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寶金
(河北省廊坊市香河縣錢旺鎮畜牧獸醫站,河北廊坊 065400)
作為一種傳染性疾病,山羊口瘡病具備非常高的傳染性以及危害性,發病率和致死率一直都居高不下。根據這種情況,養殖者以及獸醫一直對這種病癥進行高度的重視,力求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發現病癥并且治療病癥。因此,按照發病原因,了解發病的癥狀,制定合理的預防措施,能夠對治療該病癥治療提供可靠的依據。
山羊口瘡病一般情況下的臨床表現為在羊的唇舌或者是鼻部等位置上,出現皰疹,導致羊的口唇出現腫脹情況。在早期發病的時候,觀察病羊可以發現病羊的唇部會有一些不太明顯的紅點,如果病羊不能夠及時的得到治療,其精神狀態就會越來越萎靡,食欲不斷的降低,長時間流口水,并且隨著病情逐漸加重,在病羊的口唇位置出現膿皰或者是水皰,也有一些病情嚴重的羊還出現嘴唇腫大的情況出現。在病情中期的時候,病羊嘴上的膿包開始逐漸破裂,然后連在一起形成大面積潰瘍面,嚴重的還會出現流血等情況,最終導致病羊無法進食。在發病后期的時候,羊會由于無法進食導致免疫力降低,同時伴有發燒、臥地不起等情況,最終導致死亡。
這種病癥有著非常強的傳染性,如果健康的羊接觸了被污染過的水源、器具以及食物等,一般會被傳染。同時,如果攜帶病毒的病羊出現傷口,就會導致病原體在羊群中傳播,造成健康羊集體遭到感染的情況。
首先,飼養者在羊舍的管理上還不夠完善,沒有定期對羊舍進行消毒處理,并且保證羊舍的通風良好,或者是羊舍中羊的密度太大,沒有對食物用具進行消毒;其次,飼養不夠科學合理,飲食搭配不夠妥當,導致羊的營養不均衡,加大了患病的幾率。
按照相關動物檢疫管理規定,調運動物及其產品的過程中,貨主需要按照規定向當地的衛生監督部門進行檢疫申報。但是在實際的檢疫工作中,由于檢疫工作存在不足,會導致一些潛伏期比較長的病原體沒有及時發現,感染源被忽視,最終導致羊群出現感染病毒的情況出現。
(1)及時接種疫苗。飼養員需要按照相關要求,定期對羊進行疫苗注射,一般情況下預防口瘡病的疫苗是“羊傳染性膿包皮炎細胞毒苗”,具體的接種方法和步驟為:在暗處將一份疫苗和百分之零點九的生理鹽水進行混合,注射到羊的口腔粘膜位置,注射量為每只羊0.2ml[1]。當注射部位出現透明且發亮的小水泡即可。一般情況下,在半個月之后羊就會形成相關免疫力,并且免疫時間可以維持18個月左右。如果需要給懷孕的母羊注射疫苗,需要在母羊產前的半個月或者是一個月接種疫苗,這樣就能夠保證羊羔也擁有病毒免疫力。
(2)嚴格把控引進關。在引進新羊的時候,要保證羊不是來自疫區,如果發現羊只出現可疑情況,要及時的將其進行隔離處理,觀察2周~3周之后再進行檢查,確定沒有任何問題再讓其進入到羊群中。同時,對于引進的羊只要對其進行嚴格的檢查,并且徹底對羊蹄進行消毒。
(3)保證環境衛生。需要保證羊舍一直處于干凈、衛生、整潔的情況,并且要及時進行通風,定期進行消毒[2]。同時為了避免羊出現皮膚出現損傷、口腔粘膜出現損傷的情況,導致口瘡病傳播到羊群中,要對飼料進行嚴格篩選,將一些帶刺的植物篩選出去。除此之外,要適當的為羊只補充鈉鹽,避免羊由于缺少鈉鹽啃墻,造成口腔的損傷。
(1)肌肉注射。將220mg的維生素B1和500mg的維生素C均勻的混合在一起,每天給病羊進行注射,連續6~8d,每天2次;按照羊的實際體重情況,將100mg/kg的病毒靈以及5mg/kg的青霉素鉀注射到病羊肌肉中,連續注射6~9d,每天注射一次。對于全身都有癥狀的病羊,要注射20ml病毒靈、30ml磺胺嘧啶鈉、10ml安痛定的混合藥劑,連續注射3~5d。
(2)涂抹皮膚。將羊身上的結痂清理干凈,涂抹濃度為百分之零點四的錳酸鉀清洗,然后將30ml的無水碘甘油,和70ml濃度為7%的碘酊混合在一起,涂抹在羊的患處,每天一次,涂抹7日,7日后相隔3日再次進行涂抹,一直到羊恢復正常[3]。
(3)中藥治療。分別取10g的苦參、花椒、白劍、龍膽和15g的黃花鄉一起煎煮,連續7d喂給羊只,每天喂三次。同時使用白楊樹皮、桃樹皮進行清洗,清洗后涂抹上土霉素軟膏,直到恢復正常。
以上對山羊口瘡病的發病癥狀、發病原因等進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預防、治療的合理化建議,希望為相關的工作提供一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