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潔華
(廣州市越秀區圖書館,廣東廣州 510080)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和文物建筑的活化再利用。文化部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強調少年兒童圖書館建設工作的意見》,為少兒圖書館事業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國家文物局發布《文物建筑開放利用案例指南》,支持和鼓勵文物建筑的合理利用。激發文物建筑新活力,建設越秀區少年兒童圖書館,為少年兒童打造兒童閱讀樂園,是在黨的十九大作出“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戰略部署下的一次生動實踐。本文以越秀區少年兒童圖書館(以下簡稱“越少圖”)建設為例,對文物建筑活化為少年兒童圖書館的實踐經驗進行探索、分享。
越少圖館舍永安堂(建于1937年)原是有“萬金油大王”之稱的愛國商人胡文虎在國內生產和經銷虎標萬金油的場所。1995年,胡文虎之女胡仙把永安堂捐贈給廣州市政府。1996-2013年,廣州首個市級少兒圖書館曾在“永安堂”辦館。2015年,永安堂移交越秀區管理,并規劃進行修繕以作越秀區少年兒童圖書館使用。
越少圖的前身永安堂大樓建筑面積4526平方米,共有6層主體建筑及頂部鐘樓,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由于年代久遠,修繕前存在建筑老化、基礎設施老化、消防設計不達標等問題,且空間隔斷、間墻較多,不夠開闊,建筑設計風格較莊重,整體空間布局和空間設計不適用于少年兒童圖書館,不利于開展少年兒童閱讀推廣服務。針對以上問題,對永安堂進行文物本體修繕、大樓結構安全檢測及加固、室內裝修裝飾、電力增容、信息化建設、設備設施更新改造、無障礙設施改造等修繕改造。修繕工程歷經36個月,總投資4000多萬元,2019年11月13日,古老的永安堂變身成為廣大少年兒童的“兒童閱讀樂園”,嶄新的,充滿活力的越少圖正式對外開放。
在新館建設過程中,越秀區依托優質場館資源、豐富館藏資源、專業人力資源、先進技術資源等,把越少圖打造成一個孩子們喜歡的“兒童閱讀樂園”,讓孩子們快樂閱讀,快樂成長。越少圖新館定位一個核心(兒童閱讀樂園)和五大功能(快樂閱讀、紅色教育、科技體驗、互動交流、課外學習)。在這里,小讀者可以閱讀、可以學習,在舒適的環境中,享受快樂閱讀;在這里,小讀者可以看展覽、可以看電影,享受多元的文化服務,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紅色教育;在這里,有機器人“小越”幫你查書和帶你找書、有5G網絡全覆蓋的VR游戲體驗,小讀者可以體驗科技帶來的便捷服務;在這里,小讀者可以創作、可以討論,增強創意交流,感受思想碰撞;在這里,小讀者可以和小伙伴結伴進行課外閱讀、課外實踐、小組交流等,在“第二課堂”盡情遨游知識的海洋。
越少圖館舍永安堂平面呈方形,中間是天井,四面是房間,不具備現代圖書館的大開間格局,同時永安堂的建筑主體是文物,不能進行大拆大建。在空間設計過程中,需綜合考慮文物保護、新舊材料的銜接、修舊如舊等多方面的問題,大大增加了設計的難度,其修繕設計方案歷經數十次修改調整,最終在不破壞文物建筑歷史風貌的前提下,以文物修繕與活化利用相結合的原則,處理好文物建筑與圖書館公共建筑的關系,最大化滿足兩者間的相關設計規范,在保留原建筑精髓的同時賦予其新的活力,為廣大少年兒童提供一個開放、快樂、紅色、自然、安全的“兒童閱讀樂園”。
為實現老建筑新活力,讓老建筑與城市同發展,越少圖在空間設計時,提出“開放式閱讀空間”的設計理念,綜合考慮永安堂的外部環境:永安堂地處海珠廣場片區,位于長堤金融街入口,南靠珠江,越少圖將外部廣場與建筑主體進行整體利用,把大型活動、雕塑展覽、陽光閱讀、互動交流等動態服務功能安排在外部廣場,讓圖書館的功能從內部延伸到外部,把城市閱讀、城市建筑與城市環境融合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同時,用外部廣場鏈接社區、學校等,打破圖書館、社區、學校之間的壁壘,形成“開放式閱讀空間”。
