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清豐縣人民醫院(457300)張春梅 許瑞麗
子宮內膜異位癥(Endometriosis,EMT)是婦科常見疾病,目前臨床多采用手術治療,但由于多數患者缺乏對疾病知識了解,術前易產生緊張、焦慮等負性情緒,研究證實,給予圍手術期患者有效護理干預,可緩解負性情緒,利于手術順利進行[1][2]。醫護患一體化健康管理模式是以患者為中心,醫生、護理人員團結協作,為患者提供專業化服務,建立良好醫患關系,以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本研究旨在探討醫護患一體化健康管理模式對EMT患者圍手術期負性情緒影響。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選取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3月118例EMT患者,依據入院時間分為試驗組(59例)、對照組(59例)。對照組年齡21~52歲,平均年齡(36.64±6.23)歲;病程4~12個月,平均病程(8.17±1.15)個月。試驗組年齡21~53歲,平均年齡(37.26±6.31)歲;病程5~12個月,平均病程(8.24±1.13)個月。兩組年齡、病程等資料均衡可比(P>0.05)。納入標準:均經B超、腹腔鏡檢查確診為EMT;患者知曉并同意本研究。排除標準:伴有認知、言語功能障礙者;嚴重精神障礙者;血液系統疾病;腫瘤疾病者;妊娠或哺乳期婦女。
1.2 方法 兩組均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對照組給予常規管理模式干預:術前告知注意事項,術中密切關注生命體征,術后送回病房等。試驗組于對照組基礎上給予醫護患一體化健康管理模式干預。(1)成立小組:由3名護理人員,2名醫生,1心理咨詢師組成,共同商討制定具體干預計劃及工作流程,并進行責分工。(2)實施計劃:①術前:于術前1d,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進行疾病講解、介紹手術前后流程及預后,增強患者治療信心,同時耐心解答疑問,對存在心理問題患者,進行心理干預,指導患者多與家屬交流,用聽音樂放松、適當散步等方式愉悅心情,叮囑家屬督促患者睡眠;②術中:介紹手術環境,語氣要溫和,麻醉前征求患者同意后再實施,注意保護患者隱私,使用毛毯覆蓋裸露四肢,預防低體溫;③術后:移動患者動作要輕緩,告知等待家屬手術成功,待患者清醒后告知術后飲食、引流管自我護理、預防術后并發癥、應急處理等。
1.3 觀察指標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評估兩組心理狀態:包含20個項目,每項1~4分,SAS評分≥50分為焦慮,<50分為無焦慮,分數越高,表示焦慮越重。
1.4 統計學分析 所有數據用SPSS23.0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前: 試驗組S.S 評分為(61.24±9.86)分,對照組SAS評分為(62.27±9.12)分,組間比較,無顯著差異(t=0.589,P=0.557)。干預后:試驗組SAS評分為(41.76±7.63)分,對照組SAS評分為(57.68±9.54)分,試驗組SAS評分低于對照組(t=10.010,P<0.001)。
醫護患一體化健康管理模式是一種新型、創新性護理模式,是由護理人員、醫生共同協作,為患者提供專業化、個性化、系統化醫療服務,以利于提高整體服務質量。與常規管理模式相比,醫護患一體化健康管理模式以患者為中心,以滿足患者需求為宗旨,強調醫生-護理人員-患者全方位深度合作,充分發揮三方主觀能動性,建立多學科融合長效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試驗組SAS低于對照組(P <0.05),表明EMT患者圍手術期采用醫護患一體化健康管理模式,能顯著改善患者負性情緒。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醫護患一體化健康管理模式通過與患者建立良好醫患關系,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了解患者具體情況,耐心解答疑問,增強治療信心;并由心理咨詢師對存在心里問題患者進行專業化、權威化心理指導,糾正患者錯誤認知,指導放松方式,從而緩解心理壓力,提高治療依從性,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利于術后恢復。
綜上可知,EMT患者圍手術期采用醫護患一體化健康管理模式,能顯著改善患者負性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