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勝
(天水市農村科學技術普及服務中心,甘肅天水 741000)
我國居民生活中的一種常見肉制品,就是豬肉,是家家餐桌上的一種必備食品。而作為我國傳統的養殖業,養豬行業歷史悠久。新形勢下,隨著我國群眾不斷提高的對豬肉的需求,也不斷創新了養殖產業的發展,使養豬行業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目前,各地都在對當地的生態豬養殖優勢積極開發,為育肥豬提供良好舒適的生活環境,是提高養殖水平的關鍵。同時,還要對育肥豬關鍵的養殖技術合理掌握。從根本抓起,將育肥豬的品種選擇好,并且加強日常管理,運用科學的飼喂方法,將疾病的預防工作做好,從而獲得最佳的生豬養殖經濟效益。
在養殖育肥豬之前,科學合理的選擇品種否,會對其生長速度和豬群的轉化率產生直接的影響。相對于純種豬來講,雜交的生長速度非常快。所以養殖育肥豬之前,應根據培育目的對于育肥豬品種來進行科學合理地選擇。在挑選的過程當中,要保障有發達的胸部、敏捷的行動、扁圓嘴型和平直的腰,并且尾巴搖晃有力的斷奶仔豬。同時要使仔豬的飼料轉化率和抗病能力保持良好。若是對于一些偏重的仔豬進行購買,往往具有較高的成本,斷奶仔豬具有較低的購買成本,但是不具備較好的生長發育速度和抗病能力。而國外的一些優良品種則具有較高的飼料轉化率和極快的生長速度,通過雜交,能夠獲取三元豬。具有較快的生產速度、較高的瘦肉率、良好的生產性能、健壯的體質和斷奶早的特點。對這樣的品種進行選擇,具有較高品質和良好的長勢,能夠使養殖經濟效益達到最佳。
在生豬養殖成本中,飼料成本占60~80%。飼料供給適宜,是養好育肥豬的關鍵。在飼養過程中,其營養成本必須要充足。大多數規模化生豬養殖場都是結合育肥豬的營養需要,對飼料配方進行合理調制和加工。立足于不同階段育肥豬的營養,對飼料的適口性進行改善,注意蛋白質的供應是配合飼料的關鍵點。同時,還要對生長育肥豬的能量需求進行滿足,由此才能快速增重育肥豬,將其日增重提高。另外,還要對微量元素、礦物質和維生素等其他營養物質的供應高度重視,要保障配合飼料有合理的配比和充足的供給。
為了能充分利用飼料,必須要采取事宜的飼養方式和科學合理的配比。應結合育肥豬的生長規律對飼養方法進行確定,前面主要是肌肉和骨骼的生長,后面主要是沉淀脂肪。所以,可將整個育肥豬劃分為前期和后期兩個階段。只有保證營養物質的充足攝入,才能對育肥豬的生長發育發揮有效的促進作用。所以在喂養時,應主要采取自由采食,將高蛋白、高能量的飼料為其提供,保證豬吃飽,營養豐富。在限制飼喂時,其飼料的補充可采用青粗飼料,這樣能夠將飼料的能量水平降低,還能將育肥豬的胴體瘦肉率提高,將飼養成本降低。同時,飲水必須要充足。
在育肥豬養殖的過程,兩頭精、中間粗的方式,是當前大部分養殖戶主要采取的方式。在飼養初期,會將一些精料和青粗飼料進行喂食,盡管能夠充分利用青粗飼料,但是卻不能取得良好的育肥效果,并有著緩慢的增重。而運用直線育肥方法,能取得良好的增肥效果,目前被普遍推廣和運用。為了制度化的管理育肥豬,要定時、定量的進行飼喂。保育轉育肥時應結合豬的體質強弱、性別和大小對豬群合理劃分,這樣能有效避免以強欺弱的現象,由此將飼養密度合理控制。要養成育肥豬三定位的習慣,既定時采食、睡覺、排泄,才能保持更加清潔衛生的豬舍環境。為了使育肥豬的生產環境更加事宜,還要合理控制空氣質量、溫度和濕度等。過高的脂肪含量,飼料也會有很低的轉化率。所以屠宰豬的標準是體重達到90kg左右。
為豬群營造健康舒適的生長環境,使養殖育肥豬的關鍵,由此對其生長發育提供保障,促進飼料轉化率的切實提高,將養殖成本支出有效降低,以大幅提升養殖效益。對于保持清潔養殖環境的重要性,養殖戶要有清醒的認知,能夠將日常飼養管理工作做好,以提供健康舒適的環境,促進豬群的生長,并且要徹底的清潔圈舍,避免有大量的細菌滋生在殘存的糞便中。要確保圈舍有合理的溫度和濕度,要將圈舍內的氨氣、硫化氫等氣體及時的將排出。此外,對于圈舍、槽具、墻面要定期進行消毒,不留任何死角,對圈舍環境健康衛生提供保障。相比于其他階段,生長育肥豬往往具有較高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但對于疾病的預防工作也要引起高度重視。首先應對防疫檢疫制度制定并嚴格的執行,必須在隔離觀察半個月之后,才能將購買的仔豬與其他豬混合飼養。要避免外來人員和車輛隨意的進出豬場,將疾病的預防工作做好。將消毒工作做好才能入場,定期進行驅蟲,嚴格消毒,保持豬舍有著新鮮的空氣和良好的衛生,將豬群的免疫接種工作做好,促進機體免疫力的提升。
因為部分養殖戶養殖管理經驗匱乏,使養殖效益不能達到最佳。本文指出,要對育肥豬關鍵的養殖技術合理掌握。從根本抓起,將育肥豬的品種選擇好,并且加強日常管理,運用科學的飼喂方法,將疾病的預防工作做好,從而獲得最佳的生豬養殖經濟效益。通過對育肥豬的關鍵養殖技術的分析,希望能提升育肥豬品質和產量,幫助廣大生豬養殖戶發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