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即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心臟病,此病的發生主要由于人體冠狀動脈血管出現動脈粥樣硬化病變造成患者血管腔阻塞以及狹窄等,從而導致心肌缺氧、缺血甚至壞死所造成的心臟病。冠心病所涵蓋的范圍較寬,其中包括有炎癥、栓塞等原因造成的管腔閉塞或狹窄。
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包括有可改變和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其中可改變的危險因素有:血脂異常、高血糖、肥胖、高脂肪、高膽固醇;其中不良生活習慣也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包括:不健康飲食、抽煙、酗酒、運動量少等。另外,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有:家族病史、年齡以及性別等,并且在感染巨細胞病毒、肺炎衣原體以及幽門螺桿菌等均會導致冠心病發生。
藥物治療作為臨床中治療冠心病的常用方式,但由于粥樣斑塊的形成使得患者血管在狹窄時難以逆轉,而藥物通常不能使冠狀動脈做到再血管化,為此,人們開始找尋再次為冠狀動脈輸送血液的方式。
冠脈搭橋手術作為一種將患者本身血管移植到主動脈根部以及缺血心肌之間,其在繞過狹窄以及堵塞的位置后建立出一條通路,達到血運重建的作用。而比較冠脈介入治療,其適應證范圍極為廣泛,能有效緩解患者各種癥狀,但是缺點則是需進行開胸手術,對患者的創傷較大,同時并發癥也相對較多。
冠脈支架治療是將不銹鋼或合金材料刻制成管狀,但其管壁呈現出網狀并帶有間隙的支架,在將其置入冠狀動脈內狹窄階段支撐血管壁后,能有效維持患者體內血流暢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放置支架畢竟作為一種急救治療手段,而不是一種有效的治愈方式。臨床中對于已經獲救的心梗病人,其最重要的則是防止復發的出現。部分患者在支架或搭橋后,可能會再次發生堵塞,因此在目前,支架以及搭橋手術原則是,做2 次支架介入手術,若是堵塞出現則可以考慮進行搭橋手術,對于搭橋手術其第1 次實施較為容易,但若第2 次或3 次進行搭橋手術后再度發生堵塞情況,則只能考慮藥物治療或心臟移植手術治療。
不管是在經過手術或是藥物治療后,都應該及時且定期觀察自身的心電圖狀況,并做好對檢查數據的詳細記錄,特別對于部分突然病發患者的心電圖記錄更有利于醫生對患者病情的診斷,有效幫助醫師掌握疾病的實際情況,從而對癥下藥。常備家用心電圖機,在家做10 s 的常規心電圖和連續90 h 的動態心電圖,密切觀察心電圖改變情況,并在檢查時與醫院的12 導聯心電圖機結果進行對比,能有效協助患者發現自身異常,并及時處理。
冠心病患者在平時要多注意自身的飲食習慣,在做菜時要用植物油,少放鹽,糖也少吃。多吃清淡食物,少吃動物性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如肥肉、豬油、動物內臟等,以及具有刺激性的食物。可以多吃素菜、水果和豆制品等。補充蛋白質可多吃瘦肉和魚肉。
冠心病患者在進補問題上,應根據自身體質強弱來進行。若體質虛弱并且大病初愈的冠心病患者則可使用如黃芪、附子、桂枝、黨參、何首烏、枸杞子、天麻、人參等中藥,使用羊肉、銀耳、核桃、山藥等食物來進補。
平時注意適當的鍛煉,多參加戶外運動,能有效提高自身免疫力,抵擋患病的能力,同時減輕自身體重,助于防止血壓升高的情況發生,降低血脂;并且患有高血壓的病人也可多到戶外運動,例如散步、打太極拳等。
吸煙是導致心肌梗塞以及中風的重要危險因素,因此戒煙是絕不可少的。同時,少量飲酒,包括啤酒、黃酒、葡萄酒等低度酒均達到可促進血脈流通,氣血調和功效。但烈性酒則在禁忌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