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婧加
【摘 要】企業價值最大化,是企業戰略實施的最終目標。在大數據、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企業要想從日漸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脫穎而出,管理者除了通過提升技術水平、產品質量、服務等來提高核心競爭能力外,管理模式也應滿足新時代的發展變化。“業財一體化”是一種新型戰略管理模式,對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及戰略目標的實現具有促進作用。文章對管理者構建“業財一體化”管理會計模式的過程進行分析,發現其中存在管理者思想欠缺、人員專業性較差、部門“本位主義”思想嚴重等問題,并對這些問題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戰略;管理會計;“業財一體化”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20)07-0178-03
現階段,傳統的財務會計模式正逐步向管理會計模式轉變,“財務作用于業務,業務反作用于財務”的管理思想成為當今企業管理模式的主流。管理人員通過信息平臺對數據信息進行收集、分析、比較,能夠從數據浪潮中及時提取有用的信息。在管理會計模式下,信息的收集、分析、篩查都是由計算機程序自動進行,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得以提升;此外,會計的核算是以整體數據為基礎進行的,信息平臺通過對整體數據進行分析,更能夠使管理者了解企業的真實情況。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發現,企業的管理會計模式通過“業財一體化”表現,企業“業財一體化”的建設是企業對快速、多元的信息化進程,以及財務管理信息化的高要求、高標準做出的及時反應。受大數據、“互聯網+”、云服務平臺等信息技術的深入影響,“業財一體化”已是大勢所趨,企業管理模式的變革刻不容緩。
1 戰略管理會計思想
戰略管理思想產生于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1980年初,我國開始引入戰略管理會計,但由于當時大多數企業管理人員知識匱乏,各企業戰略管理的實施僅停留在會計理論層面,企業經營依舊被傳統的管理思想主導。隨著時代、市場環境的發展變遷,新興的戰略管理模式正逐漸取代傳統的管理模式。
“戰略”是指企業的目標或者使命,旨在表現企業的一系列規范措施和具體的實踐方法,其步驟的實施需經歷3個關鍵階段:戰略分析階段、戰略選擇階段、戰略實施階段。企業的戰略管理需依據管理會計工具及各工具間的有效結合來有效實施,例如作業成本法、標桿管理、全面預算管理等。海爾集團的張瑞敏結合企業自身實際情況,將適用于本企業的“人單雙贏”的管理模式與財務共享相結合,就是戰略管理思想提升的表現。
企業將管理模式與信息有效結合,通過經濟信息收集、分析、比較及篩選等過程實施戰略管理;管理人員也能利用更詳細、可靠的信息資料,有效地為企業制訂計劃,并根據計劃進行規劃、實施,以此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股東價值最大化。“業財一體化”就是將財務運用到業務信息的處理上,使管理者能更準確了解企業的實際情況,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時降低成本,推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業財一體化”的開展實施,需要管理人員消除傳統的管理思想、將業務與財務進行有機的融合,其關鍵在“融合”。接下來,本文將對“業財一體化”做進一步的介紹。
2 企業實施“業財一體化”的作用
2.1 “業財一體化”的含義
“業財一體化”字面的含義,就是業務與財務的結合。具體來講,企業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將企業的各項經營操作流程通過信息系統有機結合,促使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在信息服務平臺中整合匯總,最終一體化輸出,形成對企業有用的信息資源。經營流程的具體內容除業務流程、財務會計的具體操作程序外,還包括經營管理的方法程序。
在“業財一體化”理念下,財務行為必須主動參與到業務活動中,彌補了傳統財務管理滯后性的缺點,將財務事后控制的作用逐步向事前控制、事中控制轉變。“業財一體化”的主要表現形式是財務系統與各業務系統數據的統一。某畜牧業公司將OA系統、畜牧云系統、屠宰系統與NC財務系統進行對接,畜牧和屠宰業務成本核算的精細程度、核算效率大幅提升;相關人員將業務數據手工輸入信息系統,系統自動生成財務憑證,財務憑證與業務數據可以相互進行查詢。同時,“業財一體化”的本質并不是兩者簡單的堆疊,其關鍵在于“融合”。首先,一致的目標是兩者融合的前提,即為組織創造價值;其次,業務與財務要同頻共振式地發展,財務不再是單純地對業務進行事后核算,而應對業務起到支撐作用;最后,兩者應是協同、合作的伙伴關系。綜上所述,可以將兩者“一體化”的本質總結為業務驅動財務,財務支撐業務。
2.2 “業財一體化”的作用
(1)消除各部門信息“孤島”的狀態,促使數據傳遞更及時準確。“業財一體化”以業務為前提,財務憑證與業務數據一一對應,通過相互查詢,加深彼此的認識,以此消除信息匱乏、傳達不及時的問題。本文通過舉例的方式說明該觀點。倉庫管理人員通過系統接收到發貨信息,隨即發貨,必須先由銷售人員統計好銷售信息再通過郵件發給庫管員的傳統發貨的步驟得到簡化,發貨的效率得以提升。期間省去了很多的流程,能更好地節約企業資源,節約下來的資源再運用到其他經營環節為企業創造價值。
(2)優化企業運營流程,降低成本。手工錄入原始數據后,借助信息系統自動生成其他數據,減少人工干預。信息系統極大程度地整合了“人、財、物、產、供、銷”等資源,企業的內部業務流程得到有效改善,使企業降低了成本,此外增強了數據的準確性,能有效遏制投機者進行財務數據造假的行為。
(3)提升數據質量,為管理層的決策提供準確的數據信息。定價、投資等各類戰略決策都離不開數據,“業財一體化”的實施能讓管理者了解運營流程中的資源消耗情況、利用效率及收益情況,針對具體問題,實施合理舉措。
3 企業實施“業財一體化”存在的問題
3.1 管理層“業財一體化”管理思想欠缺、人員專業性不高
