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崢
【摘 要】文章針對公路施工關鍵部位特點,例如科學設置施工關鍵點、嚴格控制關鍵點施工質量等,進行多角度分析,并簡要介紹了提升公路施工關鍵部位施工質量的重要性,例如可以減少質量不達標問題的出現、提升工程質量管理效果、保證道路車輛的穩定運行等,提出強化公路施工關鍵部位施工質量的有效途徑,希望能夠為相關人員提供借鑒。
【關鍵詞】公路工程項目;關鍵部位;施工技術
【中圖分類號】U41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20)07-0083-02
隨著我國路橋行業的迅猛發展,公路工程建設里程不斷增加,在公路工程項目施工關鍵部位,通過采用先進的施工工藝,可以提升公路工程總體質量,更好地滿足道路交通運行需求。鑒于此,本文深入探討公路工程施工關鍵部位施工技術要點。
1 提升公路施工關鍵部位施工質量的重要性
首先,通過加強公路工程關鍵部位施工,可以減少質量不達標問題的出現,避免出現大面積的路面沉陷現象,降低路面裂縫發生概率。在公路關鍵部位施工期間,施工人員要結合實際情況,制訂出全面、完善的施工方案,在保證公路路面施工有序進行的基礎上,不斷提升公路工程路面的施工質量。
其次,公路施工關鍵部位施工質量的提升,可以保證工程質量管理效果。在公路工程項目關鍵部位施工期間,施工人員要采取新型的施工工藝,從根源上減少質量問題的出現。
最后,保證道路車輛的穩定運行。在公路工程施工期間,若施工人員所采用的施工工藝落后,容易引發嚴重的質量缺陷問題,對道路車輛的安全運行產生較大影響。通過加強公路工程施工關鍵部位的施工,可以避免路面出現大面積開裂,保證道路車輛的安全運行。
2 公路施工關鍵部位特點
2.1 科學設置施工關鍵點
在公路工程施工質量管理、進度管理與材料管理等方面,設置多個施工關鍵點。如果公路工程采用新型的施工工藝或材料,則需將此施工部位設置為關鍵點。施工單位要結合具體的施工要求與進度情況,科學設置公路施工關鍵點[1]。
2.2 嚴格控制關鍵點的施工質量
為了更好地提升公路施工關鍵點控制水平,相關人員要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出完善的使用關鍵點質量控制措施,強化施工作業人員的責任意識,并采用良好的獎勵措施,提升施工人員對施工關鍵部位的重視度。
3 強化公路施工關鍵部位施工質量的有效途徑
3.1 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要點
(1)填筑施工。結合公路工程施工標準要求,施工人員需要合理控制填料質量,如果填料類型不同,禁止混填,可以采用分段填筑方法或者分類填筑方法進行施工。分層填筑施工結束后,施工單位要及時檢驗。
(2)技術要點。第一,加強公路基底處理力度。做好公路基底排水工作,施工人員可以順著公路基底邊線,設置一定數量的排水溝,保證外界降雨能夠有序地進入排水系統中,避免公路基底土體浸泡到水中。科學劃分公路路基施工段落,針對影響公路基層施工的障礙物,如植物根莖與粒徑較大的孤石等,徹底清理干凈,并搭設施工平臺,利用壓路機進行有序碾壓[2]。公路基底處理結束后,監理人員要進行全面的檢查,確認檢查達標后,方可開展后續施工。第二,分層填筑施工要點。施工人員采用分層填筑施工方法,根據公路路基橫斷面特點,每層路基壓實度要滿足規定要求。路基橫斷面需要在全寬單位內實施縱向填壓,地形起伏位置要遵守由低向高分層填筑原則,進一步提升公路路基壓實質量。
(3)碾壓與夯實要點。公路路基碾壓施工前,施工人員要重點檢測路基分層厚度,保證路基平整度與含水量滿足設計要求,檢查達標后,方可進行碾壓。碾壓施工結束后,檢驗人員還要開展試驗檢測,如果路基填筑施工檢驗結果不達標,施工單位要及時整改。
做好公路路拱修整工作。施工人員要結合公路路基設計標高,路堤填筑結束后,快速恢復公路邊樁與中線,并做好路拱修整工作,利用壓路機進行壓實處理。公路路基碾壓施工完畢后,檢驗人員要重點檢驗路基平整度、寬度與橫坡是否滿足規定要求[3]。
(4)軟土路基處理。軟土是指濱海、湖沼、谷地、河灘沉積的細粒土,其天然含水量很高、孔隙比較大、具有很高的壓縮性、抗剪強度低。如果路基施工范圍內分布軟土,則要根據軟土的類型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在軟土路基處理中,首先要做好基底處理,保證基底處的承載力,避免路基產生太大的沉降。在軟土路基填筑過程中,應對路基實際沉降量進行時常觀測,如果每日的實際沉降量超過10 mm,或邊樁實際位移超出5 mm,則應停止填土。待路基的填土完成后,前30 d每天觀測至少一次。目前,軟基處理以換填法最為常用,技術包括以下幾個要點:①根據設計要求和試驗結果選擇換填材料;②換填前將軟土開挖干凈,并將底部整平;③換填開始前,以設計要求為依據,結合現行技術規范對基底進行仔細檢查后驗收,監理工程師簽認以后,開始換填施工;④完成換填材料的填筑后,應及時碾壓密實,在碾壓過程中不可破壞基坑的底面,并保證側面土強度。
