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順女 通化師范學院國際教育學院
為保證能夠更全面的了解韓國民眾對吉林省旅游業的認知情況,主要采取問卷調查和采訪調查兩種形式相結合,通過網絡、電話或面對面進行補充溝通和交流。
受訪人在居住城市、年齡段、職業分布等方面盡量做到涉及面廣,發放問卷時有目的對受訪人進行了篩選,年齡段方面,考慮到20~29是新生代、也是今后加強吉林省與韓國交流合作的主力軍,是信息接收接觸面最廣最強的一代,所以受訪人數較多。
調查內容共分為三個部分,一是對吉林省旅游景點的認知度,二是對旅游觀光資源的喜好度,三是信息獲得途徑。受訪人共78人,其中在中國生活的受訪人為9人,其余人主要分布在韓國的首爾和京畿道,以及大邱、仁川、大田、蔚山、濟州島、慶尚南道、慶尚北道、全羅北道、忠清北道等地區。
受訪人78人中,有71人聽說過吉林省,占總數的91%;通過網絡聽說過吉林省的有25人;通過電視媒體了解的有22人;通過在韓的家人或朋友聽說了吉林省的有14人;因工作性質知道吉林省的有14人;經在中國的朋友了解到吉林省的有13人;到吉林省旅游過的有3人,還有一些是通過教師的介紹以及曾在中留學時聽說過等。其中,聽說過長春的有47人,吉林55人(選擇該題的人中也許會存在將吉林省和吉林市混淆的人),延邊69人,松原18人,通化17人,集安18人,四平15人。
對韓旅游是吉林省經濟產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年都有大量的國內外游客前往游覽。吉林省在人文、自然、文化、民族、飲食、歷史等方面都具有非常豐富的旅游資源,如長白山,原始森林繁密,動植物種類多樣,具有非常完備的山地植物生態系統,吉林省水域資源豐富,松花江、圖們江、鴨綠江、凈月潭、松花湖、白山湖、查干湖等都是旅游度假的理想地。獨特的地理位置給予吉林省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省會長春有偽滿洲國舊址、凈月潭森林公園、蘇聯紅軍烈士紀念塔、汽車城和長春電影制片廠等;吉林市特有的霧凇也是非常奇特的自然景觀,還有龍潭山;敦化有六鼎山、渤海古墓群;延吉有城子山山城;長白山有自然保護區、天池及瀑布、溫泉群及大峽谷、萬達滑雪場;通化有通化靖宇陵園、通化葡萄酒地下酒窖;集安市有高句麗史跡。尤其是集安高句麗王城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級文化遺產。同時,吉林省地貌形態大不相同,東部森林和火山資源各有特點,使吉林旅游資源更加與眾不同,更具特色,吉林省以“冰雪文化”“滿蒙、朝族文化”“抗戰紅色文化”等為旅游名片,然而,對韓宣傳效果如何,卻無從知曉,對此,針對這一問題進行了調查,本題將吉林省具有地方特色的景點列入其中,要求受訪人選擇,并設有‘其他’一項,可填寫以上項目中沒有出現的景點結果如表1所示。
對“聽說過吉林省有哪些景點”的回答中,長白山和圖們江所占比率最高,分別為91.02%和83.33%;延邊龍井一松亭和尹東柱墓次之,占33.33%;集安高句麗王城王陵排列第三,占23.07%;長春凈月潭國際森林公園19.23%,偽滿皇宮博物館占16.67%,長春世界雕塑公園占11.53%,排列第四。其他景點了解的人極少,例如延邊防川、通化葡萄酒地下酒窖、通化靖宇陵園的比率僅占個位數,大泉源酒業歷史文化景區和輝南三角龍灣等景點沒有聽說過。在其他一欄中沒有填寫任何景區,所有參與問卷人中,有3人對所有景點都沒有聽說過。
對“對吉林省哪些景點感興趣的”的回答中,占比率最高的仍是長白山和圖們江,各占80.77%和42.30%;延邊龍井一松亭、尹東柱墓次之,占33.77%;占百分之十以上的有長春世界雕塑公園,通化葡萄酒地下酒窖,長春凈月潭國際森林公園等。
從“聽說過”和“感興趣”兩組數據對比看,最吸引韓國人的仍是長白山。“感興趣的景點”的比率普遍要比“聽過說的景點”比率低,反差較大的是通化葡萄酒地下酒窖,雖然“聽說的”比率很低,但“感興趣”的人數相對要多,這說明葡萄酒窖作為今后對韓旅游景觀,發展潛力還是很大的。