企業管理層人員的年齡普遍偏大,傳統“重業務、輕財務”的管理思維模式早已深入骨髓。雖然一些企業會組織召開學習會議,但是理論學習與實操差距甚大。因此,要想將“業財一體化”完全應用于企業內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此外,財務工作極高的專業性及政策的不斷更進,要求財務人員除了需要具備高水準的專業能力以外,還要具有極強的學習能力。業務與財務的結合迫使財務人員主動走出去、連接業務,財務人員需不斷擴大知識面;同時,財務人員的工作量也增大,員工抵觸的心理阻礙了“業財一體化”的建設。
3.2 部門“排他性”未完全消除
在現代企業管理過程中“分權”管理制度逐步形成,形成各自的責任中心,要求各部門主管對所在部門負責。“分權制”下,下屬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能得以充分發揮,高層管理人員能投身于重要實務,但是部門“排他性”也被加深。各部門過度關注自身的經濟利益,忽視集體利益,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在“業財一體化”建設的過程中,部門“排他性”“利己”思想讓財務與業務兩部門平日各司其職,少有交集,“業財一體化”的建設增加了各部門的工作繁雜度,誰都不愿主動融入。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要想真正做到協同和深度融合,具有一定的難度。
3.3 企業信息技術水平較低
信息化平臺的建設,需要引入高端的計算機軟件系統,費用普遍較高。一些中小企業管理者認為自身業務不多,因此對引入信息技術不夠重視,這部分企業依舊以傳統的財務管理為主,業財“一體化”建設難以開展。還有一些企業受傳統思想影響較深,對信息技術持懷疑態度,害怕數據在傳遞過程中受程序干擾出現差錯,影響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若沒有信息系統的幫助,“業財一體化”工作就無法順利開展。
4 就存在問題的解決措施
4.1 提升管理理念,強化“業財一體化”思想
要使“業財一體化”在企業中得以全面推行,首先要從管理者層面下手,強化管理者對“業財一體化”的認識了解,促使其根除傳統的管理理念,樹立“業財一體化”的轉型意識。其次要加強內部職工的教育學習,包括“業財一體化”的概念、目的、工作流程等。“業財一體化”需要企業全員的認同和參與。
4.2 提升財務人員專業水平
新政策的出臺及核算標準的不斷變化,使財務人員面臨的挑戰極大。財務人員要具備極強的學習能力和極高的專業能力,還要保持嚴謹的工作態度,溝通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業財一體化”要求財務人員除了對自身的專業知識進行學習外,還要對業務知識進行學習,財務人員要主動“走出去”,與業務相融合,并在此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的專業優勢,運用財務管理工具,對業務運營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以此為契機,轉型為“價值型”財務、“戰略型”財務。
4.3 消除“排他性”,實現數據共享
“業財一體化”要將業務與財務緊緊扣在一起。財務部門應主動“走出去”,與業務部門建立伙伴關系,打破部門間的“隔離門”,加強部門間的溝通。管理者要將業務活動放在財務管理前面,充分發揮財務部的支持和指引作用,全力支持業務工作的開展;要將財務根植到業務活動中,使財務數據有效地為業務活動提供信息。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信息的全面、高效、集成應用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條件。企業在大數據平臺的建設中,不僅要重視平臺功能的多樣化,更要在平臺各個子系統之間建立網狀的數據共享通道,模糊財務與非財務信息之間的界限,確保各類信息能夠深度融合,為數據加工及數據信息應用價值的提升減少阻力。信息壁壘的破除以各部門信息系統的融合為路徑,企業內各管理部門、財務部門、采購部門、科研部門等均為信息融合與共享的主體。就財務管理而言,非財務信息的融入可以突破以往財務管理信息搜集的局限性,并且借助信息之間的邏輯應對關系,有助于企業降低發生財務舞弊的風險。
4.4 提升信息技術水平,充分發揮業財融合作用
管理人員要依靠信息技術,實現管理的革新。財務數據與業務信息通過信息技術緊密相連,可以滿足管理者及業務人員各種不同的需求。從不同角度準確抓取的大數據平臺是“業財一體化”管理實施的依托,因此企業應加大信息管理平臺的建設。
5 結語
“業財一體化”這種戰略管理理念,通過“走出去、融進來”的管理思想,打破固有的財務和業務的“隔離門”,將財務管理的指引作用充分展現。企業要想實現“業財一體化”,不僅需要擁有高素質、高能力的人才隊伍,更需要先進的信息技術平臺。相信只有軟實力與硬實力并存的企業,才能在未來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在當前競爭激烈、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下,企業發展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因素增多,財務管理理念和方式也需要不斷地更新換代,未來“業財一體化”的管理思想必將成為趨勢。
參 考 文 獻
[1]萬玉通.戰略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中的應用探討[J].時代金融,2018(6):108,116.
[2]徐晶晶.企業業財一體化管理研究[J].全國流通經濟,2019(23):178-179.
[3]安國玉.構建財務業務一體化的管理會計模式[J].財會學習,2019(24):162-163.
[4]李婧.“人單合一”模式下海爾集團財務共享創新研究[D].武漢:湖北經濟學院,2019.
[5]徐國汝.企業業財一體化建設研究[J].納稅,2019,13(24):47-48.
[6]裘璋宇.論企業業財一體化建設問題[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9(6):134-135.
[7]曾敏.企業業財一體化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22(15):41-43.
[8]金曉雷.基于業財一體化的集團企業財務信息化建設研究[J].財會學習,2019(9):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