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滿意
(湖南省衡陽縣畜牧水產事務中心,湖南衡陽 421200)
豬生殖與呼吸綜合征是近幾年來生豬養殖中常見的傳染病之一。該疾病會對生豬養殖業造成嚴重的損失。以下是本文對豬生豬與呼吸綜合征病理損害與免疫抑制的觀察分析。
患有豬生殖與呼吸綜合征的病豬會見胸膜血管擴張、充血。極少的病豬少量粉紅色積液會出現在胸腔。病豬肺部變化:肺尖、心葉、膈葉呈現暗紅色,并伴有肝樣變化,肺小葉間質增寬情況較明顯,且整體肺體積呈現增大趨勢,肺切面流出較多的液體;心臟變化:病豬心臟擴張、大量不凝固血液積存的胸腔內,極少數病豬心外膜還會有出血點;肝臟變化:肝淤血較為嚴重,質地脆性增加,顏色變淡;脾臟變化:輕度腫脹、顏色暗紅,白髓稀少,紅髓增多;膀胱變化:出現針尖樣的出血點;腎臟變化:含血量增加,并伴有少量出血點;腦部變化:大、小腦軟腦膜血管擴張較明顯,溝回滲出紅色牙體,出血點呈現在腦側室壁上;淋巴結變化:病豬全身淋巴結呈現出程度不一的腫脹、出血和淤血情況。其他組織器官變化不明顯[1]。
病豬淋巴結、肺、脾、腦在光學顯微鏡下變化最明顯,其次為腎臟、心臟以及肝臟。肺部支氣管、氣管以及毛細支氣管管腔內粘膜上皮細胞腫脹,形態不規則;且淋巴細胞、巨噬細胞、粘膜上皮細胞等程度不一地充斥在各級支氣管管腔內;脾臟變化:脾小體數量減少,細胞數量減小、體積縮小。白髓結構破壞情況較為常見,且細胞碎片在髓索和脾小體中分布開來;淋巴結變化:數量不等的紅細胞會出現在皮質和髓質內,并伴有小動靜脈和毛細血管擴張等情況。淋巴小結數量減少并且組織結構損壞情況較嚴重。大量巨噬細胞存在于皮質淋巴竇內,且常見大量的淋巴細胞殘體;腦組織變化:小動靜脈和毛細血管擴張并充血,內皮細胞腫脹脫落較嚴重。細胞浸潤現象多出現血管外周間隙擴張內部,浸潤細胞多為巨噬細胞、淋巴細胞。部分神經細胞出現變形、壞死等問題,膠質細胞增生問題較為嚴重;肝臟變化:肝內小血管呈現充血、擴張的變化;伴有血管炎的表現。肝臟內皮細胞腫脹較為明顯,且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浸潤問題較為嚴重;腎臟變化:腎血管擴張較為明顯,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浸潤較嚴重,腎小球數量明顯增多,并伴有腎小管內皮細胞的腫脹;心臟變化:心血管內皮細胞腫脹脫落較為嚴重,浸潤細胞結節和大小不一的出血灶會出現在部分區域,心肌細胞部分變性或壞死。
病豬淋巴細胞數量明顯減少,且多數淋巴細胞變性、壞死,腫脹、破碎問題較為嚴重。
對病豬各個組織使用電鏡來觀察,具有以下改變。肺部變化:大量的刺激溶酶體出現在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內,并伴有溶血性空斑。細胞結構不清晰、泡膜破損問題較嚴重,細胞破碎物在毛細血管內出現。肺泡內巨噬細胞破損較明顯,溶解性空斑在細胞質內出現,空泡膜部分破損。細胞核形態不規則、核質不均勻、核異染色體增多較明顯;肝臟的變化:肝臟竇壁內皮細胞破損較嚴重,線粒體腫脹、基質空斑和嵴缺失問題較明顯。肝枯氏細胞核膜間隙明顯擴張,且伴有局部斷裂的問題,細胞器明顯減少。肝細胞核膜結構不清晰,有的肝細胞核膜結構還出現破裂情況。整個肝細胞呈現出崩解性變化。線粒體腫脹、局部凹陷問題較嚴重,甚至有些線粒體基質聚集成了高電子密度團狀;脾臟的變化:脾巨噬細胞細胞器部分消失,細胞質呈現空斑。異染色質凝集現象較明顯,可凝聚成團塊狀紅髓血竇內皮細胞腫脹,粗面內質網擴張現象較為明顯;淋巴結變化:淋巴細胞核異染色質聚集成團塊狀,常染色質消失不見,核周池出現擴張問題,核膜不清晰。線粒體水腫較明顯,基質和嵴消失,粗面內質網擴張腫脹[2]。
患有生殖與呼吸綜合征的病豬大多數都伴有淋巴結壞死性炎癥變化,據相關學者研究證實接種了豬生殖與呼吸綜合征毒株的生豬,發生病例變化最明顯的就是淋巴結和肺,其主要原因是毒株在單核巨噬細胞系統內得到了大量復制,使得免疫器官受到侵犯。血液內的病毒進入淋巴結、脾臟后,會導致病豬出現廣泛性血管炎和炎性細胞聚集,一旦病毒進入組織將會被巨噬細胞吞噬。
肺血管內巨噬細胞具有重要的作用。該類細胞可以將血液中的細菌和其他有害粒子清除,起到防御病毒的作用。據相關學者證實豬血管內巨噬細胞對豬生殖與呼吸綜合征毒株有較高的敏感性,巨噬細胞一旦受到感染將降低自身異常顆粒物質的清除能力。對病豬進行觀察可知血管內皮細胞、肺泡巨噬細胞以及單核吞噬細胞系統均受到了明顯損傷,出現變性、壞死、腫脹等現象。
外周淋巴細胞減少是病豬常見的病理變化,變性和壞死的外周淋巴細胞占據較大比例,從電鏡下對病豬外周淋巴細胞進行觀察,發現粗面內質網、線粒體均受到了程度不一的損傷,降低了合成和分泌抗體的能力,進而不能有效抵御有害物質的侵襲。
綜上所述,豬生殖與呼吸綜合征會對養殖戶帶來巨大影響,該疾病產生的病理變化是多樣的,以上就是本文的分析,希望可對該疾病的研究有一定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