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6日,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在天津市濱海新區成功舉辦。
在這場國內最具影響力的汽車國際論壇中,“車電分離”一詞高頻露出,被各界政企人士多次提及,儼然成為“論壇新寵”。下面,我們將為您帶來泰達論壇中關于車電分離模式以及換電技術的部分觀點和內容。
中汽中心吳志新:車電分離將解決新能源汽車痛點
9月4日,在論壇“智庫觀點”中,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志新發表了主題為“車電分離模式發展前景及產業協同建議”的演講。
在吳志新看來,新能源汽車的痛點依然在價格高、里程短、充電慢、安全性難以保證和保值率低5個方面。
他認為,實行車電分離將解決目前新能源車存在的問題。“首先,車電分離模式意味著用戶不用為昂貴的電池買單,極大降低了購車成本,同時電池運營商也能分擔整車企業的資金壓力。其次,電池可以集中充電、維護、管理,在更好保證安全的基礎上,電池壽命也得到了延長。最后,不帶電池的汽車,保值率可能比傳統車還要高。”
在9月5日的開幕大會上,多位來自政府部門的嘉賓也從國家和行業角度表達了對車電分離模式以及換電的期待。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產業發展司
副司長(一級巡視員)蔡榮華:
汽車產業要加快基礎升級,不斷優化市場供給,電池配置靈活、續駛里程兼顧、加快電池標準化,提高充換電,推廣電池租賃等車電分離的消費方式,降低消費者購車的成本。
財政部經濟建設司
一級巡視員宋秋玲:
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成本不斷下降,能量儲存不斷提升,為儲能為載體的智慧能源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隨著車電分離等模式的推廣應用,應該說新的機遇擺在我們面前。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
副司長陳克龍:
我們將堅持從產業升級和促進消費雙向發力,聯合相關部門與行業企業一道,推動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推動實施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行動計劃,推動車電分離商業模式的創新發展,持續推進提升公交、出租、物流、環衛等公共領域和一些特定場景的車輛電動化水平。
雖說政策是行業的風向標,
但我們總能看到一些先行者。
李斌,這個曾被稱為“2019年最慘”的男人,現在可以小小的揚眉吐氣一下了。8月20日,蔚來發布電池租賃服務BaaS,醞釀五年,也成為了國內首個面向私人用戶的電動車電池租賃業務。
在此次泰達論壇上,李斌也分享了近幾年蔚來取得的成績:截至8月31日,蔚來在全國307個城市的交付量達到53850輛,目前供應商還在以24小時三班倒的狀態來處理產能問題。今年二季度,ES6也榮登全球豪華電動SUV銷量排行榜第一。蔚來換電站累計提供服務超過80萬次,單個換電站日最高接單96次,明年年初將開始部署二代換電站。
“換電確實是蔚來在行業里面私人用車領域最先大規模推廣,蔚來做事情特別簡單,就是用戶有沒有需要,不能比汽油車差,我們一定是想各種方法在不同的場景里面提供靈活的服務方式,讓用戶因為使用方便喜歡上電動車,甚至比汽油車還方便”李斌在講話中反復提到用戶需求,“從用戶體驗出發,專注體系的解決不同場景的智能電動汽車的用戶的使用痛點,那我們就能夠去普及電動汽車,用戶只會為好的體驗買車”。
從今年兩會上“換電”被國家首次點名,短短數月時間,這股風潮便席卷行業,數十家企業開始布局換電領域,帶動千億級的汽車市場。在這個過程中,順應風向是沒有錯的,但更多的需要理性與思考。
在論壇召開期間,廣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古惠南接受了包括世界汽車融媒體在內的多家媒體的專訪。
針對車電分離模式,他表示:“我們現在的埃安S本身也有換電版,我們自己也有這個技術。但是我覺得完全物理分離的模式是不是就能解決電動車的推廣應用呢?這條路現在還在探索,是不是肯定就是未來的方向?我覺得接下來還需要在行業內有一個探索的過程,還不能完全下結論說這種做法肯定好或者不好。但是作為新生事物,作為嘗試,我覺得也不妨會做,雖然實事求是地講成本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