受訪人對長白山、圖們江比較熟悉,其后是延邊龍井一松亭、尹東柱墓,集安高句麗王城、長春凈月潭國際森林公園、偽滿皇宮博物館,而對其他景點所知的人甚少。長白山、圖們江、延邊龍井等景點都在延邊或延邊地區,是中國朝鮮民族聚居的城市,與韓國語言相通、風俗習慣相似。其中,長白山對韓國民眾而言,韓民族對其獨特的情感,不僅景色優美、壯觀,還有一些古老的傳說和怪物傳說等,都給其帶來了很大魅力,甚至韓國的“愛國歌”里也提到了長白山;而圖們江是因為與北朝鮮一江相隔,作為南北分裂的主角,從圖們江看到北朝鮮也是一種特殊的情懷,韓國很多歌曲中也記錄了圖們江;一松亭、尹東柱、高句麗王城和偽滿皇宮博物館是韓國人比較關注的歷史,到有一定歷史底蘊的觀光地,對韓國民眾也是一種特殊的體驗。因此,韓國民眾都吉林省景點的喜好點大多可以歸結于文化的相似性。
而對于吉林省特色的、具有吉林省底蘊的景點卻了解甚少,如長春世界雕塑公園、吉林省延邊防川、通化葡萄酒地下酒窖、六鼎山文化旅游區、大泉源酒業歷史文化景區等等。想去的景點中,人數較高的仍是長白山、圖們江、延邊龍井、集安高句麗王城,另外有通化葡萄酒地下酒窖、長春世界雕塑公園、長春凈月潭國際森林公園,由此,應該大力宣傳吉林省具有特色的一些產業和文化景點,吸引更多的韓國游客。

表1 對吉林省景點了解情況表

表2 旅游觀光資源喜好情況表
吉林省旅游觀光資源可分為自然景觀資源、傳統飲食資源、人文景觀資源、都市和田園風光資源、生態旅游資源、民俗風情資源、工藝品資源。為進一步了解韓國民眾對觀光旅游資源的喜好類型,設置了“比較關注哪種類型的觀光旅游資源”,結果如表2所示。
調查結果顯示,喜好自然景觀資源和傳統飲食資源各占64.10%和50%,人文景觀資源占25%;對其他旅游資源的關注度相對較低。
韓國民眾對自然景觀資源感興趣的比率最高,在日常業余生活中對自然資源的偏愛是因為韓國生活壓力大,經濟水平高,崇尚慢生活釋放壓力,在節假日會邀親朋友好友相約走進自然、感受自然、享受大自然的寧靜,在日常業余生活中對自然資源的偏愛,韓國民眾喜好登山,自然景象最為成熟的季節會與親朋友好友相約走進自然、感受自然。
其次是傳統飲食,在采訪中,很多韓國民眾對中國各種小吃、名菜都有所耳聞,對中國的飲食文化持肯定態度,很希望品嘗當地傳統飲食。但是,韓國民眾對吉林省的傳統飲食并不了解,提及到最多的是烤串、麻婆豆腐、火鍋等。
吉林省的人文景觀資源、文化資源、都市和田園風光資源、生態旅游資源、民俗風情資源、工藝品資源都比率較低,其原因是對吉林省的人文景觀、文化、生態旅游和工藝品都不了解,不清楚其特殊性或觀賞性,沒有認識到其體驗價值。民俗風情主要提及到了延邊地區的朝鮮族,由于大多數韓國人在韓接觸到了很多朝鮮族,對其民俗風情多少有一定的了解,只有小部分人希望親身體驗吉林省朝鮮族聚居地的民俗文化。由此可得知,吉林省的豐富的人文景觀資源、文化資源、都市和田園風光資源、生態旅游資源、民俗風情資源、工藝品資源并沒有做好宣傳工作,使得韓國人沒有形成正確的評價,認知面狹窄。
韓國民眾獲得國外信息的途徑多樣,如網絡、新聞等媒體、熟人家人的介紹、書籍、雜志或報刊等。有關韓國民眾獲得國外信息途徑的調查結果如表3所示。
韓國民眾了解吉林省最常用的途徑是網絡和新聞媒體等現代傳播途徑,各占92.3%和43.6%。
網絡如今已是不可或缺的獲得信息渠道,無論男女老少大多數人都會通過網絡獲取信息。而新聞媒體作為生活的一部分,其可信度很高,新聞媒體的宣傳作用不可忽視。從熟人家人中得到吉林省的信息比率占幾近30%,說明近年來韓國民眾來過吉林省的人在逐漸增多,親身感受在逐漸加強。
除了與朝鮮半島有歷史地理關聯的旅游資源,吉林省還有很多近年來推出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資源,例如長春凈月潭國際森林公園、偽滿皇宮博物館、長春世界雕塑公園、吉林省延邊防川、通化葡萄酒地下酒窖、六鼎山文化旅游區、大泉源酒業歷史文化景區等。但是,這些近年來推出的旅游景觀在韓國的認知度卻很低,即使是排名第四的長春凈月潭國際森林公園(19.23%)、偽滿皇宮博物館(16.67%)和長春世界雕塑公園(11.53%),比率也都低于20%以下,其他景觀認知率都在10%以下,六鼎山文化旅游區和大泉源酒業歷史文化景區的認知度是0。吉林省對近年來推出的旅游景觀宣傳力度不夠,使得韓國民眾對其認知率低。

表3 韓國人獲得國外信息的途徑
