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澤仁 李永彬
(1.河南省周口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河南周口 466000;2.河南省駐馬店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河南駐馬店 463000)
雞傳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種發病急、傳染性強和危害大的一種傳染性疾病,具有強傳染性、死亡率高等發病特征的病毒性感染性疾病。雞群若有個體感染雞傳染性法氏囊疾病,雞群則很快被感染,尤其是易導致大量雛雞發病,可使感染雛雞群發病后較短時間內死亡,造成極大經濟損失。因此,分析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的的防控措施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的傳播途徑較廣,可以通過接觸被污染的飲水及飼料或種蛋經卵垂直傳播等途徑,均可導致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的發生。
雞傳染性法氏囊病多見于2~15周齡雛雞,其中3~5周齡雛雞發病風險最高,成年雞和其他年齡階段的雞也可以感染此病。
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發生的季節和周期不明顯,四季均可發生。若是易感染雞群生存在較差的環境下和污染的環境下,則易感雞群更易感染雞傳染性法氏囊病。
針對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的預防控制進行分析和研究,這里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加強對雞舍的環境管理,搞好雞舍環境衛生和定期消毒。這樣做能夠有效防止病菌從外部帶入雞場,一旦發現病菌可及時處理病雞,對雞舍進行徹底消毒。在進入雞舍之前,可以使用煙熏消毒的方式,配合復合酚溶液,每兩周更換一次即可。或者使用清凈農場癸甲溴銨,每周換一次。消毒藥可用:百毒殺、菌毒凈、無敵典等。為了建設耐藥細菌病毒的產生,消毒藥要交替使用[1]。另外,雞傳染性法氏囊病傳播途徑廣,為疾病的防控造成了一定的困難。結合既往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控經驗,在對病雞進行防控期間,對做好雞舍的環境清潔、消毒工作極為重要。即雞場發生雞傳染性法氏囊病后,要雞舍環境、槽具、墻面等進行緊急消毒,同時還要加大消毒頻率,1次/d的頻率,注意要輪換使用多種消毒藥物,確保將雞舍的的病原徹底殺滅。
預防接種是預防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的有效措施,當前我國批準的疫苗主要分為弱毒苗和滅活苗兩種,進口疫苗有中等毒力活苗派斯德D78等。注射低毒力株弱毒活疫苗,該疫苗主要應用于無母源抗體的雛雞,對其進行早期階段的疾病免疫防治。這種疫苗對帶有母源抗體的雞免疫效果不理想,可以采用點眼、滴鼻、肌肉注射或飲水免疫等方式。注射中等毒力株弱毒活疫苗:供各種有母源抗體的雞使用,可點眼、口服、注射。飲水免疫,D78苗劑量不需要加倍。注射滅活疫苗,在使用時應與雞傳染性法氏囊病活苗配套,免疫效果受免疫方法、免疫時間、疫苗選擇、母源抗體等因素的影響,其中母源抗體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有條件的雞場應依測定母源抗體水平的結果,制定相應的免疫程序。雞傳染性法氏囊油佐劑滅活苗。種雞分別在18~20周齡與40~42周齡各接種一次,每只頸部背面皮下注射1ml或按疫苗廠家說明使用,以提高種雞母源抗體水平,實現雛雞有較高的母源抗體保護。雞傳染性弱毒疫苗。用于雛雞免疫,可采用飲水或滴口的方法,14日齡、28日齡各免疫一次,劑量按照說明使用[2]。肉雞因為多在50日齡前出售,可以不再進行二次免疫;超過60日齡出售,或者本地為疾病高發區域,應對肉雞進行二次免疫。
在預防雞傳染性法氏囊的過程中,飼養的管理水平與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的發生也有密切關系,為此,平時的飼養管理中,要重視科學飼養管理,應做好雞群的飼喂管理:(1)保證飲水和飼料清潔衛生。定期更換飲水和飼槽飼料,保持飲水和飼料的清潔性,避免健康雛鴨因攝入被污染飲水和飼料而發病。(2)添加多種維生素。向雞群飲水、飼料中混入適量維生素,利用補充維生素這一方法,提高雛雞免疫力,進而降低其細菌感染的形成風險。(3)減少應激因素。雞群在日常飼養中,若養殖場內應激因素過多,則會誘發健康雞群爆發雞傳染性法氏囊或其它疾病的發生風險。對此,需加強合并分群、雞舍日常清潔消毒以及季節更替階段遷舍等因素的管理和重視,減少各類應激因素發生機會。
綜上所述,雞傳染性法氏囊病在養雞業中比較常見,雛雞發病率高,一旦病發就會給養殖戶造成損失。為此,養殖戶平時要參照病雞癥狀、感染規模等情況,采取適當的防治策略,抑制雞傳染性法氏囊的傳播,降低雞群死亡率。此外,還要結合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的管理經驗,總結有價值的預防措施,以降低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的爆發風險。