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志鋒
(遼寧省綏中縣高臺動物衛生監督所,遼寧綏中 125209)
現階段面對豬急性腸炎治療時,抗菌消炎藥物收效甚微,發病豬具有體溫升高、食欲下降、拉水樣稀便等癥狀,同時伴隨著重度炎癥,導致其腸胃機能下降甚至致死,對于豬養殖戶而言,豬急性腸炎嚴重損害了養殖豬出欄率,導致其經濟效益降低,因此圍繞豬急性腸炎治療展開研究是極有必要的。
豬急性腸炎導致發病豬腸胃機能下降,同時因食欲不振、飲欲增加導致發病豬急性腸炎進一步發展,繼而導致深層組織出現炎癥,嚴重降低豬養殖出欄率。結合實際養殖過程,豬閹割過激反應是造成豬急性腸炎的主要原因,豬受到捕捉、驅趕、咬斗等應激原刺激后,因導致自身體內影響物質吸收轉化受阻,導致豬體內缺乏相應元素,繼而致使豬機體抵抗性能降低,甚至可造成部分組織損傷,繼而豬急性腸炎。
對于豬急性腸炎而言,應結合一定方式展開預防,首先盡量選擇應激性較低的豬養殖品種,或結合一定手段降低豬應激性,例如規避豬舍賊風侵襲,借助山楂、陳皮、蒼術等藥物補充飼料營養等;其次合理調制豬飼料,主要以易消化、高蛋白類飼料為主,并借助添加微量元素的方式提高豬機體免疫力,增強豬急性腸炎抵抗力;最后合理選擇豬閹割時間,一般以仔豬進欄半月左右為佳,在確保仔豬健康狀態下進行,同時不可在閹割過程中注射疫苗,規避部分應激反應,繼而實現有效預防。
傳統抗菌消炎藥物治療效果并不顯著,為更好的提高治療效果,以下從飲食拌料、仔豬消毒治療、“三黃郁金湯”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在展開豬急性腸炎發病豬治療時,因其癥狀表現為食欲不振、飲欲增加,因此可借助飲水配制與藥物拌料方法綜合治療。首先以飲水治療為主,將高錳酸鉀溶液(0.01~0.02%)調制入發病豬飲水槽內,受到病情影響,其飲水頻率提高,因此可使發病豬自行飲用,此方式能夠效果較高,發病豬次日可見病情好轉,可進行下一步治療;其次為有效緩解發病豬腸道緊張感,可通過藥物拌料方式展開豬急性腸炎治療,例如100mg維生素B1/頭,每次拌料三次并持續一周,此時為中和藥力可于發病豬飲水槽內添加口服補液鹽,緩解藥物脫水作用;最后為進一步徹底治療豬急性腸炎,并提高豬急性腸炎抵抗力,可于飲水槽內添加電解多維,能夠實現有效質量,約5d內方可治愈。飲食拌料方式不僅能夠緩解癥狀起到有效治療效果,還可有效緩解發病豬食欲不振現象,能夠有效提高其抵抗力。
對于豬急性腸炎而言,首先需排除病因,但由于仔豬閹割是造成豬急性腸炎的主要原因,因此需重點針對仔豬展開治療分析,為治療仔豬閹割應激反應造成食物消化不良甚至發酵腐敗,可通過灌服高錳酸鉀溶液(1:1000)約150ml,以此實現有效腸胃小消毒與收斂,同時結合仔豬身體狀態進行藥物注射,例如氟苯尼考、慶大霉素、磺胺嘧啶鈉等,除此之外可借助口服融合展開治療,例如喹諾酮類、土霉素等,除此之外對于仔豬而言,其發病初期可運用痢特靈展開治療,以仔豬病況進行合理用藥量控制,一般保持仔豬1g/d,服用三天可減緩豬急性腸炎癥狀。若痢特靈藥物無效則證明豬急性腸炎已進入中度癥狀,需借助其他藥物深入治療,例如在仔豬交巢穴位置注射1%的硫酸阿托品,仔豬可注射1ml藥劑,約2h內可見效果,但此藥物具有一定限制,對于病毒性、傳染性豬急性腸炎無效。
“三黃郁金湯”主要借助中藥進行豬急性腸炎治療,其中借助黃柏、黃連、白頭翁等進行化濕泄熱,緩解發病豬體溫升高、發熱畏寒病癥,運用郁金、木香以及白芍緩解腸道滯氣,苦參、茯苓便于緩解飲欲增加,實現良好的利尿效果,并將病癥溫熱氣排出,枳殼、甘草瀉火清腸胃,以此實現良好的固腸止痢效果,可有效治療豬急性腸炎,除此之外藥材易得且效果顯著,具有較高的急性腸炎治療性價比。以下為“三黃郁金湯”主要配比:黃柏、苦參各8g,黃連、木香、白芍、茯苓、枳殼各5g,白頭翁、郁金各15g,外加25g甘草,研制成末加水煎服,此藥劑為1頭發病豬藥劑,需結合仔豬、成豬進行劑量調制,隨癥加減,若發病豬伴隨腹部絞痛癥狀,可在此藥劑中添加五靈脂,若發病豬帶有大便帶血現象,需將地榆翻炒后加入藥劑中,此藥劑更適用于發病初期、中期,對于急性腸炎重度癥狀而言,需結合藥物注射展開治療。
綜上所述,本次研究主要結合豬急性腸炎癥狀提出預防措施,旨在從預防角度降低發病率,同時為實現高效豬急性腸炎治療,從飲食拌料、仔豬消毒治療、“三黃郁金湯”三個治療方法展開研究,結合實際藥物展開配比研究,希望能夠為養豬戶展開豬急性腸炎治療提供一定的幫助與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