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昆 劉瑋
【摘 要】全球化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中國制造業企業不滿足于國內市場,選擇通過本土化經營戰略實現走出國門,以謀求企業更大的發展空間。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國制造業企業實施跨國經營本土化戰略的動因,然后在此基礎上從生產、營銷、人力資源及企業協同等角度對本土化戰略進行了分析和總結,幫助我國制造業企業在海外市場更好地經營和發展。
【關鍵詞】制造業企業;跨國經營;本土化戰略
【中圖分類號】F426.4;F125;F27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688(2020)07-0212-02
隨著我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及“中國制造2025”的迫切需要,我國制造業企業開展跨國經營的熱情不斷增強。在世界經濟一體化不斷加深的背景下,世界知名企業不約而同地選擇從生產、營銷、人力資源和技術研發等方面加大跨國經營本土化戰略的實施力度,利用東道國當地的資源要素優勢,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從而實現利潤最大化。此外,長期過剩的產能和資本無法得到有效利用也是當下擺在我國經濟發展面前的一道難題,國內企業急需擴大市場空間,尋找新的投資領域。制造業企業作為我國經濟和貿易中最為基礎的部門,承擔著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發展質量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作用,研究我國制造業企業如何通過推行本土化戰略實現跨國經營,對我國經濟長期健康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1 本土化經營的動因分析
我國制造業企業在國際市場上要想有更大的突破,就要做到思想全球化、行動本土化,相較于思想全球化而言,行動本土化更值得探究,也面臨著更多挑戰。通過在東道國實施本土化戰略,我國制造業企業可以更快地適應東道國環境、樹立品牌形象和發掘潛在市場,同時可以有效降低各項成本。
1.1 適應東道國環境
本土化經營最直接的好處是能夠幫助我國制造業企業迅速適應東道國環境。在企業海外發展過程中,與母國不同的制度環境往往對我國制造業企業產生了一定的約束,導致我國企業很難融入當地,進而難以開展經營活動。通過本土化經營,可以加速企業融合東道國的制度、文化和社會環境等因素,進而增強我國企業在東道國發展的動力,減少因東道國環境不同而帶來的阻力。
1.2 樹立品牌形象
通過在東道國本土化經營,企業能夠更為直觀地了解東道國文化和社會環境,有助于與當地政府和企業建立起良好的合作互惠關系,更好地迎合當地消費者的需求,從而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同時,通過雇傭本地員工,解決當地就業問題也可增強當地對我國制造業企業的信任感,為企業在東道國以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1.3 降低經營成本,開發新市場
與發達國家相比,發展中國家擁有價格更為低廉的勞動力資源和自然資源,因此跨國企業青睞于在發展中國家開設工廠,在當地實現從生產到銷售的各個環節,以降低各項生產成本。此舉相較于傳統的對外貿易方式可以大大節約物流運輸成本,同時節省了外派員工高昂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直接聘用熟悉東道國法律法規和風俗文化的當地員工可以降低潛在風險,避免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同時,我國制造業產品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生意不好做,眾多行業面臨著產業結構調整和勞動力成本上升等挑戰,只有尋求開發新市場,才能獲取更多利益,使國內眾多的制造業企業得以生存和發展,而跨國經營本土化戰略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
2 本土化經營的戰略分析
本土化戰略是指跨國企業在海外市場的跨國經營活動中,從生產到銷售及日常管理等各環節都充分考慮東道國的實際情況,在發揮企業自身核心優勢的同時,盡可能地貼近當地標準,制定符合發展戰略要求的本土化政策,從而迅速適應東道國的文化、經濟和政治環境,成為一個融入東道國的本土化企業。當前,我國制造業企業跨國經營仍處于起步階段,海外子公司規模普遍偏小,可借鑒的經營經驗不足,容易導致相關企業在海外市場的發展中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本文從這一現實問題入手,將制造業企業本土化戰略概括為4個方面,即從生產研發本土化、營銷策略本土化、人力資源本土化和企業協同本土化方面進行分析。
2.1 生產研發本土化
生產本土化是制造業企業實施跨國經營本土化戰略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包括原料采購的本土化和生產加工的本土化。這意味著企業需參與到當地生產供應鏈的各個環節,不斷加強在東道國采購渠道和合作網絡的建設,通過生產本土化在當地站穩腳跟,以謀求進一步的發展。此外,制造業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是影響其產品競爭力的核心因素,相較于世界先進的大型跨國企業,當前我國多數制造業企業在前沿科技領域還不夠發達,在海外市場的競爭中常常落入被動局面。對此,研發本土化不僅可以幫助我國制造業企業將自身研發力量與當地市場環境相結合,生產出更具競爭力的產品,還可以通過雇傭東道國尤其是較為發達東道國的專業技術人才進一步增強自身的研發力量。
2.2 營銷政策本土化
營銷本土化是跨國企業根據東道國的環境和市場而采取的一種迎合當地消費者習慣的適應性營銷,其內涵包括品牌戰略、渠道戰略、產品和服務戰略及價格戰略等。通過深入東道國市場,調查了解當地消費者的習慣和偏好,找出并分析影響企業營銷效果的各項因素,從而采取適當的營銷策略,使企業在獲得消費者信任和青睞的同時最大化自身利益。在這一方面,相關企業可以借鑒世界知名跨國企業的營銷案例,同時積極發揚我國傳統文化等獨特優勢。在設置經營政策方面,歷史上有很多跨國企業因不熟悉東道國的經營環境和政策法規而遭受損失甚至黯然退出當地市場的慘痛案例,我國的制造業企業在海外發展之前,務必對東道國的社會文化和經濟政策等方面進行詳細的評估和分析,預判可能出現的風險并提前制訂應對方案。避免出現因為經營環境的差異和政策法規的限制而在東道國難以開展經營活動的不利局面。
2.3 人力資源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