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氣管炎簡稱“慢支”,人們常聽到的“老慢支”就是指老年慢性支氣管炎,作為一種十分常見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可引起患者咳嗽和咳痰。慢性支氣管炎起病緩慢、病程長,容易反復發作且病情逐漸加重,病情加重后可出現喘息以及咳嗽、咳痰突然加重。慢性支氣管炎是困擾患者的常見慢性疾病,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降低生活質量,如不接受有效的治療和護理還可發展為肺氣腫和肺心病,對患者采用有效護理,減緩病情發展,對慢性支氣管炎的治療十分重要。
慢性支氣管炎是呼吸科的常見疾病,多發于中老年人群,引發慢性支氣管炎的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可能是有害氣體和顆粒的吸入、病菌和支原體感染以及免疫能力、年齡和氣候等因素長期相互作用的結果,和其他慢性疾病一樣具有起病慢、病程長和反復發作的特點,患者在勞作、受涼或者感冒后病情會有所加重,主要表現為咳、痰、喘,即咳嗽、咳痰和氣喘,患者在晨間咳嗽癥狀會比較嚴重,排痰也以清晨痰量最多,患者因支氣管痙攣引發喘息,出現胸悶、氣短癥狀,嚴重者甚至生活無法自理,使患者十分痛苦。
仔細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情況,特別是呼吸情況,通過測定患者的呼吸頻率,確定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難的癥狀,若患者呼吸困難情況有加重趨勢,應考慮阻塞性肺氣腫的可能性;觀察患者的咳嗽情況,包括咳嗽的性質和咳嗽時間,觀察患者痰液性狀,收集痰液進行實驗室檢查;記錄患者的排尿情況,若患者出現頸靜脈怒張或下肢水腫,應考慮并發心力衰竭,必須及時搶救。
針對咳嗽、痰多的患者應首先觀察患者咳嗽的性質、節律、時間以及痰液的性狀,鼓勵患者進行有效咳嗽,自行排痰,當咳嗽排痰效果不理想時,可采用口服祛痰藥或者霧化吸入藥物的方式促進排痰,臥床患者定期更換體位,進行痰液引流;對于喘息癥狀嚴重的患者應指導其采用半臥位的體位休養,并進行吸氧治療,更具患者的病情確定吸氧量,以低流量濕化吸氧為宜。
控制感染是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重點,應通過痰培養結果為患者選擇合適的抗生素,用藥后對患者的體溫進行檢測,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聽取并記錄患者用藥后的主訴;用藥過程中加強營養支持和排痰治療,緩解氣道阻塞;禁止使用鎮靜劑,鎮靜藥物可抑制患者呼吸中樞,導致呼吸暫停;口服排痰藥物后應注意不要立即飲水,以免影響藥物效果。
保證病室干凈衛生,注意保證空氣流通,天氣寒冷時應注意取暖,提高室溫,避免患者受涼感冒,導致病情加重。對患者進行營養支持和飲食護理,注意飲食的清淡和易消化,注意為患者補充足夠的蛋白質、熱量和維生素,如患者食欲不振,可給予患者使用方便的流質或者半流質食物,鼓勵患者多飲水,每日飲水量不少于3 L,飲食方面還要注意粗纖維的攝入,預防患者便秘;指導患者進行臥床休息,避免勞累,避免劇烈運動,保持病房通風和溫濕度適宜,減小對患者呼吸道的刺激;加強心理護理,患者大多年齡較大,受傳統觀念影響容易產生放棄治療、不配合治療和護理的情況,護理人員應加強溝通,并與患者家屬一起鼓勵患者,幫助患者樹立治療的信心,緩解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提高治療效果;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避免接觸粉塵,注意保暖,并戒除吸煙的嗜好。
總而言之,慢性支氣管炎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影響很大,患者應該積極進行治療并配合相關護理工作,改變不良生活習慣,預防和治療并發癥和合并癥,提高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