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中心醫院(528000)裴德恩
乳腺腫塊在臨床上發病率較高,主要治療手段是腫塊切除,術中快速冰凍病理診斷在臨床上運用頻繁,可對患者乳腺腫塊性質進行快速診斷[1]。本次研究入組158例患者,對“乳腺腫塊術中快速冰凍病理診斷結果”進行了臨床實驗。
1.1 資料 從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臨床診斷、治療的乳腺腫塊患者中選擇158例,采取回顧性分析,年齡19~65歲,中位年齡42.6歲,發現腫塊時間8個月~5年,中位發現腫塊時間2.3年,左側腫塊、右側腫塊、雙側腫塊分別是93例、49例、16例,所有患者均簽訂病理檢查知情同意書。本組探究中,良性腫瘤48例、惡性腫瘤80例、非腫瘤病變30例。
1.2 方法 術中快速冰凍病理診斷:檢查送檢標本,在核心病變區采集標本切面,術中實施快速冰凍切片,將冷凍托溫度控制在-18℃~-30℃,使用OCT包埋劑封好,將其冰凍于冰凍臺,切片過程中保證均勻切刀,厚度4~6um,將其平貼于載玻片并固定,固定時使用甲醇固定液,采取HE染色處理,封片處理時使用中性樹膠。病理醫師對乳腺標本進行肉眼觀察,記錄病理組織大小、類型等并使用光學顯微鏡進行切片病理診斷,對冰凍報告進行確定,以石蠟切片診斷剩余組織,將術中快速冰凍病理診斷結果與術后石蠟診斷結果進行對比,診斷標準是術后石蠟診斷結果。
1.3 統計學計算 使用SPSS19.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包括t檢驗、X2檢驗,分別用于計量資料、計數資料計算中,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
本研究術中快速冰凍病理診斷結果確診率98.10%,共計155例,良性腫瘤49例(31.01%)、惡性腫瘤78例(49.36%)、非腫瘤病變28例(17.72%)。術后石蠟診斷結果:良性腫瘤48例(30.37%),惡性腫瘤80例(50.63%),非腫瘤病變30例(18.98%),將術中快速冰凍病理診斷結果與術后石蠟診斷結果進行對比,P>0.05。分析診斷準確性影響因素,包括腫瘤3cm以上、X線鉬靶未出現鈣化灶等。
據相關性文獻報道,術中快速冰凍病理診斷對乳腺腫塊性質診斷準確率較高[2],臨床認可度高,可對患者腫塊良惡性進行快速判斷,冰凍切片還可對患者病變范圍進行確定,為臨床醫師確定手術切除范圍提供一定依據,將腫瘤邊緣成功切除,可提高患者手術成功率,尤其是選擇保乳手術患者。
臨床上也應對術中快速冰凍病理診斷誤診及漏診影響因素進行綜合分析,避免患者治療不足或者過度治療,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乳腺癌在臨床上常見,可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若早期發現乳腺癌,可有效改善患者預后,提高患者生存時間。分析乳腺癌疾病特點,主要臨床表現是乳腺腫塊,臨床檢查措施較多,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X線鉬靶及彩色多普勒B超、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等方法來早期發現乳腺癌患者,大部分患者經過影像學檢查后仍不能將乳腺腫塊性質進行準確確定,傳統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容易出現假陰性及假陽性,誤診率較高,因此,臨床上提出了術后石蠟診斷,效果可靠。但是選擇石蠟切片確診,患者需要等待5d,若患者病情危重,實施難度較大,對比而言,術中快速冰凍病理診斷臨床應用價值較高,可在術中快速取得病理切片,及時獲取診斷結果,了解患者病變情況,準確確定腫塊切除范圍。
本組結果:對比術中快速冰凍病理診斷結果及術后石蠟診斷結果(P>0.05),分析診斷準確性影響因素,包括腫瘤3cm以上、X線鉬靶未出現鈣化灶等。結果證實,乳腺腫塊術中快速冰凍病理診斷可行性較高,對患者絕經狀態、X線鉬靶鈣化灶、腫瘤大小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可增加患者診斷結果準確率。
綜上,乳腺腫塊術中快速冰凍病理診斷結果較為準確,對比術后石蠟診斷結果,差異不大,分析誤診及漏診影響因素,包括X線鉬靶未出現鈣化灶及腫瘤3cm以上等,值得臨床推薦。后續探討中,臨床應擴大樣本選取數量,延長樣本選取時間,對如何降低術中快速冰凍病理診斷結果誤診率及漏診率進行進一步分析,以增加本組研究臨床指導及借鑒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