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基礎不斷發展,現代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我國的癌癥率也在持續上升,肝部腫瘤就是常見腫瘤疾病的一種。本文主要從脂肪肝、肝硬化、原發性肝癌、轉移性肝癌、肝血管瘤在CT上的表現出發,讓患者能夠掌握更多關于肝部腫瘤在CT上的判斷方法,具體報道如下。
肝部腫瘤(Liver Tumor )是發生在肝臟位置的腫瘤性病變,也是良、惡性腫瘤的統稱。肝臟是腫瘤好發部位之一,良性腫瘤較為少見,其中比較常見的就是肝海綿狀血管瘤。惡性腫瘤中轉移性腫瘤較為常見。臨床上的表現以肝區疼痛為主導,出現惡心、嘔吐、腹瀉、食欲減退、發熱、全身乏力、消瘦等癥狀時,就應該加以重視了。
①脂肪肝又叫肝臟脂肪浸潤,CT表現:平掃,大多數脂肪浸潤廣泛而均勻,肝體積正常或者肥大。肝密度減低,根據脂肪肝的嚴重程度,CT值減低或為負,肝內血管強化顯影特別清楚,走形分布正常。②肝硬化CT表現:肝臟大小和形態改變(早期脂肪導致肝臟增大,晚期縮小,常見肝右葉縮小,左葉或尾葉增大);肝臟表面凹凸不平,像是波浪狀或者分葉狀;肝裂變寬,肝門區擴大;肝密度高低不一;繼發性改變(脾大、腹水);門脈主干擴張,側枝血管扭曲、擴張,增強掃描明顯強化。③原發性肝癌,查證相關文獻得知肝癌分四型(直徑≥5 cm的巨塊型;直徑<5 cm的結節型;結節小的彌漫型;小癌型又叫小肝癌,單個癌結節最大直徑≤3cm;多個癌結節,數目不超過2個,其最大直徑總和≤3cm)。CT表現為:平掃:肝內圓形、卵圓形、不規則型低密度灶,可能有分葉,密度不均,大小不等;在邊緣有一圈透亮帶;病灶有單發有多發;常伴有肝硬化的表現;增強掃描:動脈期病灶迅速強化,密度超過肝實質;靜脈期病灶密度快速減少,低于肝實質,延遲掃描病灶不強化。④轉移性肝癌,CT表現:平掃為肝呈圓形或類圓形的低密度灶;不同大小;有單發有多發;分布趨向均勻;邊界有清晰有不清晰現象;密度有均勻有不均勻現象;部分病例可出現鈣化。⑤肝血管瘤,CT表現平掃:表現為圓形、類圓形低密度灶,形態規則,境界清楚;密度均勻,較大者也可不均勻;病灶大小不同、數量不一;增強掃描:動脈期病灶邊緣結節狀強化;增強區域進行性向病灶中央擴散。
①醫護人員確認接收檢查的時間。②醫護人員根據患者體重確認對比劑劑量,現在最新藥典示檢查前無需做過敏試驗,去除腰帶、鑰匙等金屬物品。③接受檢查時,保持仰臥平躺的姿勢,注入對比劑和生理鹽水,患者根據醫護人員指示呼吸及屏氣,不亂動,如果身體不適及時告知醫護人員。④檢查過后在和醫護人員確認之后離開。
CT能夠查出肝部腫瘤,而且可以查出早期腫瘤,尤其是對肝癌的早期篩查,一般都是運用CT篩查。脂肪肝、肝硬化、原發性肝癌、轉移性肝癌、肝血管瘤等肝部腫瘤在CT上的表現具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根據CT結果判斷肝癌患者的治療方案,肝癌患者治療方案的選項有外科手術(包括肝移植)、消融、栓塞療法、靶向治療、放射治療以及化療。醫生會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合理選擇適合患者病情的治療手段,可以不是單一的選擇手術或者是放化療,也不是單一的手術和放化療的疊加,而是多學科以及多種治療方法共同協作來幫助患者緩解病情,增加康復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