3.2 公路基層施工技術要點
(1)測量放樣。在公路下承層施工期間,施工人員要沿著直線段布樁,布樁間距為20 m,如果遇到曲線段,布樁間距保持在10 m左右。在公路路基邊緣外部,測量人員需要布設一定數量的指示樁。樁基布設完畢后,進行水平量測,測量人員還要在指示樁上部做好標記,進而保證公路基層高程得到更好的控制。
由于道路交通量存在較大差異,施工單位還要科學選擇路面基層,具體要求見表1。
(2)拌和與攤鋪要點。采用拌和設備將不同類型的原材料充分拌和,嚴格控制混合料拌和質量,并利用專用車輛將拌和好的混合料運送到施工場地。混合料拌和要均勻,配合比滿足設計規范要求。
為了提升公路基層攤鋪質量,在基層攤鋪施工之前,施工人員要及時將公路基層表面雜物徹底清理,并均勻灑水。在公路基層攤鋪施工環節,混合料松鋪系數不宜低于1.30,不宜超過1.35。公路基層施工寬度要結合面層施工方式來選擇,具體見表2。
(3)碾壓要點。公路基層攤鋪結束后,施工人員要進行碾壓,碾壓施工期間,輪寬50.0%重疊,后輪需要完全將接縫蓋住,禁止出現明顯的輪跡。壓路機禁止出現急剎車和調頭現象,保證公路穩定層的可靠性。在公路基層碾壓施工期間,穩定層要保持濕潤,如果水分散失速度過快,可以增加灑水量。如果公路基層出現起皮或者松散現象,施工人員要及時處理[4]。
(4)養護要點。公路穩定層碾壓施工結束后,檢驗人員要重點檢驗公路路基的碾壓厚度、寬度、平整度及壓實度等指標,檢查結束后方可進行養護。在養護的過程當中,可以采用灑水養護方式,保證穩定層始終處于濕潤狀態,養護時間不宜少于7 d。為了更好地提升養護效果,施工單位還要加強交通管制[5]。
3.3 公路面層施工技術要點
(1)混合料的生產和運輸。混合料生產與運輸期間,要特別注意以下問題:①采用裝載機,將混合料按設計配合比,將其放入冷料倉之中,技術人員結合各項指示,科學控制進料速度。②技術人員需要嚴格控制混合料攪拌溫度。③混合料運輸過程中,為了避免出現損耗,可以采用自卸汽車來運輸,結合公路基層攤鋪能力,準確計算出自卸汽車的具體數量,盡可能縮短混合料運輸時間,如果在雨季運輸,則需進行覆蓋處理,防止混合料淋濕。為了防止混合料與汽車車廂內部粘連,在裝車之前,相關人員需要在車廂內壁均勻涂抹一層隔離劑[6]。
(2)混合料攤鋪。混合料攤鋪包括以下幾個要點:①混合料攤鋪施工期間,需要采用全幅施工模式,若采取半幅施工模式,可以采取階梯式施工方法。②攤鋪施工之前,施工人員還要調整好熨平板的橫坡和高度,提前做好預熱處理工作,保證熨平板溫度不低于80 ℃。③在攤鋪施工期間,施工人員還要隨時調整路拱,盡可能采取全幅施工方法。
(3)碾壓施工。混合料碾壓施工分為初壓、復壓和終壓3個環節。具體施工包括以下幾個要點:①初壓施工。碾壓施工要遵守由外向內施工原則,兩個相鄰碾壓帶輪寬保持一定的重疊寬度。②復壓施工。可采用輪胎壓路機施工,也可以采用雙鋼輪壓路機,施工人員要結合試壓結果確定最終的碾壓遍數。③終壓。需要在復壓結束后及時進行,采用雙鋼輪壓路機或者振動壓路機進行施工,碾壓遍數不宜少于兩遍,將全部輪跡徹底消除[7]。
4 結語
綜上,通過對強化公路施工關鍵部位施工質量的有效途徑進行全方位介紹,例如明確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要點、公路基層施工技術要點、公路面層施工技術要點等,可以保證公路工程施工關鍵部位質量得到更好控制,促進我國公路行業的穩定、可持續發展。
參 考 文 獻
[1]徐丙杰.公路橋梁施工中鉆孔灌注樁技術的應用研究[J].科技風,2019(35):116.
[2]高菊茹,張博,王耀,等.高海拔特長公路隧道施工作業環境改善關鍵技術研究[J].現代隧道技術,2019(6):11-18.
[3]袁國彬.運用強夯法處理高速公路改擴建新老路基結合部[J].科學技術創新,2019(35):114-115.
[4]郭喬明,李俊華.高速公路中大空隙率排水瀝青路面施工技術[J].中國高新科技,2019(24):63-65.
[5]董安仁.公路橋梁施工中現澆箱梁的施工技術探討[J].建材與裝飾,2019(35):255-256.
[6]李偉.公路工程瀝青路面施工現場的技術管理[J].智能城市,2019(23):104-105.
[7]陳瑞文,周志浩,戴文俊,等.杭州砂性富水地層盾構下穿公路隧道結構變形控制及綜合接收施工技術[J].施工技術,2019(23):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