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頂山市中醫醫院(467000)張會芳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指屈氏韌帶上方胃、食管、胰管、十二指腸、膽管病變導致急性出血。臨床常注射腎上腺素治療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可促使出血血管收縮,有效制止出血,但部分患者仍存在不同程度出血。胃鏡下鈦夾止血是一種物理止血方法,通過機械力阻斷血流,產生止血效果。本研究以我院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予以胃鏡下鈦夾聯合腎上腺素治療,觀察對患者止血有效率及住院時間的影響,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選取2017年8月~2019年2月我院94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治療方法分組,各47例。聯合組男28例,女19例;年齡23~65歲,平均(44.12±8.65)歲;Forrest分級:Ⅰa級3例,Ⅰb級17例,Ⅱa級14例,Ⅱb級13例。腎上腺素組男26例,女21例;年齡22~67歲,平均(44.58±8.82)歲;Forrest分級:Ⅰa級3例,Ⅰb級19例,Ⅱa級13例,Ⅱb級12例。兩組基線資料(性別、Forrest分級、年齡)對比具有可比性(P>0.05)。所有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2.1 腎上腺素組 予以腎上腺素(遂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1021054)治療,胃鏡下在出血點周圍多點注射1:10000腎上腺素,每個注射點注射腎上腺素≤2 ml,總劑量<20ml。
1.2.2 聯合組 在腎上腺素組基礎上予以胃鏡下鈦夾治療,選擇OlymPus 260型電子胃鏡,胃鏡檢查時,用0.9%氯化鈉注射液沖洗出血局部,顯露出血點,插入鈦夾釋放器,距出血點3 cm左右推出鈦夾,在出血血管兩側收緊鈦夾,截斷血流,噴灑0.9%氯化鈉注射液,無出血后退出胃鏡。
1.3 療效判定標準 即時止血:胃鏡下出血血管停止出血;有效止血:止血后7d無黑便、嘔血,血紅蛋白無明顯下降;再出血:止血后7d有黑便、嘔血,血紅蛋白繼續下降。
1.4 觀察指標 ①對比兩組止血效果。②對比兩組嘔血消失時間、住院時間。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嘔血消失時間、住院時間)用(±s)表示,t 檢驗,計數資料(止血有效率、再出血率)用n(%)表示,χ2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止血效果 聯合組止血有效率93.62%較腎上腺素組78.72%高,再出血率4.26%較腎上腺素組19.15%低(P<0.05)。
2.2 嘔血消失時間、住院時間 聯合組嘔血消失時間(2.3 6±0.4 2)d 較腎上腺素組(4.2 1±0.5 6)d 短,住院時間(4.4 5±0.8 9)d 較腎上腺素組(7.9 3±1.2 3)d 短(t1=1 8.1 1 9,t2=15.714,P1=0.000,P2=0.000)。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出現嘔血、血便、黑便等癥狀,短時出血量>1000ml時,可造成周圍循環障礙,危及患者生命[1]。因此,需立即予以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止血處理。胃鏡下治療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可直接觀察出血點,有效處理出血血管。胃鏡下注射腎上腺素可作用于α-腎上腺素受體,促進血管收縮,血管纖維化,血管內出現血栓,產生止血作用。胃鏡下鈦夾結扎出血血管,可直接阻斷血流,減少出血點出血。王志英等[2]研究顯示,與注射止血相比,內鏡下鈦夾止血治療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療效更佳,可減少再出血。本研究結果顯示,聯合組止血有效率93.62%高于腎上腺素組78.72%,再出血率4.26%低于腎上腺素組19.15%(P<0.05),提示胃鏡下鈦夾聯合腎上腺素治療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可提高止血有效率。本研究還顯示,聯合組嘔血消失時間、住院時間短于腎上腺素組(P<0.05),說明胃鏡下鈦夾聯合腎上腺素治療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可縮短嘔血消失時間、住院時間。
綜上所述,胃鏡下鈦夾聯合腎上腺素治療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可提高止血有效率,縮短嘔血消失時間、住院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