吉林省在人文、自然、文化、民族、飲食、歷史等方面都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然而韓國受訪人對吉林省旅游資源了解較多和感興趣的,主要還是與朝鮮半島相近或有一定民族情節的旅游景觀。長白山對韓國民眾而言,景色優美壯觀,是民族的發祥地,是極其神圣的“圣山”,包括韓國《愛國歌》在內的很多歌曲都提到了長白山。圖們江是吉林省與朝鮮半島的界河,在教科書或社會宣傳中會了解到圖們江的概況和歷史,韓國很多歌曲中也記錄了圖們江。
如與朝鮮半島獨立運動有關的位于吉林省延邊龍井一松亭和尹東柱墓。1910年日本吞并朝鮮李氏王朝后,很多朝鮮志士來到吉林省,開展朝鮮獨立運動斗爭,留下了很多活動遺址,一松亭和尹東柱墓是其代表。韓國非常珍視這些獨立運動遺址,視其為寶貴的抗日斗爭歷史文化遺產,在韓國的教科書以及社會宣傳中經常被提及,所以很多韓國民眾希望能夠看到與此相關的遺址。
近幾年,全國各省市對城市宣傳工作加大力度,認真研究宣傳途徑、宣傳內容、宣傳效果等,建立城市文化品牌,推動本城市的對外交流。在這樣的背景下,吉林省借著其優越的地理優勢、資源優勢也應著重加強城市對外宣傳,向韓國展示我省的優點。習近平總書記曾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吉林省幸運地同時擁有這兩座金山銀山。
在宣傳途徑的選擇上,從調查結果得知,韓國民眾92.3%依賴于網絡接受境外信息,43.6%借新聞媒體等接受境外信息。因此,吉林省針對韓國民眾的對外宣傳傳播方式,應依據韓國民眾接受國外信息的主要媒介來設計,對韓宣傳方式應該主要選擇和依附于官方網絡和官方新聞媒體。在這一主要平臺的引導下,民間也可以建立相關的網絡宣傳平臺,形成以政府傳播平臺為主,民間傳播平臺為輔的立體對韓宣傳格局。
在宣傳內容上,要準確把握對韓宣傳的重點。城市既是吉林省形象的集中代表,也是韓國民眾最有可能耳聞、來臨和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因此,加大對吉林省重點城市的對韓宣傳,客觀上也起到了宣傳吉林省的輔助作用。吉林省縣以上的城市很多,要突出宣傳旅游熱度高的城市,如既是省會又有很多優秀旅游景區的長春市;“霧凇之都”吉林市;朝鮮民族聚居的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具有中國醫藥城、葡萄酒城,素有“六鄉”之美譽的通化市;還有與朝鮮一江之隔,是中國對朝三大口岸之一集安市等等,需要繼續努力打造這五座城市,加強城市建設,豐富城市故事,讓這五座城市真正成為吉林省的名片和吸引韓國民眾的“磁石”。
在調查中發現韓國民眾對當年朝鮮獨立運動者在吉林省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認知度非常高,而且在采訪中有的韓國民眾明確表示,希望吉林省能夠調查、發掘、利用和保護這些與朝鮮獨立運動有關的遺址遺跡。為此,應充分發揮這一歷史資源優勢,在吉林省發掘和打造一批“朝鮮獨立運動遺址遺跡旅游觀光景觀”,吸引韓國游客前來參觀旅游,以此拓展吉林省對韓旅游市場的新空間,如組織學者專家查閱歷史資料,進行研究和現場踏查,提供一份吉林省境內的“朝鮮獨立運動遺址遺跡清單”。除了本次調查問卷中已經列出的有關朝鮮獨立運動遺址遺跡之外,在吉林省長春、吉林、撫松、樺甸等地還有一些遺址遺跡,需要通過調查列出一張“清單”。
從韓國民眾的對旅游觀光資源的喜好度的分析中得知,對自然景觀資源、傳統飲食資源以及文化資源都具有較高的青睞,因此應打造符合韓國游客的旅游產品,打造旅游名片。如上述的朝鮮獨立運動者在吉林省開展抗日斗爭活動的遺址開發成歷史文化主題景點、具有特色的自然環境為重點的自然觀光主題景點、具有民俗文化特色的活動或慶典的文化體驗主題的景點等,主題鮮明,充分發揮和利用吉林省的優勢和特色。
吉林省是中國朝鮮族集聚地區,朝鮮族與韓國民眾在語言、文字、習俗和文化等各方面有著共同點,朝鮮族對韓國的文化很了解。吉林省應該發揮朝鮮族與韓國國民進行溝通的優勢,在經濟、文化等方面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激發韓國民眾的民族同質感,加強對朝鮮族對韓民間交流群體的教育指導,使其在與韓國的民間交流中發揮作用,用民間交流助推韓國民眾對吉林省認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