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城
【摘 要】“一帶一路”倡議集中體現了全方位、多層次推動對外開放的新思路,對全國各地的對外開放、長遠發展等都具有深遠影響。信陽是河南綜合改革試驗區,也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節點城市,借助“一帶一路”倡議高度發展信陽旅游產業,有助于更好地整合信陽的旅游資源,推動信陽旅游產業轉型升級。
【關鍵詞】信陽;旅游;“一帶一路”
【中圖分類號】F5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20)07-0035-02
1 信陽融入“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意義
在經濟全球化、區域一體化的背景下,黨中央在2015年提出“一帶一路”倡議,該倡議覆蓋1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全方位推動中國對外開放。“一帶一路”倡議包括西連歐洲經濟圈的絲綢之路經濟帶、東通亞太經濟圈的海上絲綢之路兩部分,它不僅能夠強化中國與周邊國家的經貿往來,還能夠打破國內區域發展的點狀分布和塊狀布局,將東、中、西各個區域緊密聯系起來,優化國內各地區的經濟布局。信陽是河南省的綜合改革試驗區,也是中原經濟區的重要節點城市,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占據重要地位。信陽市“一帶一路”沿線重要的節點城市,在經濟發展、對外開放中具有廣闊的成長空間,2017年信陽市在“一帶一路”最具開發潛力城市排行榜中名列全國第七位。潢川機場項目建成投產意味著信陽正式融入空中絲綢之路,成為擁有11個車站、雙高鐵、雙機場和港口的城市,這些必將進一步推動信陽融入“一帶一路”倡議。
從總體上看,“一帶一路”倡議有助于推動信陽的對外開放程度,推動信陽市的對外合作、協同創新等,開發信陽市豐富的人力資源;有利于推動信陽市的高端服務業、生態旅游業、紅色旅游業等產業發展,強化信陽市的區位優勢和經濟輻射能力。
2 “一帶一路”背景下信陽旅游發展的主要優勢
2.1 信陽旅游資源豐富多樣
信陽是中原經濟區建設的重要節點城市,分別與湖北、安徽兩個省份搭界,地理位置優越,生態環境非常宜居,森林覆蓋率超過32%,水資源儲量為90億m3,空氣和水質量在河南省居于首位,素來被人們稱為“江南北國,北國江南”。信陽市還擁有悠久的歷史傳統、聞名天下的茶文化、光榮的紅色文化等,如信陽的古剎靈山寺是佛教圣地,這些都是信陽發展旅游產業的重要資源。
2.2 信陽擁有獨特的區位優勢
區位優勢是促進旅游業發展的重要條件,從“一帶一路”倡議的高度看,信陽是三省通衢之地,是鐵路、高鐵和國道的交匯地帶,也是中原經濟區建設中的交通樞紐城市,從信陽能夠很方便地到世界各地。比如,京港澳、大廣、312國道、107國道等重要公路在信陽境內通過,京廣、京九等鐵路在信陽市相互交叉。同時,淮河航道可以直接抵達長江,明港機場、潢川機場等促使信陽融入空中絲綢之路,推動了信陽航空產業鏈的發展。
2.3 信陽旅游業取得長足發展
近年來,信陽市以“大抓旅游,抓大旅游”為發展戰略,大力整合山、水、紅、茶、根等旅游資源,開發了紅色旅游、生態旅游等多個旅游品牌,如許世友將軍故里、鄂豫皖蘇區首府、美麗宜居示范村——郝堂村等。同時,信陽市大力推動飲食、住宿、購物、娛樂、公廁、道路等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了旅游環境。
3 “一帶一路”背景下信陽旅游發展的不足之處
雖然信陽市旅游資源豐富,旅游業有了長足發展,但從“一帶一路”倡議視角看,信陽旅游業仍面臨著許多問題和不足。
3.1 旅游資源開發不足,旅游業發展程度低
從“一帶一路”建設視角看,信陽旅游資源開發模式落后,仍處于旅游產業發展的初級階段,全市旅游業尚未形成明確的發展方向、產品定位和商業模式,存在粗放經營、原始開發等問題,旅游產業鏈不健全,沒有從“一帶一路”建設的高度規劃旅游資源開發,未形成相互協調、相互促進旅游發展的格局。比如,雞公山、金剛臺、湯泉池等景區多以門票收入為主要來源,各個景區之間缺乏信息溝通和合作等。
3.2 旅游產品結構單一,旅游產業鏈不完整
從“一帶一路”建設高度看,信陽旅游產品結構單一,旅游產業鏈不完整,旅游開發多處于觀光旅游的發展階段,多以門票收入為主要收入方式,旅游文化產品較少,旅游項目的互動性、體驗性、參與性等不足,缺乏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知名旅游項目和品牌,很容易與周邊景區形成同質化競爭。
