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仁州
(四川省若爾蓋縣包座鄉人民政府,四川若爾蓋 624500)
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的開展,是牧民地區保證畜牧養殖業健康發展的根本。工作人員需要掌握科學的防疫措施,了解防疫工作重點,分析防疫工作存在的不足,進行優化和改進,提高動物防疫水平,減少動物疾病的發生,保證畜牧養殖業的良好發展。
在當前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中,重點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加強對這項工作的重視。動物防疫工作的開展涉及范圍比較廣泛,需要從上到下的重視才能推動工作的有序開展,包括畜牧部門領導,養殖場人員、工作人員都需要重視這項工作,做好詳細調查,準備好防護措施,進行免疫接種等,定期清查,有效預防。另一方面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動物防疫工作的開展。地方政府要完善基層獸醫站的基礎設施建設,配置足夠的專業水平較高的工作人員,并結合當地畜牧養殖情況和動物疫病發生情況,指導動物防疫工作的開展。
免疫工作是進行動物防疫工作的主要手段,也是預防部分動物疫病發生的有效方法。按規定,養殖場需要遵循法律法規的要求以及當地畜牧部門的要求,對養殖動物按照日齡進行免疫接種,針對常發生的一些疫病實施預防,比如對于牛,需要及時接種牛出敗疫苗等。但在實際工作中,很多養殖單位并不能按規定進行免疫接種的落實,對此的重視程度不足,環境準備不良,免疫工作的銜接性不強,忽視了部分需要二次免疫的步驟,工作走形式的現象嚴重,個別養殖場甚至為了節約成本不進行免疫,這些因素都導致免疫成效較差。
在免疫接種程序中,疫苗的選擇十分關鍵。一般這項工作是由畜牧部門進行統籌安排的,尤其是大型養殖動物,需要按規定從畜牧部門處獲取疫苗,按規定接種。但是畜牧單位存在疫苗管理不科學,儲存不合格,采購不合理,疫苗品質不達標等問題,導致疫苗的效用降低或消失,無法使用,或者采購的疫苗不適用于疫病預防接種,或接種人員的專業性不強,接種技術不夠熟練,可能出現接種后疫苗無效的情況。
對于疫病防控工作的宣傳不到位,工作中也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免疫程序的執行存在形式化問題,受到基層工作人員自我意愿的影響較大,甚至一些地方直接忽略低風險季節的免疫監測工作,不能定期檢查動物的抗體水平,在出現疫情之后才進行控制,導致整體防疫工作存在一定的滯后性。
牧民地區進行動物防疫工作,需要進一步完善動物防疫體系,健全相應的管理制度,將工作的各個環節進行規范和標準化落實,保證防疫效果。進行動物防疫知識的宣傳,提高養殖單位和工作人員對此的認識,能夠重視動物防疫工作;提高防疫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增加檢測設備的資金投入,做好動物疫病的監測預報工作;提高防疫人員的專業水平,組織防疫人員進行定期培訓,加強動物疫病相關知識的了解,尤其是對于非洲豬瘟等近年來頻繁出現的疫病,對其如何進行防疫要有全面的了解。加強動物防疫技術推廣,尤其是對于養殖人員,要做好相關知識的宣傳教育工作,要求他們科學飼養管理,合理消毒滅菌,按規定進行免疫接種,提前準備好隔離區域,做好隔離保護,一旦出現疫情要及時隔離,對病死豬進行無害化處理。另外牧民地區要集中力量消滅傳染源頭,殺滅轄區內的老鼠、蜘蛛、蝙蝠等,避免帶入病原。
做好疫苗接種工作,選擇相關部門說明和生產的疫苗進行接種,嚴格按照說明書的要求進行免疫接種,選擇合適的接種方式、接種時間和接種量,尤其要注意針對養殖動物的日齡、性別、品種等進行科學選擇。另外對于較大只的養殖動物,要定期開展抗體檢測,保證抗體水平始終較高,如果出現較低的情況,及時補充免疫,避免出現免疫漏洞帶來疫病。
按照當地畜牧部門的規定做好春防、秋防兩大預防工作,認真落實各項措施,把“政府保免疫密度,業務部門保免疫質量”的免疫方針落到實處。本著“早安排、早部署、早準備、早落實”的思路,做到“五不漏”,保證每年動物防疫工作中免疫密度達到100%,比如對于口蹄疫、牛出敗等,以此避免相關疫病的發生。因為近年來非洲豬瘟的發生十分常見,所以在本地區強化開展非洲豬瘟安全專項檢查工作,進一步規范我地區豬肉經營秩序,按照上級單位的通知和要求,對我地區的蔬菜店、豬肉店、屠宰場、超市等場所進行專項檢查,檢測肉食品的品質,尤其是豬肉,避免出現非洲豬瘟疫情。
牧民地區進行動物防疫工作是防止養殖動物出現疫病,保證養殖工作順利開展的關鍵舉措。所以相關單位和養殖單位需要聯合協作,相互配合做好動物防疫工作,避免動物疫情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