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作為人類生存的基本需求,是維持生命以及形成代謝的必需物質,但同時也是疾病傳播的重要媒介之一。生活飲用水是指供人類飲水與生活用水,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經濟的發展與社會進步,生活飲用水的質量受到了更加廣泛的關注,我國飲用水水質衛生監測工作也扮演著愈發重要的角色,為了提升生活飲用水衛生監測水平,本文對生活飲用水的理化檢驗方法進行了歸納和介紹。
現行GB/T5750《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2006年12月29日發布,2007年7月1日正式實施。該標準作為我國生活飲用水檢驗指南,包括水指標142項,其中微生物指標6項、有機物指標44項、放射性指標2項、金屬指標24項、無機非金屬指標11項、農藥指標21項、消毒劑指標6項、消毒副產物指標14項、有機物綜合指標4項、感官性狀和物理指標10項。
容量法常被應用于水質分析,容量法可測定的指標包括氯化物、水總硬度、生化需氧量、亞氯酸鹽、耗氧量、碘化物以及氯消毒劑當中有效的氯、二氧化氯等等,其中乙二胺四乙酸二鈉滴定法能夠應用于水總硬度的測定、硝酸銀容量法以及硝酸汞容量法可用于水中氯化物的含量測定,對于耗氧量的測定通常采取酸性高錳酸鉀滴定法進行測量。
重量法主要用于有機物綜合指標、無機非金屬指標以及感官性狀和物理指標(如溶解性總固體)等的檢測,在所有檢測方法中,占據1.04%的比例。
水質中金屬指標主要采取原子吸收法進行測定,原子吸收法分為火焰原子吸收法以及無火焰原子吸收法,其中火焰原子吸收法主要用于水中的鋅、鐵、錳、銅等金屬元素的檢測。原子吸收法占據全部檢測方法的6.57%。
在水質分析中,分光光度法屬于較為通用的技術,主要可以用于飲用水中揮發酚類、陰離子合成洗滌劑、氟化物、氰化物、硫酸鹽、硝酸鹽氮、硫化物、磷酸鹽、硼、氨氮、亞硝酸鹽、丁基黃原酸、甲萘威、甲醛、氯化氰、游離余氯和氯胺、二氧化硫、臭氧等物質的檢測。該方法占據所有檢測方法的19.72%
氣相色譜法主要用于生活飲用水中有機化合物的檢測,氣相色譜法檢測方法又包括毛細管柱氣相色譜法、填充柱氣相色譜法、頂空氣、柱前衍生等方法,可檢測的物質包括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碘化物、己內酰胺、四氯苯、苯乙烯、三乙胺、苯胺、松節油、苦味酸、氯丁二烯、三硝甲基苯、二硝基氯苯等物質。該方法占據所有檢測方法的27.00%。
ICP-MS檢測法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發展起來的無機元素與同位素分析測試技術,該方法能夠在幾分鐘內同時測定地表水中包括鐵、錳、砷、硒、鉀、鉛、汞等多種金屬元素,且具有操作簡便、靈敏度高、準確度好等優點,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滿足生活飲用水與地表水中痕量金屬元素的分析要求。
近年來,國家對生活飲用水水質安全重視度空前提高,生活飲用水水質檢測技術的應用也逐步由儀器法代替手工法,檢測時限縮短了,靈敏度與準確度得到較大提升。但在檢測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必須全方位覆蓋,確保檢測數據準確、可信,為人民群眾飲用水安全提供保障,為健康中國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