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滎陽市中醫院(450100)武柯 武林林
1.1 一般資料 選取醫院2017年3月~2019年1月收治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108例,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54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試驗組采用手術室護理路徑。對照組男27例,女27例,年齡22~71歲,平均(47.39±5.38)歲,試驗組男28例,女26例,年齡23~69歲,平均(47.37±5.39)歲,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比較。納入需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患者,排除嚴重肝腎疾病、血液系統疾病的患者,患者知情同意,研究經醫院倫理會批準同意。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試驗組采用手術室護理路徑,成立手術室護理路徑小組,護士長為組長,選取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為組員,經過查閱資料和文獻,制定護理路徑方案,依照方案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①術前宣教,術前護理人員詳細為患者講解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的手術過程,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積極與患者溝通,疏導患者的負面情緒;②術中路徑護理,為患者調整合適的手術室溫濕度,協助患者取舒適體位,協助醫生完成手術,密切監視患者的生命體征和出血情況,對患者轉換體位后給予管道銜接情況,手術完成后檢查好患者身體連接的胃管、尿管、引流管,做好患者保暖,小心將患者送回病房。③路徑檢查,檢查整體護理是否按路徑護理方案實施,及時給予糾正,并填寫護理路徑表,給予患者術后護理,對患者可能出現的并發癥預防性護理,加強飲食、作息糾正。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術后疼痛評分(VAS)、手術時間及護理滿意度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運用統計學軟件SPSS22.0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以率(%)和(±s)表示,采用X2和t 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比兩組患者的V A S 和手術時間 試驗組VAS(3.81±0.75),住院時間(5.7 1±0.8 6)d,對照組V A S(5.84±0.77),住院時間(7.48±0.84)d,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發生情況試驗組護理滿意度為52(94.55%),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45(81.8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在外科手術中逐漸取代了傳統手術,可有效改善傳統開腹手術創口大,術后恢復較慢的缺點,但是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要求醫生技術更加精湛,就需要護理干預配合相應的治療,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1]。手術室護理路徑作為針對患者圍手術期護理模式,與循證護理理念結合,通過術前健康宣教,減少患者對手術的應激反應,增加治療依從性,術中針對性護理,協助醫師成功完成手術,減少患者可能出現的并發癥,術后幫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作息,加強飲食干預,促進患者的恢復,是一種針對性強、時效性強的護理模式[2][3]。研究結果表明,試驗組VAS(3.81±0.75),住院時間(5.71±0.86)d,對照組VAS(5.84±0.77),住院時間(7.48±0.84)d,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0.05);試驗組護理滿意度為52(94.55%),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45(81.8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通過手術室護理路徑干預,術后疼痛感更輕,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整體效果較好,所用的住院時間較少[4]。通過手術室護理路徑干預,為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患者整體滿意度更高[5]。
綜上所述,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進行手術室護理路徑,患者整體恢復更快,患者更為滿意,值得在臨床中廣泛研究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