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進國
(平輿縣農業農村局,河南平輿 463400)
這些年,國內生豬市場需求強勁,生產力不斷增強,生豬市場投放量越來越大,規模化養殖業逐漸成為常態化。實際上,無論是填補市場需求空缺,還是在抗市場風險應急,生豬規模化養殖的呼聲愈發高漲,這是響應市場、民生的最現實需要。
當前國內生豬養殖規模,中等規模的生豬養殖場占多。從豬場經營數據來看,中等規模的豬場帶來的便利、效益往往更可觀。這具體體現在:進畜價格、養殖費用、投入精力、人工折算成本等諸多方面,諸多的優勢驅動民眾更傾向于中等規模的養殖。
不同牛羊養殖,生豬規模化養殖對環境要求高。選址不當、周邊環境應激等等,都將影響生豬的健康養殖,增加各種病患的幾率,造成規模化豬場生豬的批量死亡,影響到生豬經濟效益。由此,合理選址,搭建適宜的養殖環境,是生豬規模化養殖必須要正視的第一問題。
在國內規模化豬場中,很少有將“自繁自養”堅持到底。而外來引種又存在不規范的問題,通過各種途徑引進的種豬,導致豬場養殖豬種品種差異大。而且,外來引種不能確保性,很容易導致外來病菌的引入,導致生豬感染各類病害,降低豬場的整體效益。
此外,管理經驗欠缺,也是一個突出的問題。不少養殖戶只求規模,管理水平不上,粗放養殖,存在僥幸心理,不注意接種防疫,不注意消毒殺菌,對豬場管理是持開放的態度,允許任何人隨意進出,導致規模豬場出現大面積疫患現象。而且,隨養豬規模的擴大,這種問題越來越嚴重。
選址科學,是極為關鍵的前提。選址時,應遵循《防疫法》、《畜牧法》等的要求,規范選址建廠。注意:遠離人口聚集區,遠離交通主干線1千米外,遠離屠宰場、禽畜交易場等2千米外,遠離污水處理場、禽畜診療場等單位3千米外。前期選址,關系到后期管理,有關人員務必要重視。
就規模豬場而言,內部圈舍布局需合理,這直接影響后期防疫。在此,生活管理區,應建在上風向,緊靠大門內側。生產管理區,應處于下風向,兩者間距50m以上。場內搭建隔離區,避免交叉感染。各生產生活區,需設置消毒通道。
喂料影響生豬健康,為此,用料務必要營養全價。同時,要保管好飼料,加強通風,避免有霉變。做好飼料安全評估,評估好供貨商飼料,做好貯存、儲運、來源等的風險控制。水源污染,也為此病傳染創造條件。為此,場內飲用水,務必定期用消毒藥劑消毒。可用消毒藥劑,有漂白粉、氯制劑等等。同時,周期性取樣調查,檢測水源的理化性狀,評估水源的安全性。
生豬規模化養殖,最怕流行性疾病的發生。可怕的流行疫情,會導致豬場顆粒無收。由此,健全豬場防疫體系,規范豬場防疫管理,是控制豬場病患的關鍵所在。
防疫前提,確保種源健康。堅持自繁自養,規范引種檢疫,保證種源健康。早期引進種源,放置隔離舍飼喂,至少30d。留意豬群變化,不定期進行檢測檢疫,保證種源健康。此外,同群豬批次化管理,做到全進全出,不留安全隱患。
防疫保障,嚴格場內消毒制度。消毒是殺滅致病菌的關鍵,日常嚴格消毒管理制度,應對應選好消毒藥劑。常規消毒藥劑如:氫氧化鈉、次氯酸鈉、福爾馬林等等,對各種致病菌源均有強滅活作用。為更徹底殺滅致病病毒,細化消毒藥劑種類區分。建議:場內用具、車輛等消毒,推薦用10%苯基苯酚、次氯酸、堿類、戊二醛等等。木質設施、水泥地面、設施等等,推薦用堿類消毒藥劑、氯化物、酚化合物等等。場內人員消毒,推薦用酒精、碘化物等等。
防疫執行,規范場內接種程序。根據防疫法的要求,養殖戶主履行好接種防疫工作。同時,接受動物防疫機構的監督指導,制定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重點布控好口蹄疫、藍耳病、豬瘟等疾病的免疫工作。配合做好抗體監測,以預控各類重大疾病的發生。加強豬場豬群管理,時刻留意豬群的健康狀態。必要時,做好健康檢查。一旦出現異樣情況,高溫、厭食、皮膚紅紫等癥狀,應及時報告獸醫主管部門,采取必要的防病控病措施。
生豬規模化養殖,形成的糞污污染體量大。由此,針對糞源的無公害處理,實現規模化豬場的生態養殖很關鍵。由此,建議推廣生豬生態養殖,普及全自動清糞機清糞,嚴格場內衛生管理,所有糞污定期清潔,集中固定到某集中地,實現肥料化利用。當前,常用的為肥料化利用,可簡單處理直接還田,但是要考慮土壤凈污的吸納能力。或者,可在厭氧環境下,通過調整溫濕度、酸堿度等外條件,禽畜糞污經微生物發酵形成可燃性氣體,用于發電、取暖等等。國內沼氣產能,主要用于發電,很好解決資源短缺的問題。這兩種思路的應用,均實現了糞污的資源化利用,很好解決禽畜養殖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推進畜牧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