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振國
(湖南省永順縣石堤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湖南永順 416714)
畜牧業是我國農業發展中的重要組成,對于國民經濟發展有重要影響。但是分析當前畜牧業發展情況,發現還存在一些問題,其中比較突出的就是如何做好動物疫病的防控工作。近年來,動物疫病持續出現,給畜牧業帶來很大的損失,甚至危及到人類的生命健康,比如非洲豬瘟、禽流感等疫病反復出現,帶來嚴重的損失。基于此,我們探討基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的重點。
養殖戶是開展基層畜牧養殖工作的重點,而他們防疫意識的高低,直接關系到防疫工作的有效開展。因此畜牧部門要注意提升養殖戶的防疫意識,從養殖戶入手,打造有效的防疫程序。畜牧部門要積極進行宣傳和教育,向養殖戶宣傳動物疫病發生的危害、特點、流行趨勢、常見種類等,重點點明各類動物疫病的傳染性特點和危害性,以此提升他們對于動物疫病的認識和重視,能夠從思想上看重動物防疫工作,可以有效配合畜牧部門開展防疫工作。
對于很多動物疫病來說,借助疫苗接種工作的開展可以進行有效的防控工作,減少疫情的發生。因此畜牧部門要注意對畜禽動物進行疫苗接種,針對經常發生的疫病,選擇有效的疫苗,按照規定的時間和方法進行接種,比如對于雞苗,需要在出殼之后1-3天左右接種馬立克氏疫苗,防止雞馬立克氏病的發生。對于疫苗接種工作,需要按照畜禽的種類、日齡進行合理安排,選擇效果最佳、毒副作用最少的疫苗種類,按規定進行接種。
從養殖場方面說,出現動物疫情的因素之一,還有養殖技術不高,飼養管理不科學等。所以,畜牧部門要注意為養殖戶進行專業知識普及,針對不同種類動物的養殖過程相關知識進行宣傳和教育,提升養殖戶的養殖水平。一方面,要積極推廣先進的養殖技術,指導養殖戶進行科學養殖,使用先進技術配合先進設備實現集約化、智能化養殖,比如借助設備對環境條件進行智能控制,可以將養殖環境始終控制在適宜生長的條件上;另一方面,強化飼養管理,宣傳飼養管理科學技術,利用科學手段進行飼養,可以提升畜禽的抵抗力,減少疫病的發生。畜牧部門可以定期組織養殖戶前往畜牧高校、培訓機構、大型企業等進行學習,或者組織開展專題培訓,針對動物疫情防控開展專門的學習教育活動,提升對動物防疫工作的認識,了解相關知識,知道如何有效開展防疫工作。對動物疫情防控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學習,了解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提升法律意識,可以依法養殖,尤其是對于病死畜禽的處理,要做到無害化處理意見規定進行免疫接種。
對于動物防疫工作的開展,疫情監測工作是一項重點。畜牧部門需要重視對疫情進行抗體監測,借此監控疫情的出現,控制畜禽體內的抗體水平,以便于及時發現疫情的征兆。一般來說,畜牧部門要定期安排養殖戶進行畜禽抗體檢測工作,統計監測結果,進行分析,掌握每一養殖批次的免疫效果,盡量實現100%免疫。尤其是在出現重大疫情之后,比如非洲豬瘟,更要畜牧部門與養殖場相配合,進行強制性抗體監測,不能以任何理由拒絕檢查,否則需要按規定追究法律責任。畜牧部門指導養殖場密切關注畜禽的健康情況,有條件的養殖戶可以每天都進行健康檢查,觀察畜禽的精神狀況、飲食情況、活動狀態等,如果發現異常要及時向畜牧部門報告,及時進行處理。畜牧部門要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和流程,對轄區內的畜禽養殖和加工處理單位進行全面排查,進行疫情排查,注意多看多問多觀察,避免出現排查死角;向養殖戶進行問詢,了解養殖信息,做好記錄;建立數據庫,將排查工作中涉及到的疫區、受威脅區、安全區的養殖場數量、養殖動物數量、地理位置等進行統計,方便在突發疫情時查詢,打好資料信息基礎。
動物防疫工作的影響因素之一還包括專業技術人才的配備,尤其是基層地區,地域廣闊,養殖比較分散,更需要有強力的技術人才進行支持,才能保證動物防疫工作的有效性。所以基層畜牧部門要注意充實專業技術人員的數量,打造高水平的動物防疫隊伍,重視對技術人員的定期培訓,針對動物防疫最新知識、動態變化、政策法規變動等進行專題培訓,重點是動物防疫工作流程,提升技術人員的防疫水平。同時要定期組織技術人員進行考核,針對知識水平和實踐能力實施雙重考核,按照考核結果進行獎懲。同時要建立科學的薪酬機制,提升技術人員的福利待遇,激發他們的積極性。
基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的開展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畜牧部門加以重視,積極干預,最終提升動物防疫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