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寶坻區人民醫院(301800)劉立杰
IgA腎病屬于腎小球疾病,其具備較高的臨床發病率,在全部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中,IgA腎病所占比例為40%左右。發病后若無法得到有效治療,則可能發展為終末期腎衰竭,危及患者生命。麥考酚酸酯(MMF)屬于新型強效免疫抑制劑,其可有效抑制次黃嘌呤核苷單磷酸脫氫酶活性,從而控制細胞增殖。本次研究就選取IgA腎病患者80例,探討MMF對IgA腎病的治療作用。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IgA腎病患者80例,本次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男25例,女15例,年齡42~85歲,平均(63.7±5.1)歲,病程5~16個月,平均(10.3±2.5)個月;觀察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44~84歲,平均(64.2±5.4)歲,病程6~16個月,平均(10.6±2.8)個月。兩組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兩組入院后均積極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并為患者采用強的松進行口服治療。對照組采用來氟米特片(愛若華,上海斯維克制藥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00520,10mg/片)進行治療,初始劑量控制為0.6~0.8mg/(kg·d),參照患者自身機體病情變化來對劑量酌情減少,直至減少為0.2mg/(kg·d),維持治療12個月。觀察組采用嗎替麥考酚酯片(賽可平,杭州中美華東制藥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51422,0.25g/片)進行治療,初始劑量為2.0g/d,每天用藥2次,連續用藥3個月后,參照患者自身機體病情變化酌情減少藥物用量,但應保持在1.5g/d以上,6個月后再次將用藥劑量減少,但應保持在0.5g/d以上,連續用藥6個月后停止治療。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臨床療效不良反應發生率。療效判定:痊愈:臨床特征和癥狀全部消失,尿蛋白呈陰性,尿蛋白定量保持在0.2g/24h及以下,具備正常腎功能;顯效:臨床特征和癥狀明顯改善,尿蛋白定量保持在1.0g/24h及以下,腎功能明顯提高;有效:臨床特征和癥狀改善,尿蛋白定量保持在3.0g/24h及以下,腎功能提高;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1]。治療總有效率=(總例數-無效)/總例數×100.00%。
1.4 統計學處理 統計學軟件為SPSS17.0。用[n(%)]表示計數資料,行X2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0.00%(36/40)高于對照組75.00%(30/40)(P<0.05)。
2.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15.00%vs12.50%),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在對IgA腎病開展治療時,現代醫學主張為患者應用血管緊張素受體接抗體進行治療,但取得的療效卻并不理想,同時藥物副作用明顯,起效速度慢。MMF為新型免疫抑制劑,其抑制免疫及其介導的炎癥反應機制可能為:①對淋巴細胞鳥嘌呤經典合成途徑進行選擇性抑制,從而使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的增殖得到抑制;②可對單核細胞的增殖以及誘導分化進行快速而可逆的抑制,從而使炎癥反應減輕;③可對B淋巴細胞的增殖進行直接抑制,由此使抗體生長受到阻滯;④可使粘附分子所具備的活性得到高效力的降低,從而使炎細胞滲出減少[2]。
有學者選取中度蛋白尿的IgA患者39例,通過24周時間治療后,治療組(麥考酚酸酯聯合纈沙坦、低劑量激素)的完全緩解率達到46%,治療總有效率達到86%;經過48周時間治療后,治療組完全緩解率達到52%,治療總有效率達到91%,明顯高于對照組。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提示在對IgA腎病進行治療時,MMF的效果優于來氟米特,這也和前人研究報道相符[3]。同時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兩組不良反應無明顯差異,提示MMF具備較高的應用安全性,不容易導致毒副反應的出現,可作為IgA腎病治療的有效藥物。
總之,MMF可有效治療IgA腎病,效果優于來氟米特,且具備較高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