越少圖館舍永安堂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在內部設計時,既要遵循修舊如舊原則,又要讓閱讀空間充滿童趣,以及實現空間利用最大化,因此在功能分區上,采用“微間隔”方式來劃分服務功能區,該方式是通過顏色變化、家具擺放、原建筑結構特點等來現實功能分區,讓讀者通過一個入口即可到達多個功能區,一方面便于讀者利用圖書館服務,另一方面又貼合小讀者無拘無束的天性。在綜合文獻借閱區內,通過選用不同顏色的書架劃分科普文獻借閱區、歷史地理文獻借閱區和綜合文獻借閱區,科普文獻借閱區用淺藍色書架,歷史地理文獻借閱區用深藍色書架,綜合文獻借閱區用綠色書架,讀者可以自由、方便進入各借閱區;劃分創客空間時,在兩個功能區之間,通過擺放兩組機器人造型書架作為創客空間的入口來實現分區,選用機器人造型書架,可以使閱讀空間富有童趣,讓小讀者產生親切感和好奇感,主動走入創客空間,拿起工具,做起小創作;在設計I閱讀樂園(公共電子閱覽室)時,在不破壞文物原有建筑結構的同時巧妙在柱子間嵌入“I”字造型的電腦桌椅,讓文物與時尚、科技相融合,小讀者在這里可以暢享數字資源、做IT小精英。
越少圖在進行空間設計時,注重挖掘館舍永安堂作為紅色歷史建筑物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結合館舍這一鮮明的特性,從外部廣場到內部閱覽區,從靜態閱讀到動態活動,從紙質資源到數字資源,為讀者營造一個多功能的紅色閱讀空間。在外部廣場設計了廣場雕塑展覽區,形成沒有圍墻的紅色文化主題展覽區;在內部閱覽區,二樓設計以廣州市市花紅棉為背景的階梯閱覽區,該閱覽區是開展紅色文化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主陣地;二樓還有陽光花園閱覽區,設有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專題圖書專架;三樓配有紅色文化電子圖書、紅色文化音像資料、VR黨教資源(含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韶山毛澤東紀念館、周恩來紀念館、鄧小平故居、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遵義會議紀念館、中國核潛艇博物館、海上艦艇等)、VR虛擬黨史館資源(含飛奪瀘定橋、紅軍長征等);四至六樓設有紅色文化展覽區,主要展示實物、圖書、視頻、音頻等紅色文化藝術作品。在空間設計過程中,越少圖緊緊圍繞著突出紅色文化主題,傳承永安堂的紅色精神,融入愛國主義教育氛圍,為讀者營造內容生動、形式多樣、載體多元的紅色閱讀空間。
越少圖位于美麗花城,并坐落在珠江邊上,因此在對二樓、三樓借閱區進行設計時,采用了“珠水花香”的設計理念。
二樓打造以“花香”為設計主題的“童趣閱讀樂園”,該閱覽區的主題設計,是正門正對著的以廣州市市花紅棉為背景的階梯閱覽區,采用紅棉、階梯的組合設計,寓意小讀者積極、勇敢、向上,勇攀高峰。整個區域采用鮮花元素與暖色色塊點綴,天花板、吊燈、墻壁、地面、書架邊隨處可見盛開的鮮花和陪讀的花仙子,讓小讀者仿佛置身于花香芬芳的閱讀樂園。
三樓打造以“珠水”為設計主題的“智趣閱讀樂園”,該閱覽區的主題設計,是靠著窗邊的一面以珠水為題材的大背景,大背景與窗外陽光完美配合,背景中的浪花圖案采用鏤空工藝,陽光透過鏤空射入閱覽區時,背景中的珠水隨光涌動,浪花奔騰不息,寓意小讀者勇于求新、求知、求變,開創未來。整個閱覽區采用海洋元素和“科技藍”裝飾,書架、墻壁、柱子、窗簾都飾有船舵、風帆、快樂暢游的魚兒等,陪伴小讀者在知識的海洋遨游。
越少圖在空間設計時,充分考慮到小讀者活潑好動、自我保護能力弱、安全意識差等特點,因此在裝修材料、裝飾物品、家具等材料選用上,充分體現了對少年兒童的關愛。在選用地板時,采用防滑地膠板;在訂做閱覽桌椅時,根據不同年齡段讀者的身高,做成不同大小、不同高矮、不同材質的閱覽桌椅;在設計家具時,將所有書架、閱覽桌椅、休閑沙發、裝飾品等做成圓角設計;在室內裝飾時,堅持采用環保和阻燃的裝飾材料,柱子、門框、墻角、門把手、樓梯轉角、樓梯扶手等也做成圓角設計;在施工時,要求承建商采用無毒、無害、無味的環保建筑材料。
