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醫藥集團職工大學(100076)王寧
我國目前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腫瘤等慢性病日益增加,慢性病的發生,是其相關危險因素長期作用的結果。為了減少慢性病的患病率,運用中醫養生、攝生的方法,使其融入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發揮潛移默化的作用,將有助于慢性病的防治,力求真正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瘥后防復”。而中醫養生中,功法養生作為具有鮮明特色的中醫養生方法,在對慢性病的防治過程中有其明顯的優勢和防治效果,可作為全民保健及慢性病患者防治的有效方法之一。養生功法是指以意識為主導,通過形體的導引運動,配合呼吸吐納,來暢通經絡氣血、調節臟腑功能,而達到強身健體、延年益壽、促進身心康復的方法[1]。我國從商代(公元前16~前11世紀)已應用養生功法進行防病治病,歷史悠久,在發展演變過程中形成各種式樣的功法,如戲(華佗五禽戲,《三國志·魏書》)、錦(八段錦,《新出保身圖說:八段錦圖》)、經(易筋經,《易筋經十二圖》)等。
傳統養生功法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和易筋經等。太極拳是綜合了歷代各家拳法、結合了古代的導引術和吐納術、吸取了古典哲學和傳統的中醫理論而形成的一種內外兼練、柔和、緩慢、輕靈的拳術,為一種低強度運動。八段錦是一套針對一定臟腑、病癥而設計的形體活動與呼吸運動相結合的健身法,在強度上屬于有氧運動。五禽戲由5種動作組成,分別是虎戲、鹿戲、熊戲、猿戲和鳥戲,每種動作都是模仿了相應的動物動作,是一種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易筋經也是我國古代的一種健身方法,功法特點之一是動作舒展,通過“拔骨”運動達到“伸筋”的目的。
中國傳統的養生功法是對人體生命的鍛煉和調控,其理論和方法必須建立在對人體生命認識的基礎上。從人體生命的構成而言,人是由形、氣、神三個要素構成的,并且這三個要素是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的一個整體。《淮南子·原道訓》中指出:“形者所也;氣者,生之元也;神者,生之制也。”基于中醫學生命觀,養生功法是采取各種手段和方法對人體形、氣、神進行鍛煉和調控,并使之三位一體,從而達到生命的優化狀態[1]。
1.1 養生功法對形的調控和鍛煉 中國傳統養生功法種類繁多,但無論是動功、靜功、站樁、臥功還是坐功,都是通過調控和鍛煉身形,一方面能通暢經絡氣血、調節臟腑功能;另一方面,自己的生命活動與意識結合在一起,神不外馳,是生命養護的基礎。因此,調整身形的過程本身也是使自己的身形和動作與意識活動相結合的過程,也是使形、氣、神三者合一的過程。
1.2 養生功法對氣的調控和鍛煉 氣是人體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依附于形而存在。養生功法的鍛煉必然涉及到對氣的導引和調控,主要有三種形式:①以形引氣。即通過形體動作來引動人體內的氣的流動;②以意引氣。即運用意念主動直接地導引氣機,使其發生變化;③以音引氣。即通過發音引動體內氣機的變化。首先,音聲對人體氣機的影響有聲腔共振的作用,此外,不同的發音可以引起人體氣機升降出入的不同變化,而且特定的音聲對臟腑氣機變化有較直接的影響。
1.3 養生功法對神的調控和鍛煉 人的意識思維活動在人體生命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意識是練功的第一要旨。從整個練功過程來看,功法鍛煉究其實質是在意識活動的積極主導下對人體生命進行鍛煉和調控。
1.4 養生功法使形、氣、神三位一體 養生功法對人體形、氣、神的調控和鍛煉不是單一的,而是相輔相成的。并通過各種方法促使形、氣、神合為一體,促進生命組織的平衡和優化。
2.1 養生功法能改善心血管系統機能 劉俊榮等[2]通過觀察“八段錦”對不同血脂情況人群的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的影響,發現八段錦能夠降低LDL水平并升高HDL水平,說明八段錦可以有效防治高脂血癥,預防冠心病的發生。陳群等[3]對高血壓患者進行八段錦和散步鍛煉均能提高肱動脈血流介導的血管內皮功能檢測值,并且八段錦鍛煉組比散步鍛煉組的血管內皮功能檢測值有一定提高,對高血壓病具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陳輝等[4]所做研究顯示,堅持八段錦鍛煉24周以后,八段錦組血清hs-CRP明顯低于對照組,表明八段錦鍛煉有抑制細胞因子CRP分泌、降低hs-CRP水平的作用,有益于控制血壓。曾永紅等[5]研究表明,太極拳組2年后慢性病發病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太極拳組6年后的血壓、臀圍、腰圍顯著低于對照組,因此長期進行太極拳運動可以改善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危險因素,降低慢性病的發病率。
