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鄭市人民醫院(451100)丁艷
IgA腎病是臨床常見原發性腎小球疾病,發病率高,表現為無癥狀性尿蛋白或血尿,多伴有腎功能損害,是發展到腎病終末期的常見原因[1]。目前臨床尚無治療IgA腎病的特效療法,小劑量醋酸潑尼松片是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適用于免疫性炎癥疾病,臨床廣泛用于治療腎病。雷公藤多甙是免疫抑制劑,具有明顯抗炎、免疫抑制作用。本研究選取我院IgA腎病患者分組對比,旨在分析雷公藤多甙聯合小劑量醋酸潑尼松片的治療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選取我院2016年9月~2018年1月IgA腎病患者104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n=52)、參照組(n=52)。參照組男33例,女19例;年齡21~57歲,平均(39.07±8.79)歲。研究組男32例,女20例;年齡19~58歲,平均(38.41±9.21)歲。兩組一般資料(性別、年齡)均衡可比(P>0.05)。
1.2 選取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內科學(第8版)》IgA腎病診斷標準[2];②經腎功能檢查、尿檢確診;③患者知情本研究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本研究藥物禁忌癥;②精神障礙;③合并其他嚴重心、肝、肺疾病。
1.3 方法 兩組均予以常規治療。參照組予以小劑量醋酸潑尼松片(吉林顧瑞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2021758),口服,0.8mg/kg,1次/d,2個月后減量,2周內減少5mg/d,至10 mg/d則2周內減少2.5mg/d,維持在5mg/d。研究組在參照組基礎上聯合雷公藤多甙(魯南厚普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37020344),口服,20 mg/次,3次/d。兩組均治療2個月。
1.4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治療前后尿蛋白、尿血細胞含量。取尿樣送檢,精確留取24 h尿蛋白。采用特定蛋白分析儀(美國貝克庫爾特有限公司,型號IMMAGE 800)檢測尿蛋白、尿血細胞含量。②不良反應。
1.5 統計學分析 通過SPSS22.0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t 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χ2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尿蛋白、尿血細胞含量 治療后兩組尿蛋白、尿血細胞含量均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尿蛋白、尿血細胞含量(1.14±0.39)g/L、(101.32±20.36)個/μl分別低于參照組的(1.52±0.41)g/L、(125.43±21.84)個/μl(P<0.05)。
2.2 不良反應 研究組出現白細胞減少1例,血壓異常1例;參照組出現白細胞減少2例,肝功能異常3例,血壓異常4例。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研究組3.85%(2/52)低于參照組17.31%(9/52)(χ2=4.981,P=0.026)。
IgA腎病主要臨床癥狀為蛋白尿、血尿,其治療應降低尿蛋白、尿血細胞含量,減輕腎臟負擔,緩解腎功能損傷。小劑量醋酸潑尼松片可調節糖代謝,改善脂肪、蛋白質生物合成狀況,抑制免疫反應,具有抗炎、抗病毒作用。腎病屬中醫“消渴”范疇,病機為脾腎氣虛導致陰陽失衡,氣血運化失司,熱毒充斥內外,瘀塞經脈,久而成病,其治療應活血化瘀、補脾健腎。雷公藤多甙是中藥免疫抑制劑,其主要成份為雷公藤,具有祛風除濕、活血通絡、解毒止痛等作用。現代藥理學表明,雷公藤可抑制溶血素抗體生成,降低巨噬細胞活性,影響白細胞移動,從而調節免疫功能[3]。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后尿蛋白、尿血細胞含量低于參照組(P<0.05),表明雷公藤多甙聯合小劑量醋酸潑尼松片治療IgA腎病患者可改善蛋白尿、血尿等臨床癥狀。分析其原因在于雷公藤多甙可修復、保護腎小球基底膜,改善濾小膜通透性,從而提高增強尿蛋白選擇性,調節腎臟血流動力學,起到保護腎功能、減輕腎損傷的作用。本研究結果還顯示,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3.85%低于參照組17.31%(P<0.05),表明聯合治療安全性高。
綜上所述,雷公藤多甙聯合小劑量醋酸潑尼松片治療IgA腎病患者可改善蛋白尿、血尿等臨床癥狀,減少不良反應,有效保護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