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婦幼保健院(450000)武曉雯
幼兒期的發育好壞直接影響小兒一生健康,是整個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全面發展階段,若早期進行保健干預,能夠有效促進嬰幼兒的早期發育,對身體狀況和智力發育有著明顯作用,營造一個良好、健康的生長環境中,降低各類疾病的發生。而為了探索有效的保健方案,本次在面對嬰幼兒時,運用了不同保健方案,如下文報道。
1.1 資料 在面對100例嬰幼兒時,還需采用奇偶數法分組,兩組中各50例,人員均在2017年6月22日~2018年6月22日期間收集。觀察組平均月齡(10.68±1.84)個月,平均體重(4.86±1.84)kg;性別:男性27例,女性23例。對照組平均月齡(10.59±1.51)個月,平均體重(4.57±1.26)kg;性別:男性26例,女性24例。兩組資料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 >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保健干預,加強疾病預防,確保嬰幼兒每日的皮膚清爽、清潔、衛生,做好母乳喂養指導。觀察組采用正確的兒童保健方案,主要內容:①營養指導:對于月齡≤6個月的嬰幼兒,需保證乳汁質量,母親飲食盡可能增加健腦食品,保持配方奶粉或純母乳喂養;對于月齡>6個月的嬰幼兒,需適當進食全谷類麥芽、維生素E、維生素B、多糖等食物,嬰幼兒最佳的營養來源為乳類制品,在斷奶后,需保證嬰幼兒的鈣、蛋白質需求,添加適當的輔食,增強小兒免疫力,隨著小兒年齡的增長,食物量需隨之增加,但需注意小兒偏食問題以及肥胖問題,避免因多食而導致消化不良或偏食導致營養不良,可適當根據小兒愛好、口味,適當更換飲食品種;②早期教育:0~3歲是幼兒大腦開發的關鍵時期,也是大腦發育的最快時期,對此還需加強此階段的習慣培養、語言認知、行為動作、感知等刺激訓練,為小兒的全面發展打下良好基礎,促進幼兒的心理發展和智力發育;③疾病防治:為了減少因耽誤治療帶來的傷害,還需早期進行疾病篩查,由于嬰幼兒抵抗力較弱,因此需特別注意冷暖適宜,調節室內溫度,注意保暖,且由于嬰幼兒機能較弱,可引起因多種因素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對此還需注意保持皮膚清潔,做好日常清潔衛生工作,由兒科醫生指導佝僂病、貧血等常見性營養性疾病預防,在嬰幼兒長出乳牙后,注意小兒口腔衛生護理和保健,預防各類疾病發生,且在指定地方按規定接受各類疫苗接種;④除了加強小兒的保健知識宣教外,還需告知家屬營養支持和定期預防接種的重要性,在小兒睡前可進行一些娛樂輕松的活動,保證小兒睡眠質量,且在日間時,多進行一些親子活動訓練,比如畫畫、玩智力玩具、躲貓貓等活動,刺激小兒動作、感官、語言等能力[1]。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黃疸、貧血、高熱、腹瀉率以及心理運動發育[2]、智力發育指數。
1.4 統計學處理 運用SPSS22.0軟件處理本次統計值差,當P <0.05,代表存在差異性。
觀察組疾病發生率黃疸(2.00%)、貧血(0.0 0%)、高熱(0.0 0%)、腹瀉(2.0 0%)均低于對照組的黃疸(1 8.0 0%)、貧血(1 0.0 0%)、高熱(2 0.0 0%)、腹瀉(1 4.0 0%)(P <0.0 5)。觀察組心理運動發育指數(1 1 4.8 6±9.8 5)、智力發育指數(1 2 1.8 5±1 3.6 9)均高于對照組(102.31±6.41)、(105.74±10.23)(P<0.05)。
正確化的保健指導主要通過早期教育、疾病預防、營養指導、家屬宣教等內容,能夠有效為小兒茁壯成長開啟一路綠燈,在小兒行為發展、智力發展、心理改善上均有著明顯促進作用,為小兒身體發育方面提供了保障,避免家長盲目學習營養知識。分析本次結果,觀察組疾病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心理運動發育、智力發育指數高于對照組(P<0.05),由此說明,正確的保健干預能夠有效糾正家屬錯誤育兒知識,促進小兒動作功能、感官功能、思維能力的發育,增強骨骼發育能力,維持機體營養攝入均衡,有效預防疾病的發生,增強自身抵抗力和免疫力。
總之,正確的兒童保健方案屬于一項任重道遠的大工程,用于嬰幼兒人群中,能夠為其提供一個健康生長的空間,有利于小兒智力的發展和身心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