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禹州市婦幼保健院(461670)王紅玲
當前社會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預防醫學模式的不斷發展,人口結構模式也不斷發生變化,中老年人群在我國的人口構成比例中也有所增大,因此對中老年病癥的預防和保健極為關鍵[1]。中年女性,因年齡不斷增大,其卵巢功能不斷退化,同時雌激素水平的不斷降低導致病癥發生,影響中年女性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針對于此,文章通過對我院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間所接收的100例婦科病患者進行分析,評定預防保健的臨床應用價值。
1.1 基本數據 將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婦科病患者納入本次研究中,采用隨機數字表法的形式將其平均分為研究組(n=50)和對照組(n=50)。研究組中,最大年齡55歲,最小年齡40歲,中位年齡(55.1±2.8)歲;對照組中,最大年齡61歲,最小年齡39歲,中位年齡(54.7±3.2)歲。入選研究的100例患者均存在十分明顯的婦科病癥發展傾向,但是未確診為婦科病癥的患者[2]。臨床既往未出現婦科疾病,不存在肝腎功能障礙。100例患者數據納入SPSS17.0軟件處理,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行基礎婦科保健對策,研究組在此基礎上加行綜合預防保健對策。①患者入院時進行全方位評定,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以及精神情況,從而制定針對患者的心理護理模式、臨床常規護理模式,讓患者擁有良好的心情來進行治療。②為患者予以飲食調整。根據患者的病情對微量元素攝入進行調整,保持營養均衡攝入。③根據患者的情況制定常規運動計劃,以此提升患者日常的運動量,提升人體免疫力。④為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指導,及時了解患者情況,進行自身病癥預防和護理。
1.3 觀察標準 記錄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消退用時、婦科病癥的預防效果、患者對醫務人員的臨床滿意度等。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數據納入SPSS17.0 中處理,其中兩組癥狀消失時間對比用(均數±標準差)的形式表示,行t檢驗,兩組滿意度對比用率(%)的形式表示,行卡方檢驗,組間對比P<0.05證實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癥狀消失時間 經過治療后,研究組臨床癥狀消失用時為(21.8±5.1)日,對照組臨床癥狀消失用時為(26.2±8.0)日,組間對比t=3.2793,P=0.0014。
2.2 兩組滿意度分析 研究組滿意度(96%)優于對照組(82%),組間對比差異性顯著。
中年女性常見婦科病癥的預防和保健對策:陰道炎:陰道炎因病癥反復感染,導致中年女性生活不便,預防和治療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幾方面:①保持外陰的清潔和干燥,進行個人衛生的預防[3]。②食用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如新鮮的瓜果和綠色蔬菜,補充魚肝油以及維生素C和E。③中年陰道炎患者的陰道PH值一般>正常人群,因此可以將酸性溶液比如0.5%的醋酸或者乳酸溶液,對陰道進行沖洗,以此對細菌生長進行抑制[4]。④如果出現外陰瘙癢的情況,應用溫水對外陰進行清洗,或者加入少量食鹽或者白醋,切勿用熱水進行沖洗,以此避免外陰皮膚干燥導致病癥加重。⑤治療過程中加行雌激素治療,可以對陰道壁的萎縮情況進行改變同時緩解臨床反應[5]。
婦科癌癥:中年婦女一般對自身病癥的反應認識缺少,同時婦科惡性腫瘤病癥較為隱匿,病癥明確診斷時已經有所延誤,導致腫瘤的效果和預后不佳。所以對中年女性尤其是高危人群予以婦科普檢的意義重大,使其婦科惡性腫瘤能夠做到及早發現、及早診斷以及及早治療,這是最為主要的保健對策。①卵巢癌:臨床研究證實通過經陰道超聲檢查可以有利于發現卵巢癌,同時延長患者的生存周期,如果通過聯合CA125檢查,能夠降低卵巢癌的死亡率。②子宮內膜癌:更年期子宮出血患者需要進行分段診刮療法來排除癌癥病變情況。臨床研究學者通過宮腔鏡檢查采用定位和活檢方式,并且聯合P27蛋白表達,提升了宮腔鏡的臨床早期診斷率,同時臨床可以更早期的診斷出子宮內膜癌,提升患者生存質量。③宮頸癌:當前臨床的TCT和HPV檢測已經逐漸應用于子宮頸癌的篩查中,通過宮頸細胞學檢查以及陰道鏡下定位活檢的形式可以提升早期宮頸癌和癌前病變檢出率,但是因陰道鏡下取材的局限問題,無法有效分析宮頸管內的病變,因此宮頸錐切在臨床中的作用依然顯著。子宮脫垂和尿失禁:研究證實大約有50%的經產婦生殖道存在脫垂反應[5],大約有20%左右的女性需要進行治療,所以中年婦女日常運動中需要加強鍛煉和預防,平時應進行運動鍛煉,對骨盆底肌肉和腹壁肌肉進行練習,避免家務勞動過量,同時存在咳嗽和便秘的女性應加緊預防[6]。同時對于子宮脫垂程度較輕的患者,臨床可以加行針灸、中藥外敷和內服處理。且體育運動療法也可以對輕度的子宮脫垂治療,如肛提肌鍛煉,對肛門進行收縮,每次連續進行10分鐘,每日進行數次,同時在第一次鍛煉過程中應在起床前完成,存在壓力性尿失禁的患者每次排尿過程中應有意識的對排尿動作進行停頓,以此養成良好習慣。
通過本次研究證實,研究組臨床癥狀消失用時為(21.8±5.1)日,對照組臨床癥狀消失用時為(26.2±8.0)日,組間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總滿意度96%高于對照組82%,兩組比較差異性顯著(P<0.05)。也由此說明,在當今社會不斷發展中,物質生活水平持續改善狀態下,人類壽命也有所延長。同時年齡增長,中年人器官生理功能減退,防御機能降低后,特別是女性的雌激素減退,神經內分泌出現退化,導致女性生殖健康受到威脅[7],從而引發生殖器官炎性反應、腫瘤等病癥出現[8],為了進一步提升中年女性的生活質量,預防老齡化問題,臨床需要加強宣教模式,對常見病癥及早宣傳;對膳食營養進行建議,此外針對生活習慣不佳的患者應督促戒煙酒、平衡心理狀態,養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中年女性應每年定期進行體檢,尤其是婦科檢查,如外陰檢查、陰道檢查、宮頸和子宮附件檢查、白帶常規檢查、婦科B超檢查以及尿常規檢查。如果出現:①絕經后陰道大量出血或者陰道不規則流血;②性交出血;③白帶增多異味;④陰道出現黃水分泌;⑤下腹部包塊出現,存在隱痛感。則應及時進行檢查。
綜合以上結論,中年婦女根據病情不同,結合保健預防對策,能夠提升臨床效果,降低醫療糾紛發生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