加突出質量效益這個中心,轉好產品結構調整、改革創新驅動、智慧礦山建設“三個輪子”,全體干部職工堅決保持戰略定力,堅持底線思維、系統思維,集中精力干事創業,加快實現建成“省內一流、行業知名的安全高效、綠色智能現代化礦井”的宏偉藍圖。
三是提升思想認識,以管理創新助推高質量發展。在受疫情影響的嚴峻經濟形勢下,十一礦黨委引導黨員干部強化憂患意識,提高思想認識,牢固樹立過苦日子、過緊日子思想,對標朝川礦、張村礦先進經驗,刀刃向內,苦練內功,嚴格落實煤質管理規定,全力推進智能化采煤工作面、掘進工作面建設,加快推進人力資源改革,加大提質增效、降本增效、管理增效、創新增效、改革增效力度,確保經濟運行穩中向好,發展質量穩步提升。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是政治領導、思想領導、組織領導的有機統一。國有企業黨組織發揮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歸結到一點,就是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十一礦黨委始終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推動深化改革、提高管理水平,加強國有資產監管,堅定不移把礦井做強做優做大。
一是把方向,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十一礦黨委堅決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將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在加快結構調整、推進改革發展、提高質量效益等方面,確保方向正確。同時,堅持推動黨建與安全生產經營深度融合、同頻共振,保證黨的方針政策和重大決策部署得到貫徹執行,保證生產經營不偏離。
二是管大局,樹立高質量發展的大局觀。十一礦黨委要求全礦干部職工在“實現礦井高質量發展”的大局下行動,認真學習、堅決落實好礦黨政的決策部署,按照年初制定的“1231”工作思路和一系列重要舉措,精心謀劃好本單位、本戰線的發展目標和具體措施。廣泛聽取職工群眾的意見建議,推進民主決策、隊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對事關改革發展重大事項和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須經職代會審議。
三是保落實,發揮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十一礦黨委不斷加強干部隊伍自身建設,持續推進“干部作風整頓年”活動走深走實。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加大“雙一流”院校優秀畢業生的引進力度,用好現有優秀人才,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同時,發揮好工會和共青團等群團組織作用,堅定信心迎挑戰,凝心聚力促發展。

十一礦上馬集團第一個大采高工作面
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必須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目標。十一礦黨委牢牢把握“六個堅持”,以黨的建設高質量推動礦井發展高質量,樹牢以質量效益為中心的鮮明導向,礦井呈現出朝氣蓬勃的發展活力,高質量發展特征明顯。
一是質量效益實現新提升。牢牢把握產品結構調整這條主線,樹立“己組煤就是競爭力、發展力”的理念,實施精煤戰略,提高己組煤的“質”和“量”,確保己組煤產量占比保持在80%以上。強化煤質管理,建立“三把關一追究”工作機制,打通提升質量效益的“最后一公里”。2019年,十一礦創出單產、月產、日裝車、月裝車、銷售煤量、營業收入、利潤、煤質等多項建礦以來的新紀錄,實現銷售收入21億元,利潤3億元。2020年上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全礦克服各種挑戰,保持了質量效益持續提升,銷售收入11.36億元,利潤1.68億元,取得了疫情防控與生產經營“雙勝利”。
二是改革創新邁出新步伐。堅持在思想引領上做“乘法”,強化思想教育,著力做到思想再解放、觀念再更新,激發干部職工創新活力,以大擔當推動礦井大建設。堅持在生產布局上做“減法”,壓縮采掘頭面,提高單產單進水平,實現了合理集中生產;按照組織大走向、大采長、大儲量工作面的思路,不斷優化設計,積極布局3000米左右的工作面,減少了采面搬家次數,提升了效率效益。堅持在裝備升級上做“加法”,以裝備升級推動礦井轉型升級,堅持“大功率、高阻力、重型化”,全面提升了生產效率。
三是職工共享迎來新開端。堅持以全體職工為依靠,踐行“企業發展、職工共享”理念,把職工作為第一牽掛,關注和改善民生。職工停車場建設、辦公樓電梯更換、井下局部制冷、己二下延猴車、職工食堂水廠開通電子支付渠道、組織勞模和先進進行榮譽療休養等一系列舉措,使職工的榮譽感、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