3.3 旅游基礎設施落后,旅游服務能力不足
從“一帶一路”建設視角看,信陽市旅游基礎設施建設較為落后,無法滿足游客對高質量旅游服務的需要。信陽市的旅游配套設施不完善,在吃、住、購、娛等方面發展尤為落后,導致許多游客到了信陽以后“吃不香”“住不了”“購不到”,比如信陽市的旅游目的地的可進入性較差,直通景點的旅游大巴比較少,游客需要輾轉多次才能游完多個旅游景點。市內星級酒店較少,配套娛樂及購物場所較少,城市旅游標識也比較少,這些都給游客帶來許多不便。
3.4 旅游市場競爭無序,知名旅游品牌缺失
信陽旅游業發展中存在資源整合程度不夠的問題,景區及企業之間惡性競爭現象明顯,無法打造出具有市場影響力的旅游品牌,不僅沒有像嵩山少林寺、焦作云臺山、開封清明上河圖這樣的知名旅游品牌,也沒有具有較大影響力的5A級景區,這些直接影響了信陽市旅游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4 “一帶一路”背景下信陽旅游創新發展的思路
4.1 以“一帶一路”為立足點,制定旅游發展規劃
“一帶一路”建設為信陽旅游產業發展提供了彎道超車的機會,所以信陽市應當充分利用“一帶一路”建設的歷史機遇,推動信陽旅游產業轉型升級。要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以根親文化、茶文化、紅色文化等為旅游資源,大力發展信陽市旅游產業,打造信陽市的旅游文化品牌,要借助中歐班列、鄭州航空港分中心、網上絲綢之路等,打造立體化、一體化的“旅游絲綢之路”。
4.2 整合信陽旅游資源,優化旅游產業鏈
信陽市要針對信陽旅游產業發展中的小、散、亂等問題,開展針對性的整合和治理,推動旅游產業規范化和集約化發展。可以將不同縣區的旅游資源進行整合,推動旅游資源的集約化管理和集中化開發;可以引進旅游運營商專門負責信陽市的旅游資源開發,提高信陽旅游產業發展的專業化水平。此外,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加強區域旅游合作。隨著國內旅游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城市聯合、跨區域聯合的旅游合作不斷增多,如香格里拉生態旅游區等旅游聯合體不斷增多。所以信陽市也應當順應區域旅游合作的發展趨勢,加強與周邊景區的旅游合作,打造淮河旅游圈、根文化旅游圈、豫南旅游圈、紅色文化旅游圈等,實現旅游資源、產品、市場和信息的共享。
4.3 完善旅游基礎設施,提升旅游服務能力
旅游產業是與衣食住行、游玩購物等緊密聯系的綜合性服務,旅游產業發展固然與當地的自然資源、歷史文化、人文景觀等密切相關,同時也與當地的服務業發展水平、基礎設施建設、社會治理水平等聯系密切。有關機構統計,游客的旅游消費對住宿業貢獻率為90%左右,對文化娛樂業貢獻率為50%左右,對餐飲、零售等產業的貢獻率為40%左右。這些充分說明旅游業不僅與地方服務業發展水平密切相關,也能夠拉動地方經濟發展。信陽市是“一帶一路”建設中“萬里茶道”的節點城市,在旅游業發展上具有較大潛力,所以,信陽市應當高度重視旅游業發展,加強道路、餐飲、娛樂等基礎設施建設,為信陽市旅游業發展創造良好條件,推動信陽旅游產業的集約化發展。
4.4 推介信陽旅游文化,打造信陽旅游品牌
首先,信陽市政府要推動“山水信陽·休閑茶都”的城市品牌宣傳,在車站、港口、路口等處進行公益宣傳,提高信陽城市形象的影響力。還可以設計以“山水信陽·休閑茶都”的主要標識的紀念品,與知名媒體開展信陽品牌形象宣傳活動。在互聯網高度發達的今天,信陽市應當充分利用互聯網推介信陽旅游文化,打造信陽旅游品牌。比如應當以“互聯網+旅游”為推介模式,在同程、驢媽媽、窮游網、微信、抖音等平臺上宣傳信陽的旅游文化、旅游景點、特色產品等,為游客提供路線查詢、餐飲服務、酒店預訂、門票預訂等網上服務。
參 考 文 獻
[1]康麗麗.我國“一帶一路”沿線省區旅游效率評價與時空特征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8.
[2]趙穗生,郭丹,宮笠俐,等.中國的頂層設計:“一帶一路”倡議的戰略目標、吸引力及挑戰[J].東北亞論壇,2019,28(3):28-39,127.
[3]劉玉宛.基于全域旅游理念下的信陽旅游業發展思考[J].度假旅游,2019(1):170-171.
[4]劉孝娟.基于旅游數字足跡的目的地新媒體平臺營銷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