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強 徐 磊 趙俊波
(1.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青銅峽市動物衛生監督所,寧夏青銅峽 751600;2.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青銅峽市農業農村局,寧夏青銅峽 751600)
我國于2018年8月1日在遼寧省沈陽市沈北區發現首例非洲豬瘟疫情以來,截止2019年4月21日,全國已累計發生非洲豬瘟疫情133起,31個省、市、自治區無一幸免,防控形勢異常嚴峻。
2019年4月20日寧夏回族自治區青銅峽市邵崗鎮畜牧站接到舉報稱有人私自從外省區購買仔豬,經邵崗鎮畜牧站分析排查迅速確定購買仔豬人員為龐某、劉某。經調查龐某通過火山視頻與山東臨沂出售仔豬視頻發布者聯系,后由劉某通過微信與銷售方交易購買仔豬4頭,銷售方于4月17日從山東省臨沂市全利物流發貨,4月20日到達青銅峽市。青銅峽市動物衛生監督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寧突重指辦[2019]6號)《關于繼續做好全區非洲豬瘟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寧農局(牧)發[2019]9號)《關于進一步規范全區生豬及生豬產品跨省“點對點”調運監管工作的通知》相關規定和要求,對龐某家飼養的11頭生豬(含外購仔豬2頭),劉某家2頭仔豬采取了無害化處理。
(1)非洲豬瘟的流行特點和傳播途徑
非洲豬瘟的傳染源為病豬、隱性感染豬、康復豬、軟蜱。健康豬通過以下三種方式感染本病:直接接觸、間接接觸、媒介蜱傳播。健康豬直接接觸病豬、污染的飼料、泔水、剩菜及肉屑、欄舍、車輛、器具和衣物等均可間接傳播本病。短距離也可通過空氣傳播,導致呼吸道感染。疫區內蜱及其他吸血昆蟲的叮咬也是傳播該病的重要途徑。本病無明顯的季節性,可常年發病。[1]
(2)非洲豬瘟的危害及影響
非洲豬瘟疫情一旦爆發,疫點3公里范圍內的所有生豬都會被緊急撲殺無害化處理,給養殖場戶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同時政府也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進行防控。非洲豬瘟對養豬業最大的影響,在于淘汰能繁母豬,導致生豬存欄量下降及肉品供應不足,產業鏈從業人員就業困難,并對豬價造成很大影響,嚴重破壞生豬價格的周期性波動規律。
目前非洲豬瘟尚無安全和有效的疫苗用于預防,也無有效藥物進行治療。只能做好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防控:
(1)通過新媒體與傳統宣傳方式相結合加大非洲豬瘟防控的宣傳培訓力度,消除養殖場戶對非洲豬瘟的恐慌,增強對非洲豬瘟的防控意識。
(2)嚴格落實當地畜牧獸醫部門制定的非洲豬瘟疫情防控措施,并按要求加強日常監測排查、數據匯總上報工作。
(3)各地政府應積極做好聯防聯控工作,加強行業監管,特別對餐廚垃圾的統一拉運處理,杜絕養殖場戶私自拉運餐廚垃圾飼喂生豬的現象發生。同時加大對網購、物流、快遞行業的監管力度,防止外省區豬肉及其制品通過這些渠道流入,消除非洲豬瘟疫情傳播隱患。
(4)養殖場戶應堅持自繁自養,做好定期消毒、驅蟲、滅鼠工作,防止軟蜱的侵入和擴散。強化生物安全措施,對進入養殖場戶的器具、車輛及人員要做好消毒工作,銷售生豬時盡量避免拉運車輛及人員進入圈舍。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網絡時代的到來,應運而生的網上購物、物流快遞極大的方便了人們的衣食住行,同時由于對這些行業流動性強監管難度大,給非洲豬瘟疫情的傳播埋下了隱患。鑒于非洲豬瘟疫情的危害性和影響力,畜牧獸醫從業人員一定要處變不驚積極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