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飛 張 劍
(1.安徽省濉溪縣鐵佛鎮農林技術服務中心,安徽濉溪 235100;2.安徽省濉溪縣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安徽濉溪 235100)
為了摸清我縣布魯氏菌病及其分布和流行情況,我們于2019年7月19日至30日,對本縣轄區內奶牛布魯氏菌病進行了流行病學調查和血清學調查,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為查清我縣發生布病的范圍、數量、危害程度、流行趨勢,了解疫病發生情況和流行規律,評估疫病發生風險,增強疫病防控工作的針對性,為政府制定科學防控政策提供依據。
主要對布魯氏菌病奶牛發病時間、發病特征、流行情況、發病原因、防疫措施等進行調查。
本次調查從鄉鎮農業綜合服務站抽調6人,縣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抽調2人,共8人分成兩組,于2019年7月19日-30日為期12天。
本次奶牛布魯氏菌病調查,入戶調查24戶、發放調查表1300份。對全縣范圍內存欄的奶牛全部進行調查及檢測。
按照《關于再次開展奶牛“兩病”監測的緊急通知》(市防指[2019]14號)文件精神,自7月20日始,對我縣24戶存欄的1268頭奶牛進行了調查、監測,共監測血樣1268份,監測出9頭布魯氏桿菌病虎紅平板凝集試驗為陽性,可疑8頭。7月30日對陽性牛及可疑牛進行了復檢,共監測出12頭奶牛布魯氏桿菌病虎紅平板凝集試驗為陽性。7月31日,分三組對全縣12頭布病奶牛進行撲殺并作無害化處理工作。同時,對各奶牛場(戶)與奶牛密切接觸人員39人進行健康體檢,無感染者。
根據調查,發病奶牛場(戶)引進奶牛不夠規范,沒有從非疫區引進,對方提供的監測、檢疫結果值得懷疑。個別養殖戶,在引進牛只的過程中,由于對布病防治知識的缺乏,仍然從疫區引進,致使同群的牛1/3感染布病。還有一家奶牛場的奶牛是從市場上收購的,沒有監測、檢疫。
通過對發病牛場的調查,一個人工授精技術員承擔全縣幾個奶牛場戶的輸精員,由于在輸精過程中消毒不嚴格,操作不規范,極易通過輸精器械及輸精人員的手臂而造成交叉感染。
由于奶站車輛在各個奶牛場(戶)來回穿梭,極易將病原從一個場傳到另一個場(戶)。
在本場由于飼養管理不夠規范,消毒不嚴格,隔離措施不及時,造成本場奶牛間的傳播。奶牛場管理、飼養人員間的交往可能造成傳染。
奶牛布魯氏菌病,被列為二類動物疫病,向來得到政府的重視。我縣發現陽性牛后果斷采取措施對陽性牛及時進行了撲殺并作無害化處理。對各養殖場(戶)提出明確整改措施,并監督落實到位。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疫病的傳播與蔓延。同時提出切實可行的“凈化”方案,可望得到控制與凈化。但布病的凈化是一個較為長期的過程,通過采取綜合的防控措施,我縣奶牛布病在1-2兩年內可望得到凈化。
奶牛養殖場(戶)實行全封閉管理,遠離居民區,周圍設圍墻或防疫溝和綠化隔離帶。有完整的奶牛飼養管理制度。場內嚴禁飼養其它畜禽。實行生活區、辦公區、生產區、糞污處理區等分區隔離管理,區內凈道和污道要嚴格分開。場內外(包括牛舍、運動場、牛體、用具、小區道路等)要定期清掃消毒,保持場內環境整潔衛生。
奶牛養殖場(戶)大門要建設規范的消毒池和消毒室,對進出車輛和人員全方位消毒。生產區門口建有消毒池,對進出人員進行消毒。按規定注射疫苗,規范填寫免疫卡,建檔注冊,佩掛耳標。定期開展奶牛結核病、布氏桿菌病、口蹄疫等疫病的檢疫和免疫,并做好免疫記錄。
縣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對轄區內所有奶牛場,依據《動物防疫條件審核管理辦法》有關規定重新審核動物防疫條件,并確定專人負責。對不符合條件的,限期責令整改,對整改仍未達到條件的,一律吊銷《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并按《動物防疫法》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對人工授精,要按規范操作,嚴格消毒,加強人員防護,避免交叉感染和人員感染。
對全縣所有存欄奶牛,每年定期開展奶?!皟刹 北O測,監測工作要在縣動物防疫部門人員的監督下進行。確保采集樣本的真實性。對監測陽性牛進行撲殺無害化處理。
外購奶牛嚴格執行省農委外購奶牛的報批制度,購進奶牛達到目的地后,縣動物檢疫機構對引進奶牛認真查驗檢疫證明,并由查驗人在檢疫證明上簽字。同時對引進奶牛隔離觀察,由縣動物防疫機構逐頭監測結核病、布氏桿菌病和A型口蹄疫,合格的出具檢驗報告書后方可混群飼養??h檢疫監督機構對轄區違規引進奶牛的案例要立案查處,并及時上報處理結果。
要通過知識講座、發放宣傳單、微博、微信等多種形式,對飼養員、管理人員等與奶牛密切接觸相關人員加強布病防治科普知識宣傳工作,切實強化健康教育,提高職業人員的自我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及時做好個人防護,努力實現群防群控,特別要防止通過奶牛胎兒觸摸、接產、子宮沖洗、未經消毒生奶上市等途徑造成人員感染和疫病傳播。飼養場工作人員一旦發現患布病或結核病,要及時調離工作崗位,隔離治療,嚴防人畜間相互傳染。
對所有養殖檔案、飼養管理等不規范和防疫條件不合格的奶牛場進行整改。嚴格政企、技企聯系制度,明確當事人責任??h動物監督機構對以上各項整改措施展開全方位監督檢查,并嚴格落實責任追究制。對整改不到位的奶牛養殖企業,強制撲殺的奶牛一律不予補助,同時不予申報奶牛引進補貼、小區建設補助等涉農項目。對落實整改措施指導不力,責任不到位的單位和個人給予通報批評。對未經審批擅自引牛,引發重大動物疫情的,依法給予處罰,情節較重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