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學安
(剛察縣哈爾蓋鎮畜牧獸醫站,青海剛察 862300)
具體來講,如果母羊感染布病,則會造成流產問題,而公羊則會出現不育等癥狀,對生殖系統造成巨大影響,同時也會為當地畜牧業、以及周邊居民的身體健康造成重中之重的影響。因此,若想促進畜牧業的長遠、穩定發展,還需要相關人員結合實際情況,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將羊布病的防控工作落實到實處?;诖?,本文將針對如何做好羊布病的防控工作進行分析,希望可以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依據。
羊布病的病原為布氏桿菌,布氏桿菌能夠在病畜的血液、生殖器官、以及內臟中長久的生存,同時對外界的抵抗力很強,其具體特征是生殖器官和胎膜發炎,一旦羊群感染布病,則會出現流產和不育等局部病灶。
針對羊布病的傳播途徑來講,由于該病菌有著極強的生存能力,因此,傳播途徑也較為廣泛。首先,家畜感染布氏桿菌的臨床表現不明顯,但是對于懷孕的母畜來講,會誘發死胎或者流產等癥狀,同時,感染家畜所排出的分泌物、奶液等都會存有病菌,同時排菌時長最少在三個月以上。其次,當人體食用了感染家畜的奶液或者畜肉時,病菌則會通過人的眼結合膜等多種途徑,從而會出現感染的癥狀。病菌在進入人體后,布氏桿菌會經過生殖系統粘膜、皮膚等多種傳播途徑。綜上,布氏桿菌可以通過直接接觸病羊,或者使用污染奶液和畜肉而誘發布氏桿菌。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動物布氏桿菌可傳染人類,但是人傳人的現象較為罕見。
由于羊布病傳染源主要是病畜和帶菌動物,但是相對來講被感染妊娠母畜要更加危險,其主要是因為母畜在流產或者生產過程中,病原會隨著胎水、胎兒、以及胎衣而排出。此外,羊布病有消化道、生殖系統、粘膜、以及皮膚等多種傳播途徑,與病羊直接接觸或者食用病羊肉的人也會感染此病。
母羊與公羊相對比來講,母羊感染性的幾率較大,一旦羊群感染布氏桿菌,則會出現流產癥狀,當然這并不是必有癥狀,也有少部分病羊存在支氣管炎和角膜炎等癥狀。
具體來講,病羊在感染之后,流產癥狀是較為明顯的,普遍發生母羊孕后的3~4個月之內,會出現食欲減退、口渴等癥狀。而公羊在感染之后,則會出現行走困難、食欲減退、失去生殖能力等,當然,支氣管炎、關節炎等也是羊布病的臨床表現癥狀。
若想嚴格控制羊布病,還需要飼養人員全面了解羊布病病原和傳播途徑,及時發現病羊,這樣才能有效的避免感染到其他羊群?,F階段,我國并沒有針對羊布病的特效治療藥,若想抑制感染羊群的繼續擴大,只有做好預防工作。因此,還需要飼養人員全面了解羊布病的預防方式,及時控制羊布病。
具體來講,安全的飼料能夠促進羊群的健康生長,同時也能大幅度提升羊群免疫力,因此,飼養人員在購買飼料中,要綜合考慮其應用成分,也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適當的添加利于羊群生長的添加劑,以此來提升羊群的免疫力。特別是在交替季節,飼養人員更要重視喂養方式,優化營養結構。另外,現如今市場部分飼料存有一定的超標毒素,針對此現象,需要飼養人員確保所購買飼料具備一定的安全性,提升放牧與飼養的科學合理性,促進羊群能夠健康的生長,有著足夠抵抗疫病的能力。
干凈、通風的環境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羊群發生疾病的幾率,為其健康生長奠定基礎。同時,羊圈具有一定的通風性,能夠有效減少病菌的生長與產生,從根源對疾病進行了把控。因此,還需要飼養人員注意羊圈衛生,保持清潔通風,為羊群的健康生長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加強提升羊群存活率。
對羊群進行血清學檢測,能夠有效對羊布病做出控制,及時發現病菌潛在威脅,特別是針對羊布病發病較高的地區來講,做好血清學的檢測尤為重要。飼養人員應每間隔半年對羊群進行血清學檢測。值得注意的是,公羊在配種之前,要對其進行血清檢測,當檢測結果確認健康之后,方可進行配種,從根源控制羊布病的發生。
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控作為減少疾病的重要措施,提前對羊群接種免疫疫苗,是最為有效也是最為常見的防控措施。在接種免疫疫苗階段,應嚴格遵守農業部的相關要求,在季節交替,且羊布病感染較為嚴重的地區進行免疫接種,加強提升羊群自身免疫力,有效抑制羊布病的蔓延與傳播。值得注意的是,奶羊和公羊不得接種免疫疫苗。
當羊群在感染之后且無治療價值的情況下,相關部門應以農業部的規定和技術要求為基礎,對患病羊群進行撲殺,同時要對病羊的排泄物、乳制品、流產胎兒等進行無害化處理,值得注意的是,撲殺人員要做好個人防護,在撲殺之后,要對該場地進行有效的消毒,嚴禁病原傳播擴散。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時代的進步,廣大人民群眾無論是對肉的質量還是數量都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因此,還需要畜牧業做好羊布病等其他疾病的防控措施,大幅度降低羊的患病率,為肉產量、以及質量提供可靠的保障。如此一來,不僅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而且也能帶動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