越少圖在進行空間功能布局時,考慮永安堂風貌與圖書館功能兼具的同時,注重空間布局的合理性,根據少年兒童年齡特點及其對服務的需求,合理布局適合少年兒童的閱讀空間,為小讀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體驗。在空間功能實踐上,遵循新館定位,圍繞一個核心(兒童閱讀樂園)和五大功能定位(快樂閱讀、紅色教育、科技體驗、互動交流、課外學習),設置了咨詢區、借閱區、公共電子閱覽室、培訓區、活動區(含室外、室內)、交流區(含室外、室內)、展覽區(含室外、室內)等服務功能區域。為少年兒童免費提供辦證、借閱、講座、展覽、自修、上網、電影、培訓等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免費提供機器人導航找書、創客空間服務、5G網絡遠程課堂、VR游戲體驗、紅色文化主題活動、館校合作服務等特色公共文化服務。
越少圖著力拉近與讀者間的距離,重視開放性的作用,有機融合圖書館閱讀環境與城市環境,利用館舍地處海珠廣場片區、館舍外寬闊的外部廣場等,設置戶外展覽區、陽光閱讀區等,面向少兒讀者、親子讀者和廣大市民,長期舉辦“星火燎原”主題展覽,展覽作品以雕塑為主,形成沒有圍墻的紅色文化主題展覽,用紅色文化藝術作品激發少兒讀者的愛國熱情;在外部廣場陽光閱讀區定期發布一些交流主題,例如共讀一本書后分享讀書心得、進行親子閱讀的方法、經驗、技巧的交流等,讓讀者在閱讀中交流,在交流中學習,為少兒讀者開展戶外閱讀提供好去處。
越少圖注重內部空間功能與讀者服務的雙向互動,在規劃圖書館空間功能時,從如何提供優質讀者服務著手,設計和規劃溫馨、舒適、安全的空間,讓建筑空間成為讀者服務的重要載體;在開展讀者服務的過程中,充分發揮空間功能的作用,提升讀者服務效益,實現空間功能與讀者服務的相輔相成。
越少圖一至三樓為咨詢區、借閱區、公共電子閱覽室、培訓區、繪本借閱區、親子借閱區、創客空間、多媒體視聽區、VR游戲區、3D電影播放區等,四至六樓為紅色文化展覽區。
4.2.1 一樓“閱讀樂園任意門”
一樓大堂巧妙融合歷史建筑與現代閱讀,開啟少兒讀者快樂閱讀的任意門,主要功能是提供咨詢、檢索、信息發布等服務,設有總服務臺、檢索區、休閑閱覽區等服務功能區,放置咨詢機器人、自助檢索設備、信息發布屏等高科技設備,同時恢復并保留原有的建筑和裝飾元素:從圓形拱門進入,映入眼簾的是大廳四根方形柱子、懷舊大理石、當空水晶燈等,給人一種古老宏偉的感覺。讓讀者穿越時光,走進圖書館看到的第一本書就是永安堂的故事,發揮館舍永安堂作為紅色文化建筑的載體功能,提升少兒讀者保護紅色文化建筑的公共意識。

融合歷史建筑與現代閱讀的永安堂
4.2.2 二樓“童趣閱讀樂園”
二樓打造以“花香”為設計主題的“童趣閱讀樂園”,主要功能是提供借閱、培訓、活動等服務,設有文字藝術文獻借閱區、紅棉階梯閱覽區、多媒體視聽區、繪本借閱區、親子借閱區、陽光花園閱覽區、自助辦證和自助借還書區等服務功能區,服務對象以幼兒讀者為主。
“童趣閱讀樂園”專注“快樂閱讀”,根據少年兒童的閱讀需求,科學規劃館藏借閱區和特色閱讀服務區。①文學藝術文獻借閱區主要收藏文學、藝術類圖書約7萬冊。在閱覽區內還配有超萌、超智慧的機器人“小越”,他能記住小讀者看過的書,能猜到小讀者喜歡看的書,還會帶小讀者去書架找書等。“小越”還是越少圖在廣東省公共圖書館中第一個推出能導航找書的機器人。②紅棉階梯閱覽區。該閱覽區設在正門正對著的位置,是開展紅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主陣地,發揮館舍永安堂作為紅色歷史建筑物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結合豐富的館藏資源,在紅色歷史建筑講述紅色文化故事,讓紅色文化教育更生動鮮活;該區域也是開展閱讀推廣活動的主要區域,經常舉行培訓、講座、讀書分享會等活動,配合每一期活動的主題,工作人員在階梯閱覽區的書架上放置推薦館藏,營造“人在書中,書在人旁”的閱讀氛圍,讓小讀者身處書中,親近閱讀。③彩色蘑菇屋(多媒體視聽區)。該區域設在比較安靜的一側,專門為小讀者量身定制的三個獨立閱讀空間,讓小讀者可以和三五好友在童趣、可愛的蘑菇屋內快樂分享豐富的音像資源和繪本電子資源等。④繪本借閱區、親子借閱區。該區域收藏精美少兒繪本、撕不破的寶寶啟蒙書等約1萬冊,配置親子數字閱讀一體機(提供5萬種電子圖書,3萬集有聲圖書),服務對象以0-6歲的讀者為主,是開展親子閱讀活動的主要場所。考慮到低幼讀者活潑好動、自制力差等特點,將這兩個功能區設在遠離文學、藝術文獻借閱區的另一側,避免互相干擾。⑤陽光花園閱覽區。設有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專題圖書專架、新書專架、館員薦書專架,能直觀、及時地為讀者提供各類專題圖書,方便小讀者查找、看書。⑥自助辦證和自助借還書區。配置有卡通造型的自助辦證、自助借還書機等設備,設置在閱覽區外“回”字型通道上,能對辦理借書手續、閱覽圖書的讀者進行有效分流。

