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東
(四川省涼山州木里縣農業農村局,四川涼山州 615800)
紫花苜蓿又稱為Medicaqo sativa L,在家畜養殖當中,屬于上等飼草,使用方式種類較多,且適口性較強,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但是如果飼喂的方式不合理,或者大量飼喂都會引發家畜中毒。如果在飼喂綿羊時,是在紫花苜蓿的播種地上時,那么很大可能會引發綿陽中毒。本地某羊場飼喂的11只綿羊因為食用過多紫花苜蓿,在經過日光照射之后,發生了中毒情況。在診治之后,9只綿羊痊愈,2只死亡[1]。
在2019年1月,本地某羊場飼喂的11只綿羊在放牧時,由于紫花苜蓿的采食數量不等,在采食2~6h之后,在經日光照射之后全都發病。由于每一只羊的采食量不同,綿羊的身體機能狀態各不相同,所以病羊的臨床表現也具有一定差異。
11只病羊當中,7只綿羊的中毒癥狀相對較輕,主要表現為:口鼻、面部、背部皮膚出現了紅斑性疹塊,皮膚紅腫、疼痛等,6只綿羊在經過診治之后,3~5d病羊的紅斑都漸漸消退、落屑。1只病羊由于發生了皮膚感染,進而引發了大面積皮炎,病羊食欲不斷減退,體溫升高,高至40.8℃。
另外4只病羊病情較為嚴重,癥狀表現為:食欲廢絕、體溫升高,心跳加快、呼吸加快等癥狀,皮膚還會出現紅斑性疹塊,在1d之內病情逐漸發展成為水皰性皮炎。皮膚腫脹位置,而且溫度明顯升高,還伴隨有疼痛和瘙癢情況。在水皰破潰之后,還會發生流黃色或者黃紅色液體,局部皮膚發生了壞死的情況。通常而言,皮膚最早壞死位置最早發生在耳尖,皮膚水腫、頭部皮膚水腫情況極為明顯,主要表現在兩耳下垂、頭部變大、呼吸困難等情況。另外,這四只病羊中毒情況嚴重,除去有嚴重的皮炎,還伴隨有口腔黏膜、咽粘膜潮紅、腫脹的情況,其中1只母羊引發了乳房炎,病羊乳房皮膚還發生腫脹、發硬等情況,乳房淋還存在腫大情況,而且還存在停止產奶現象。
對于已經死亡的病羊,在經過尸檢之后,發現病羊皮膚腫脹,而且有漿液性滲出物狀態,皮膚上海有大小不等的水泡,當中含有黃色或者黃紅色液體,而且還存在結痂、皮膚壞死、潰瘍等情況。而且該只病羊還存在全身水腫情況,尤其是頭頸部位置最為明顯,頜下、腹股溝淋巴結腫大等癥狀。
根據病羊的解剖結果來看,結合病史與癥狀,可以做出準確的判斷。
知曉癥狀之后,應立即采取措施,防止病羊繼續采食紫花苜蓿,并且將病羊放置于蔭蔽處位置,最大程度上防止病羊受到日光照射。
病羊的診治,需要灌服50~100ml的液體石蠟,同時,灌服30~50g的人工鹽,從而將病羊腸道內的光能效應物質清除干凈。
之后,還需給予病羊抗過敏藥物,肌肉注射地塞米松,劑量7~12mg,每日注射一次,連續注射2~3d。與此同時,還需給予病羊靜脈注射氯化鈣液(10%),劑量為20~50ml,每日注射1次,靜脈注射 2~3d。
針對那只中毒較為嚴重的病羊,在給予病羊抗過敏藥物的基礎上,還需要病羊服用葡萄糖液(10%),劑量為300~500ml,同時服用維生素C液(10%),劑量為5~10ml,靜脈注射青霉素80~160萬單位,每日注射2次,連續注射3~4d。
如果有病羊興奮不安,那么就需給予患羊靜脈注射復方安乃近,劑量 5~10ml。
在診治病羊時,應采用硼酸液(2%)對患部皮膚進行反復沖洗,然后在使用魚石脂、松軟膏、氯化鋅進行涂擦,或者采用撒布氯化鋅薄荷腦粉進行擦涂。薄荷腦粉當中包含0.4g薄荷腦、20g氯化鋅、20g淀粉。
從本文病羊癥狀情況來看,綿羊紫花苜蓿中毒主要屬于原發性感光過敏,此種情況的發生,主要是因為病羊采食了過量的紫花苜蓿,然后在經過日光照射之后,就引發了中毒。由于紫花苜蓿較強的抗逆性,且分布相對較廣,在草場的栽培面積相對較廣,產量高,品質高。同時,紫花苜蓿適口性較高,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同其他豆科牧草進行對比,紫花苜蓿有牧草之王的稱號[2-3]。例如:養殖者在放牧綿羊時,無限制大量飼喂或者在播種紫花苜蓿的草地上放牧綿羊,在經過日光照射之后,就很可能會引發綿羊出現中毒情況。針對此,當綿羊食用過量紫花苜蓿之后,就需注意避免日光照射,從而有效預防中毒情況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