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陽市中心醫院(473000)王靜
腔隙性腦梗死為常見的臨床疾病類型,確診為腔隙性腦梗死患者的發病區域主要為大腦深部,疾病病灶常見于患者的腦部基底核區域、腦部內囊區域、側腦室旁區域或者腦橋基底區域[1]。腔隙性腦梗死患者在發病初期多伴有不同程度的頭痛癥狀、眩暈癥狀。以往臨床以采用CT檢查方法進行檢查診斷腔隙性腦梗死,而相關臨床研究結果顯示,采用CT檢查方法的腔隙性腦梗死影像學表現并不突出,容易發生誤診、漏診現象,甚至導致患者的最佳治療時機被延誤[2]。近幾年來,在臨床應用腦電圖檢查診斷腔隙性腦梗死,可有效提高腔隙性腦梗死檢出率、準確率[3]。本次研究工作選擇從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50例腔隙性腦梗死患者為本次研究工作對象,旨在探討腔隙性腦梗死患者的臨床腦電圖表現特征。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從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50例腔隙性腦梗死患者為本次研究工作對象,運用臨床腦電圖檢查方法、CT檢查方法進行檢查。50例腔隙性腦梗死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4例(占比率為68.00%,34/50),有女性患者16例(占比率為32.00%,16/50);年齡最小37歲,年齡最大70歲,平均年齡為(46.50±3.05)歲;合并癥類型:合并高血壓有25例,合并糖尿病有16例,合并癲癇有9例;臨床癥狀表現包括:一側肢體功能受限,而且出現局部感覺障礙。所有患者收治入院后,均予以綜合檢查確診為腔隙性腦梗死。50例腔隙性腦梗死患者及其家屬均對本次研究工作知情同意,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均配合進行臨床腦電圖檢查方法、CT檢查方法進行檢查。
1.2 診斷方法 50例腔隙性腦梗死患者為本次研究工作對象,運用臨床腦電圖檢查方法、CT檢查方法進行檢查。①腦電圖檢查方法具體實施如下:儀器選擇SOLAR2848B數字腦電圖分析系統;囑咐患者調整體為取坐位,并且囑咐其在情緒平穩、安靜狀態下實施檢查;依照10/20系統放置常規電極,電極參考為A1、A2;常規EEG描記,掃描時間控制20min,待檢查結束后,分析腦電圖影像學表現。②CT檢查方法具體實施如下:儀器選擇飛利浦64排全身螺旋CT機;囑咐患者調整體為取仰臥位,參數設置:設置電壓為120kV,設置電流為380mA,設置層距為5~10mm,設置厚度為5~10mm,設置螺距為1.375,依照常規軸位實施連續平掃。
1.3 觀察指標 比較分析臨床腦電圖檢查方法與CT檢查方法的檢查效果。
1.4 診斷標準 CT檢查方法的腔隙性腦梗死診斷標準:可見病灶處于腦部基底節區丘腦內囊,或病灶處于腦干,或處于腦部放射冠側腦室旁,表現為圓形低密度灶分布或者橢圓形低密度灶分布,且邊界清晰,直徑約為2~20mm,其占位效應比較輕微,而且相鄰腦室受壓,無出現中線結構移位情況[4]。
腦電圖檢查方法的腔隙性腦梗死診斷標準:可見病灶區域存在彌漫性低波幅慢波,以廣泛θ波為背景,或廣泛δ波為背景,可見明顯局灶性慢波,或者不對稱性慢波,而且部分患者可合并周期性尖慢波融合情況[5]。
1.5 統計學處理方法 所得數據均錄入統計學軟件SPSS26.0進行統一處理與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經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經t檢驗;若數據差異顯著,則P<0.05;若數據差異不顯著,則P>0.05。
2.1 臨床腦電圖檢查方法與CT檢查方法的檢查效果比較 腦電圖檢查方法的檢出率為92.00%(46/50),更高于CT檢查方法的62.00%(31/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臨床腦電圖檢查方法與CT檢查方法的誤診率、漏診率比較 腦電圖檢查方法的誤診率為4.00%(2/50),漏診率為4.00%(2/50),均更低于CT檢查方法的20.00%(10/50)、18.00%(9/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腔隙性腦梗死為臨床常見疾病,該疾病患者的腦部梗死區多在發病后48小時發生一系列表現,如腦組織水腫、腦組織壞死等[6][7]。臨床結合腔隙性腦梗死患者疾病特點,該疾病病理學改變過程需持續一定時間,因此,發病初期運用CT檢查方法,其檢查結果常為陰性,而且無腦組織特異性改變[8]。但是,在腔隙性腦梗死發病48小時之內,雖然腦生理功能未表現出結構性的變化,但是,可出現梗死區域內明顯異常波,而且,通過腦電圖檢查方法可將其檢測出[9][10]。
從本次研究結果可知,腦電圖檢查方法的檢出率為92.00%,CT檢查方法的檢出率為62.00%,組間比較,腦電圖檢查方法的檢出率更高于CT檢查方法,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腦電圖檢查方法的誤診率為4.00%,漏診率為4.00%,CT檢查方法的誤診率為20.00%,漏診率為18.00%,組間比較,腦電圖檢查方法的誤診率、漏診率均更低于CT檢查方法,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提示,臨床在進行檢查診斷腔隙性腦梗死過程中,應用臨床腦電圖檢查方法,結合腦電圖異常表現可以作為參考依據[11][12]。
綜上所述,臨床結合腔隙性腦梗死患者的疾病特點,與CT檢查方法相比較,應用臨床腦電圖檢查方法可以取得更高的臨床準確率,可以及時反映早期腦功能改變情況,從而為臨床制定治療方案提供有效參考依據,有重要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