充滿紅色文化氣息的紅棉階梯閱覽區
4.2.3 三樓“智趣閱讀樂園”
三樓打造以“珠水”為設計主題的“智趣閱讀樂園”,主要功能是提供借閱、數字閱讀、交流等服務,設有創客空間、VR游戲區、I閱讀樂園(公共電子閱覽室)、3D電影播放區、綜合文獻借閱區、科普文獻借閱區、歷史地理文獻借閱區、專題文獻借閱區、報刊借閱區、自助辦證和自助借還書區等服務功能區,服務對象以中高年級讀者為主。
“智趣閱讀樂園”引導“智慧閱讀”,著力提高少年兒童的科普閱讀素養和科學創新精神,為小讀者提供智能化、數字化、人性化的體驗服務。①創客空間。分為交流區、設計區、實現區、工具墻等,通過配置各種創客主題圖書、3D打印機、激光雕刻機、創客工具、編程軟件、建模軟件等為小讀者提供現場創客服務,還將創客工作室延伸到家庭,提供盒子工作室(含拼插模塊、小型工具、零配件等)借閱服務,讓小讀者把創客工廠帶回家,做家庭創客,提高少年兒童的創新活力和創造能力。同時,越少圖利用外部空間(外部廣場)優勢,主推“越創越聰明”系列——少兒編程閱讀推廣活動等,與科技公司合作,引入專業技術力量,免費指導小讀者學習無人機編程,在電腦上模擬試飛,并在外部廣場實地試飛,放飛自己的創客夢。②VR游戲區。在規劃越少圖信息化工作時,為增強讀者對新科技的現場體驗感,建設了全國首家5G網絡全覆蓋的少年兒童圖書館,為小讀者提供黨史教育、黨史館等紅色文化資源,還配有消防、地震等安全教育類VR游戲服務,寓教于樂,讓少兒讀者在閱讀中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提高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懷和自我保護能力。③I閱讀樂園(公共電子閱覽室)。收藏各類音像資料、電子圖書等,還配備了30臺計算機。每臺計算機安裝文化E管家管理系統,實現讀者自助上機管理、上網行為監控、未成年讀者上網授權管理等功能,在計算機系統桌面均裝有適合少兒讀者瀏覽的推薦網站網址以及文化共享工程電子資源等,為小讀者提供綠色上網空間,引導少兒讀者健康上網。④綜合文獻借閱區、科普文獻借閱區、歷史地理文獻借閱區。主要收藏科普、歷史地理、綜合類圖書約5萬冊,為少兒讀者課外自主學習、互動交流、集體閱讀提供資源和平臺,成為少兒讀者的第二課堂。⑤自助辦證和自助借還書區。同樣為小讀者配置了卡通造型的自助辦證、自助借還書機等設備,設在三樓閱覽區外“回”字型通道上,這樣既可以對辦理借書手續、閱覽圖書讀者進行有效分流,也可以對二樓、三樓讀者進行分流,一舉兩得。

充滿藝術感和設計感的I閱讀樂園(公共電子閱覽室)
4.2.4 四至六樓“紅色閱讀樂園”
四至六樓紅色文化展覽區是越秀區人民政府與廣州美術學院合作共建的廣州美術學院抗戰木刻陳列館,是為少兒讀者打造的“紅色閱讀樂園”,長期開展“星火燎原”主題展覽,展出木刻作品380件,文獻109件、雕塑作品32件,通過木刻版畫、雕塑、文獻、視頻影像等方式,讓讀者閱讀到具象的、圖形并重的“書”,用紅色文化藝術作品激發少兒讀者的愛國熱情,營造愛國主義教育氛圍,以美促德,以美增智,引導少年兒童在心中種下正確的價值觀、道德觀、人生觀種子。

與廣州美術學院合作共建的廣州美術學院抗戰木刻陳列館
“活化利用是對古建筑的最好保護”,將永安堂活化為越少圖是對文物建筑進行活化利用的有效實踐,充分體現紅色歷史建筑特有的社會價值。越少圖在合理利用原有建筑結構的基礎上,堅持修舊如舊,實現“老建筑新活力”,不僅激發了空間載體的新活力,也促進了文物建筑的保護與自身價值的提升,在有效利用和保護文物建筑、突出文物建筑歷史文化價值的同時,充分發揮文物建筑的社會教育功能,讓文物建筑煥發全新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