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娟
(魏縣農業農村局,河北邯鄲 056800)
近些年,養雞業的規模越來也大,推動了地區的經濟發展。但是,在發展的同時,依然存在不可忽略的問題。最主要的問題之一就是在養殖的過程中,雞大腸桿菌的發生較為頻繁,嚴重影響了養殖業的發展。因此,就要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針對雞大腸桿菌采取一定的防控措施。
第一,部分養殖業一般只是將藥物作為防控大腸桿菌的唯一措施。但是在藥物的臨床學實驗中,藥物的使用存在著一定盲目性,容易發生不合理用藥的現象。這樣會造成雞體內的微生物失調,給大腸桿菌的滋生提供了條件。第二,養殖業的發展規模越來越大,不同地區從不同的渠道引進了不同血清型的大腸桿菌,因此地方性的大腸桿菌出現了更復雜的菌株。第三,不良的氣候和外界環境都會促進大腸桿菌的誘發。例如寒冷的冬季、悶熱的夏季,不良的雞舍環境等。同時,在初期的疫苗和飼料上,雞也會發生相應的應激反應,雞的免疫力容易下降。
一般而言,根據大量的實例和相關的資料記載,在幼雛和中雛的發病頻率較高。發病比較早的有3日齡至9日齡,一般都是在一月左右發病。肉雞發病的時期,一般在21~26日齡中比較常見。蛋雞發病時機一般出現在開始產蛋之前和產蛋的最佳時期。
排除各種不同的外界環境,地區的雞發病率在35%左右。死亡率在30%左右,大腸桿菌的致死率在45%左右。
根據實際調查,雞大腸桿菌的發病時間在一年的任何季節都會發生。但是,一般在冬季的末期和春季的初期是發病率比較常見的一段時期。如果雞舍的飼養密度比較大,環境較差,那么產生病的頻率就較高。
第一,如果雞的飼料和水質被大腸桿菌所污染,那么就容易引起食道性致病。
第二,在灰塵中,如果有大腸桿菌的依附,那么雞就會通過呼吸道吸入,進入血流之中,進而發生感染,引起病癥。
第三,蛋生產后容易被糞便等污染,蛋殼表面的大腸桿菌就會穿入蛋的內部,有的蛋在孵化階段就會出現死胚,有的剛孵化出來就會發病。
第四,在公雞和母雞進行交配的時候,免疫力低的雞容易感染發病。
第一,要對雞舍的衛生進行管理,加強環境的建設。在養殖的時候,要給雞提供優質的飼料,保證雞的微生物含量,讓其能夠滿足雞的日常活動。因此,要定期對雞舍等外界環境進行消毒殺菌,減少致病菌的生長。第二,在雞的管理過程中,要防治疫苗污染,讓雞群感染一些傳染性的疾病,控制病毒的免疫抑制。第三,對于支原體的感染要進行良好的把控,減少因為呼吸道的原因而導致大腸桿菌發病的幾率。第四,對雞舍的環境進行細菌學的檢測,對各種致病菌、致病微生物進行控制,做好細菌的檢測,控制大腸桿菌的生長。第五,對于同一批雞要進行同出同進的管理,防止出現不同時期的交叉感染。
大腸桿菌的耐藥性比較明顯,因此,很多地區采用疫苗的注射進行大腸桿菌的預防。在當下的疫苗預防中,主要有抗原提取疫苗和已經滅活的疫苗。疫苗的注射可以提高雞的免疫力,減少大腸桿菌的發病率。在疫苗生產的時候,要根據不容的雞舍情況分離出不同的菌株進行研制,根據血清的情況,選用多價滅活的疫苗效果最好。
微生態制劑是一種含有大量有益菌株的活菌,在實驗的證明中,微生態制劑可以有效的調節微生物的平衡,提高動物的免疫情況。和容易發生失調的抗生素進行比較,微生態制劑不會出現菌種失調的現象。因此,可以作為防止的一種手段,保障雞群的生長。
因為抗生素的濫用,導致一些致病菌的耐藥性越來越強。因此,抗生素治療大腸桿菌的效果越來越差。噬菌體作為一種特異性較強病毒,在治療大腸桿菌的時候,不會對其他的正常菌群進行傷害。同時,利用噬菌體進行治療,可以有效的降低副作用。其次,噬菌體在增殖的時候,其對數期的增長速度讓人驚訝,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產生子代噬菌體,滿足細菌的消殺。在噬菌體進行殺菌的時候,大腸桿菌不僅不容易發生變異,產生抗性。而且噬菌體還能隨著宿主菌體的變化產生相應的變異。最后,噬菌體在進行研制的時候,所需要的時間成本較低,在常溫的情況下,也能進行運輸和保存。
大腸桿菌在進行進化的過程中,基因容易發生突變,當利用藥物進行治療的時候,容易使得核苷酸的位點發生變化,藥物和大腸桿菌的治療喪失靶向位置,大腸桿菌會產生相應的耐藥性。因此,在使用藥物進行治療的時候,不要頻繁的使用某種抗生素。在使用之前,做好相應的菌株分離和血清實驗,選擇特異性強的藥物進行治療。同時,在使用藥物的時候,還應當給雞群補充一定的營養物質、維生素、電解質等。
綜上所述,養雞業在快速的發展,大腸桿菌是造成雞群死亡的一個重要問題。因此,在平時的飼養過程中,要定期的控制雞舍的外界環境,采用各種滅菌的手段對雞舍進行殺菌。同時,在養殖的過程中,還要了解大腸桿菌的發病特點,根據大腸桿菌的發病類型選擇合適的手段進行防治,減少雞大腸桿菌的發病頻率,保障養雞業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