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志林 勞永任 蘇鳳晴 滕有登
(靈山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廣西靈山 535499)
2018年7月26 ,接到靈山縣豐塘鎮某養殖戶報告:為了改良羊場品種,于2018年7月24日從外地引進25只山羊(該場原有山羊150只),第二天開始發病,26日止病死5頭,有4頭病重,其他羊只出現不同癥狀,主要癥狀為食欲減退,精神沉郁,流鼻液,經我們到現場解剖發現,漿液性纖維素性胸膜肺炎,肺臟針尖狀出血、充血、水腫、氣管與縱膈淋巴結充血腫大實質變性、氣管內有泡沫狀液體。根據流行病學調查、臨床癥狀及病理變化診斷為羊出敗,采用抗生素及磺胺類藥物進行治療,羊場病情得到了很好控制,病羊全部恢復了健康。現簡要談談治療該病的體會。
(1)該病常發生在山羊較為集中、群體較大、體質差、尤其有引種行為的羊群,各季都可流行,但秋末冬初、寒冷、潮濕的季節多見,其次在早春季節。
(2)群體內不論品種、年齡、性別的山羊均可感染,死亡率達 40%以上,體質弱者高達90%以上。成年羊和幼羊對該病都有很高的易感性,同群羊中,成年羊的發病率往往比幼羊高,懷孕母羊發病后的死亡率較一般羊高。
病羊精神沉,食欲減少,體溫升高到41~42℃,咳嗽、眼結膜炎、流漿液性鼻液,鼻液常隨羊的咳嗽或噴嚏被排出并粘附在鼻孔與口唇周圍,病羊常搖頭將鼻液甩掉,隨著病情的發展和肺炎與胸膜炎的加劇,病羊的全身癥狀更加明顯,手按壓病羊患側胸壁有疼痛表現、呼吸性鑼音和胸膜摩擦音、叩診一側胸部有濁音區。孕羊可發生流產。
病理變化主要在肺臟、胸腔和縱膈淋巴結,表現為漿液性纖維素性胸膜肺炎病理變化。肺臟出血、充血、水腫、有凸出表面的肝變區,切面呈大理石紋,有紅色至黃色的漿液性胸水、色澤淡黃,肺門淋巴結、氣管與縱膈淋巴結充血腫大實質變性、氣管內有泡沫狀液體、慢性病列表現為纖維素性肺炎、胸膜炎肺部肝變區界限清楚。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臨床癥狀及病理變化診斷為羊出敗。
(1)將引進的山羊及病羊隔離單獨飼養;
(2)用二氯異氰脲酸鈉粉按1:200對羊舍進行噴霧消毒和對用具進行浸泡消毒,每天一次。
(3)用頭孢噻呋鈉3~5mg/kg+黃芪多糖0.2~0.4ml/kg混合在羊頸部一側肌肉注射,每天1次,連用3d;同時用磺胺間甲氧嘧啶鈉0.2ml/kg羊頸部另一側肌肉注射,首次用藥加倍,每天1次,連用3d;
(3)大青葉、魚腥草煲水投喂全群羊只,連喂3~5d。
經治療,除病重的4頭羊中有2頭后繼死亡之后,其他羊只全部痊愈。
(1) 加強飼養管理,提高山羊抵抗力,才能達到凈化羊場、消滅病原而減少山羊出敗流行的目的;
(2)堅持自繁自養,嚴防引入病羊,應從無本病的地區選購,并檢疫隔離一個月以上,確認健康方可混群。
(3)加強羊舍和用具的定期消毒,出現病羊要隔離治療,還要對圈舍、用具、羊體表及蹄部多次進行消毒。病死羊尸體要焚燒或深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