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阿濤
(南京市溧水區農業農村局,江蘇南京 211200)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在日常生活中,雞肉與雞蛋對于改善人們飲食有著重要作用。雞養殖已經成為當前農戶脫貧致富的重要方法,散養雞養殖中,雞痘是一種常見疾病,發病率高,并且危害較大。
現階段雞痘會出現在不同種類雞群中,尤其是雛雞染病風險最大,并且這種疾病高發于秋季,顧名思義,雞痘主要發病于雞的皮膚,通過一些養殖階段存在的吸血昆蟲傳播,一旦在養殖階段出現該癥狀,將會在較大的范圍內造成雞感染。患病的雞自身健康受到較大影響,會出現一定的癥狀,并且產蛋量大大減少,自身重量也會隨著下降,不利于養殖戶經濟效益的提升。在養殖階段,患病的雞自身抵抗力下降,同樣面臨其他傳染病的風險,甚至會造成雞大面積死亡,特別是雛雞,這種雞的抵抗力較低,感染的風險較大,并且極易出現死亡癥狀。
雞痘是一種病毒造成的,這種病原也是一類病毒的代表,主要出現在雞身上一些無毛或者雞毛較少的部位,甚至會造成雞口腔粘膜受損。
散養雞養殖階段,當雞患上雞痘疾病時,養殖人員可以根據雞的生活狀態來判斷雞是否患病。
當前散養雞養殖階段,如果雞的精神狀態低下,長時間呆立不動,養殖人員需要提高重視,近距離觀察雞。一般情況下,患有雞痘的雞自身眼角膜會受到損害,這種發炎癥狀,將會造成雞眼角流淚,并且在眼瞼內部分泌較多的分泌物,養殖戶可以通過近距離觀察,及時發現雞是否存在異常。并且患病的雞在一定程度上,還會伴隨著咳嗽與甩頭等現象,這一階段雞的病癥較為嚴重,嚴重影響雞的飲食與飲水,造成雞產蛋量與體重降低,甚至會造成雞出現呼吸困難等現象,嚴重時會因為呼吸困難而死亡。
這種病毒具有一定的潛伏期,患病的時候可以從雞無毛或者少毛的皮膚部位異常,得出散養雞感染雞痘的癥狀。結合過往雞痘感染病例,可以發現常見的臨床癥狀主要分為三種,其中皮膚型在雞20日齡時間段發病,并且發病時間集中出現在夏秋兩季,主要是一些無毛或者少毛區域出現了灰白色痘點,養殖戶可以通過視覺觀察,從而判斷該雞是否患有雞痘。至于黏膜性,病癥主要集中于黏膜區域,這種癥狀的出現發病部位為口腔以及呼吸管道,隨著病情的發展,會造成雞呼吸困難與進食困難,嚴重時會造成雞死亡。混合型癥狀主要表現為兩種癥狀相互結合,其主要原因是現階段養殖工作中,由于養殖工作存在問題,會造成雞痘病毒在養殖場所傳播。混合型雞痘具有較高的致死性,尤其是雛雞,致死率能夠達到10%,嚴重影響當前養殖效益。
在現階段散養雞雞痘治療工作中,養殖戶需要從三個不同的角度去降低雞痘對于日常生活的影響,以便于當前養殖工作有序開展。首先,養殖戶應該認識到一些蚊蟲是造成雞痘在雞群中傳播的重要途徑,在養殖階段,工作人員需要對于散養雞生活區域進行驅蚊與滅蟲,有效阻絕疾病的傳染途徑。隨著傳播的方式被有效控制,在散養雞養殖階段,能夠降低雞痘在雞群中的傳播。
其次,現階段養殖人員需要提高養殖技術,為散養雞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避免養殖密度過大,嚴重影響雞的養殖效率。同時養殖戶需要對養殖場所做好消毒與通風工作,避免病菌在日常生活中傳播。在養殖階段,技術人員應該設置隔離區,對于患病的雞進行隔離診治,逐步提高當前養殖工作質量,從而提高養殖戶經濟效益。
最后,養殖人員應該重視對雞的診治工作,由于目前尚未對于該病癥有特效藥,養殖人員需要采取綜合性治療方式,從消毒殺菌開始,做好雞的診治工作。
例如:在養殖階段,養殖人員對患病的雞群進行有效隔離,并且對于一些無毛以及少毛部位出現的感染處,使用碘酒來涂抹,從而起到殺菌消毒的重要作用,對于黏膜性癥狀較為嚴重的雞,養殖人員需要使用鑷子對于出現在雞口腔部位的假膜進行剔除,并且使用碘甘油來達到治療的效果。對于雞眼瞼分泌大量分泌的雞,養殖人員需要使用硼酸溶液,為雞清洗,從而改善雞患病的癥狀,起到治療的重要作用。
一般情況下,散養雞雞痘現象的出現較為頻繁,養殖戶需要從預防做起,盡可能減少養殖階段患病的風險,并且對于患病的雞,需要做好隔離工作,通過滅蟲驅蚊,逐步減少病毒在散養雞群的傳播途徑。至于患病的雞,養殖戶需要做好消毒殺菌工作,緩解雞的病癥,有效降低雞痘對于養殖的負面影響。
現階段散養雞養殖階段,養殖戶需要對于這種病毒提高重視,在日常養殖工作中,重視對雞生活狀況的分析,及時發現病癥,并且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為患病雞進行治療,降低雞患病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