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出血臨床上是指非外傷導致的腦實質血管破裂出血,屬于自發性腦出血的一種,腦出血可分為急性腦出血和慢性腦出血,其中急性腦出血癥狀最為嚴重。急性腦出血具有死亡率高、致殘率高和并發癥多等諸多特點,根據相關研究表明急性腦出血患者的死亡率高達40%且多在發病48 h內死亡,由此可見該病的兇險程度?,F針對急性腦出血的治療主要分為內科治療、外科治療和康復治療,通過內科治療和外科治療后來幫助患者盡快清除腦部血腫,降低顱內壓,康復治療對急性腦出血患者來說尤為重要,對患者之后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指導作用。
急性腦出血患者高發年齡為50~70歲,以男性居多,通常在冬春季節和情緒激動時發病,發病前無任何顯著特征,發病初期患者會感到劇烈頭痛和惡心嘔吐,且伴有血壓升高,此類現象持續時間短則幾分鐘,多則幾小時,嚴重患者會立馬出現昏迷和意識模糊,此外急性腦出血患者還會出現運動障礙、語言障礙、瞳孔不等大和偏盲等臨床癥狀。急性腦出血主要致病因素是高血壓合并小動脈硬化和微動脈瘤,氣候、情緒以及不良的生活習慣(吸煙酗酒、暴飲暴食、過度勞累)都會引發急性腦出血。
(1)基礎護理,急性腦出血起病較急,患者通常入院后病情尚未穩定,護理人員需要密切觀察并記錄患者血壓、脈搏和呼吸等常規生命體征,根據患者瞳孔等生命體征等來判斷患者當前病情的危重程度。對于某些年紀較大的患者要尤其注意其意識障礙變化情況,由于老年人神經系統代償功能低下,當患者出現任何異常情況時,護理人員要及時通知醫生進行搶救。
(2)心理護理,患者在入院后會在搶救過程中接觸到各種不同的醫生和醫療器械,心里難免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孤獨感和陌生感,護理人員在患者意識清楚的情況下加強溝通,了解患者內心的恐懼、緊張等消極心理,在患者情緒穩定的情況進行安慰和排解,講述治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幫助患者樹立治療信心,同時對患者家屬普及疾病相關知識,得到家屬的積極配合,讓家屬也在日常生活中也給予一定幫助。
(3)飲食護理,在患者恢復神智后的2 h內禁止食用任何食物,待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和情緒穩定之后適當給予患者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物,少食鹽、糖,防止患者出現血糖增高,具體攝入量可根據患者血糖水平來制定。如若患者在進食過程中突然嘔吐或者返嗆,需立即停止進食,護理人員需要觀察患者氣管是否進入食物,以防造成患者窒息。
(4)并發癥護理,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要對患者定時進行翻身叩背,幫助患者進行排痰,進行氣管插管排痰時保證在無菌條件下進行,預防呼吸道感染;定期對患者進行尿常規檢查,最好每周更換一次尿管,防止患者尿液倒流出現泌尿系統感染;對于長期昏迷需要臥床休息的患者,護理人員應當經常對患者進行翻身,定期更換床鋪,床鋪最好干凈整潔有較高的舒適度,避免長期臥床患者出現壓瘡現象。
(5)康復護理,當患者達到康復訓練的條件時,護理人員在病情穩定期對患者進行肢體功能鍛煉,可采用按摩、推拿、手指及手肘的屈伸幫助患者進行鍛煉,促使其早日恢復正常肢體功能。引導患者自主做翻身訓練,如若早期翻身尚有困難,護理人員可適當幫助,逐漸過渡到可自主活動,通過翻身訓練可改善患者血液循環,預防壓瘡和肌肉萎縮。
急性腦出血病癥急且危重,會影響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尤其當患者病癥嚴重時護理工作顯得極其重要,通過專業護理人員的護理可幫助患者排解內心消極情緒,引導患者積極配合后續治療,輔以必要的并發癥護理,可有效減少患者其他疾病的發生率,為后續治療提供幫助,在以上護理后能幫助患者盡早恢復到最佳生活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