2.2 養生功法能改善呼吸系統機能 徐毓華[6]的觀察發現,太極拳訓練能明顯改善肺功能,有效地減少疾病的急性發作次數,改善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質量。馮毅翀等[7]觀察八段錦練習12、24周后發現血氣分析、肺功能指標和6min步行距離測量等指標均有顯著改善,并隨著鍛煉時間的延長,改善效果也越明顯。朱毅等[8]觀察發現,針對穩定期COPD患者的早期干預,新編五禽戲組和步行組在肺功能和呼吸困難方面,兩組均有顯著改善,但新編五禽戲組的效果更顯著。有研究[9]發現傳統“六字訣”呼吸操可以改善COPD穩定期病人的肺功能,并減輕其呼吸困難的癥狀,“六字訣”訓練組的呼吸困難癥狀級別明顯低于對照組。
2.3 養生功法能改善血糖 盧永屹等[10]觀察易筋經結合飲食調攝干預糖調節受損的臨床療效,干預后干預組空腹血糖、糖負荷后2h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較干預前明顯降低,且干預組低于對照組。李興海[11]研究發現八段錦鍛煉有助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指標以及內皮依賴性血管舒張功能的改善,有效促進糖尿病患者的康復。張彤等[12]觀察中醫養生功法少林內功和步行均能有效阻止糖尿病前期轉化為糖尿病,在效果上少林內功組優于步行組。
2.4 養生功法能促進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 沈鶴軍等[13]研究發現,太極拳/太極劍能有效控制憤怒和激動情緒,有效改善心理健康狀況;易筋經具有愉悅身心的功效;五禽戲能夠明顯提高集中注意水平、改善智力;八段錦鍛煉能有效調控情緒的平靜性。各鍛煉組和極少鍛煉組CD3+T%、CD4+T%、自然殺傷細胞的總體平均百分比水平具有明顯差異,表明養生功法鍛煉對人體免疫系統有良好的調節作用。方春平等[14]探討八段錦對糖耐量低減(IGT)患者心理健康的影響,證實健康教育、運動均能改善IGT的SCL-90因子分,并對焦慮、人際關系敏感的改善作用均比較明顯。同時,健康教育配合步行、八段錦等運動干預后,與單純健康教育比較,軀體化、抑郁、偏執、精神病性的因子分降低更為明顯,表明不同方式干預對IGT的SCL-90因子分改善作用存在差異,健康教育配合運動干預對IGT的心理健康更有促進作用,且以八段錦的作用為優。最新研究也表明,八段錦可改善冠心病合并抑郁狀態患者的精神狀態。
2.5 養生功法能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生存質量 林小麗等[15]對冠狀動脈搭橋術后患者進行評價,認為八段錦運動能夠促進冠心病搭橋術后患者康復。蔡蔚[16]探討坐式八段錦對社區腦卒中后遺癥病人生存質量的影響,3個月后試驗組生存質量主觀感覺、健康狀況主觀感覺、生理領域、心理領域、環境領域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
2.6 養生功法的其他作用 有學者觀察發現太極拳運動有利于提高骨密度和骨礦物質含量增加, 能有效調節骨鈣、血鈣的平衡,對慢性骨關節類疾病起到積極防治作用。潘華山等[17]觀察發現八段錦運動組和對照組均對老年慢性腎炎患者的腎功能異常和血液流變學情況有明顯的改善作用,但八段錦運動組在降低血漿黏度、降低全血黏度、降低紅細胞壓積、降低血沉、降低血肌酐含量以及提高肌酐清除率等方面的效果更加顯著。盤雪嬌等[18]觀察發現八段錦養生功法有利于肝腎虧虛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疼痛和提高肢體活動度,減少患者不適感,有效提高其生活質量。
很多慢性病前期是可逆的,通過中醫養生功法的鍛煉,能使其發展方向逆轉,恢復至正常狀態,防病于未然,治病于潛伏期,這也是中醫“治未病”的理念。
養生功法鍛煉不需要借助儀器,不受場地、氣候等外在因素的影響,運動強度適中,簡單易學,便于堅持,在日常生活中個人或社區集體都可以練習,成本低,具有“簡、便、效、廉、驗”的特點,適合慢性病患者,尤其適合老年慢性病患者。積極普及推廣養生功法鍛煉,也符合我國目前提倡以家庭和家庭為基礎自我康復的發展趨勢。
綜上所述,養生功法作為傳統中醫養生方法之一,對慢性病有其明顯的防治效果和優勢,可作為慢性病防治的有效方法之一進行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